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8 17: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增城区二模)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派是“中体西用”的实施者,他们以“中体”为依托,使“西学”得以进入中国。这里的“西学”是指(  )
A.西方先进技术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主共和思想 D.西方文化典籍
2.(2024 朔州三模)下列历史史实和相对应的研究内容互相匹配的是(  )
历史史实 研究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①《马关条约》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建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②洋务运动
(中华)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③新文化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④五四运动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4 嘉祥县二模)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  )
类别 时间 数量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三民主义的主张
4.(2024 槐荫区三模)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的话反映了洋务运动(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C.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2024 固原模拟)1892年张之洞创立的织布局开工生产,此厂资本大部分来自高利贷,有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雇用工人约二千五百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很快,获利甚厚,畅销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还远销海外,据此可知该厂(  )
A.是军事工业的典范 B.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C.清政府的投资较多 D.织布技术领先世界
6.(2024 大荔县一模)自强运动最大的动作是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祖制所无,但也是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下被逼出来的。此外的所有改革都是在原有的皇朝体制和结构之中采取的修补性措施,最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B.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C.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7.(2024 武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供应给驻守台湾以及广西、云南等前线的各路清军使用。煤矿、冶铁、纺织等领域建立的民用企业也逐渐改变着社会面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太平天国分土地 B.洋务运动求富强
C.维新变法启民智 D.扶清灭洋御外侮
8.(2024 成武县三模)1872﹣1875年清政府共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数年后又唯恐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其全部撤回。这表明清政府派遣幼童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王朝统治 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C.实现国家的独立 D.培养一批新式人才
9.(2024 襄阳一模)以下是洋务派兴办的部分企业,这说明(  )
创办时间 1861年 1862年 1865年 1867年
洋务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上海三所洋炮局 金陵机器制造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B.洋务企业受到外国势力的挤压
C.洋务运动初期以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主
D.清政府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10.(2024 河源二模)据统计,1868﹣1905年,同文馆翻译出版的书籍有178种,其中译于甲午战争前的有103种,约占全部译书的60%,与军事有关的有60多种200多卷。这反映了当时(  )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新式教育的普及
C.国防意识的增强 D.政治制度的变革
11.(2024 万州区期末)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是张华同学课前搜集的洋务运动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出洋务运动(  )
◇慈禧太后:“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李鸿章:“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欧格纳:“中国开局设厂……将有大害于英国工业……英国应阻止华人开局设厂。”
A.军事工业失败的必然性
B.革新发展的困难和阻力
C.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本质
D.受到外国资本家的排挤
12.(2024 阜宁县三模)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13.(2024 深圳三模)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1861年,御史魏睦庭也在一份奏折中指出,被大吹大擂的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企业管理的封建性
C.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学习对象的依赖性
14.(2024 民权县三模)左宗棠筹设的兰州织呢局建成后,因水质不好,未能全部开工生产。又因冗员过多,管理不善,入不敷出。又过了一年,锅炉爆炸,不得不停产。由此可见,洋务企业(  )
A.忽视产品质量 B.机器设备落后
C.缺乏资金支持 D.发展举步维艰
15.(2024 重庆一模)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时代的是(  )
A.“自强”、“求富”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6.(2024春 吴江区期末)2024年5月1日上午,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是我国海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近代化新式海军建设始于(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17.(2024春 惠来县期中)如图片反映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18.(2024 韶关一模)1894年,张之洞为了大力扩充湖北织布局的资本,允许给任何新的投资者以每年“官利”15%,此举取得了部分成效。由此可见,湖北织布局(  )
A.属于民办性质的企业 B.带有官商合办的属性
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D.完全实行股份制经营
19.(2024 曲周县三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新式学堂三十余所。在这些新的学校里,不仅教授西方语言,还教授许多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这些举措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不同于封建科举制的新的教育体制。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巩固了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
B.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0.(2024 福州三模)全汉升在《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工业化运动》中表示:“朝野上下花费巨大代价而建起来的国防工业,因为以官办为主,导致效率非常低下,故生产出来的武器仍旧敌不过外国坚船利炮的武力。”其意在强调(  )
A.新式教育推动文化普及
B.甲午中日战争促进民族觉醒
C.民用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D.封建官僚体制阻碍工业发展
21.(2024 阳谷县二模)“这些经济性质,无论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都表明它们已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因而具有中国现代工业诞生的意义。”材料适合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一五计划
22.(2024 官渡区二模)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A.创办的口号是“求富”
B.推动了我国军事技术的进步
C.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D.开启我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24 江夏区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地址 机构 地位
1861年 安庆 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
1862年 北京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
1872年 上海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
1890年 武汉 A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材料二:汉口镇兴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1861年汉口开埠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在此建立租界,洋商遂利用其特权,在武汉创建洋行、开办工厂、设立银行、发展航运,外国资本进而渗透到当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使“其经济动脉之责权,恒操作于欧美商行之手”。与此同时,汉口也从一个封闭的内地市镇向开放的国际港口过渡,西方物质文明随之输入,近代的供水排水、邮政通信、卫生医疗等设施系统逐步建立,汉口的城市文明形态悄然改变。
——选编自王钢《汉口开埠设关对武汉城市近代化的意义》
(1)材料一中A处应该填什么?这些机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产物?该事件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口开埠”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简述“汉口开埠”的历史影响。
新课预习衔接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增城区二模)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派是“中体西用”的实施者,他们以“中体”为依托,使“西学”得以进入中国。这里的“西学”是指(  )
A.西方先进技术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主共和思想 D.西方文化典籍
【分析】本试题考查洋务运动,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福”为口号,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A正确。
洋务运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B排除。
辛亥革命提出民主共和思想,C排除。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思想,D排除。
故选:A。
【点评】本试题考查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2.(2024 朔州三模)下列历史史实和相对应的研究内容互相匹配的是(  )
历史史实 研究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①《马关条约》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建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②洋务运动
(中华)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③新文化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④五四运动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体现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正确;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体现的实业救国思想,排除C;“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描述的是华北事变的危害或者“一二 九运动”的背景,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2024 嘉祥县二模)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  )
类别 时间 数量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三民主义的主张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解答】由图表时间“1862年到1896年”可知,学校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由学校类别“外语学校、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可知,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为洋务运动培养所需人才。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洋务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024 槐荫区三模)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的话反映了洋务运动(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C.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李鸿章的话反映了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解答】李鸿章的话反映了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4 固原模拟)1892年张之洞创立的织布局开工生产,此厂资本大部分来自高利贷,有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雇用工人约二千五百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很快,获利甚厚,畅销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还远销海外,据此可知该厂(  )
A.是军事工业的典范 B.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C.清政府的投资较多 D.织布技术领先世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重点掌握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代表及其特点。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该织布局吸纳社会资金,购置机器,采用雇佣劳动,产品面向市场,追求利润,因此具有资本主义因素,B项正确;军事工业的特点是官办、产品只供官府和军队使用、生产不计成本,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投资,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该厂织布技术领先世界,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4 大荔县一模)自强运动最大的动作是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祖制所无,但也是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下被逼出来的。此外的所有改革都是在原有的皇朝体制和结构之中采取的修补性措施,最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B.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C.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性质。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解答】依据材料“自强运动最大的动作是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祖制所无,但也是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下被逼出来的。此外的所有改革都是在原有的皇朝体制和结构之中采取的修补性措施,最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说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洋务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7.(2024 武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供应给驻守台湾以及广西、云南等前线的各路清军使用。煤矿、冶铁、纺织等领域建立的民用企业也逐渐改变着社会面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太平天国分土地 B.洋务运动求富强
C.维新变法启民智 D.扶清灭洋御外侮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供应给驻守台湾以及广西、云南等前线的各路清军使用”“煤矿、冶铁、纺织等领域建立的民用企业也逐渐改变着社会面貌。”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对当时的军事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体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B项正确;太平天国分土地与《天朝田亩制度》有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维新变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扶清灭洋御外侮与义和团运动有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2024 成武县三模)1872﹣1875年清政府共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数年后又唯恐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其全部撤回。这表明清政府派遣幼童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王朝统治 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C.实现国家的独立 D.培养一批新式人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清政府……的根本目的”。
【解答】根据材料“数年后又唯恐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其全部撤回”及所学知识,为培养新式人才,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但材料中提到清政府害怕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利于其统治,于是将留学生全部撤回,这说明清政府派遣幼童留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A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只学习西方军事科学技术,排除B项;“实现国家独立”并非清政府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培养新式人才是清政府的主观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9.(2024 襄阳一模)以下是洋务派兴办的部分企业,这说明(  )
创办时间 1861年 1862年 1865年 1867年
洋务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上海三所洋炮局 金陵机器制造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B.洋务企业受到外国势力的挤压
C.洋务运动初期以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主
D.清政府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上海三所洋炮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洋务企业受到外国势力的挤压,清政府建立了重工业基础和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能生产从步枪、机枪、火炮到铁甲舰等各种武器装备,图表没有体现,排除ABD。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洋务运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0.(2024 河源二模)据统计,1868﹣1905年,同文馆翻译出版的书籍有178种,其中译于甲午战争前的有103种,约占全部译书的60%,与军事有关的有60多种200多卷。这反映了当时(  )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新式教育的普及
C.国防意识的增强 D.政治制度的变革
【分析】本题考查京师同文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增强国防意识,大量军事书籍被翻译出版。故C正确;题干信息甲午战争后,军事书籍增多,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政治制度变革,排除AD;题干信息甲午战争后,军事书籍增多,与新式教育的普及无关,排除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京师同文馆,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当时国防意识的增强。
11.(2024 万州区期末)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是张华同学课前搜集的洋务运动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出洋务运动(  )
◇慈禧太后:“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李鸿章:“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欧格纳:“中国开局设厂……将有大害于英国工业……英国应阻止华人开局设厂。”
A.军事工业失败的必然性
B.革新发展的困难和阻力
C.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本质
D.受到外国资本家的排挤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材料中的慈禧太后、知识分子和外国列强都在阻碍洋务运动的进程,体现了革新发展的困难和阻力,B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洋务运动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军事工业,排除A;C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片面,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2024 阜宁县三模)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
13.(2024 深圳三模)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1861年,御史魏睦庭也在一份奏折中指出,被大吹大擂的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企业管理的封建性
C.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学习对象的依赖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A.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火器不能及”“被大吹大擂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可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不正当的,故A错误;
B.材料中没有涉及洋务运动企业管理的封建性,故B错误;
C.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火器不能及”“被大吹大擂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可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学习内容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故C正确;
D.材料中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学习对象的依赖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14.(2024 民权县三模)左宗棠筹设的兰州织呢局建成后,因水质不好,未能全部开工生产。又因冗员过多,管理不善,入不敷出。又过了一年,锅炉爆炸,不得不停产。由此可见,洋务企业(  )
A.忽视产品质量 B.机器设备落后
C.缺乏资金支持 D.发展举步维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据材料可知,左宗棠开设的洋务企业,因为水质不好等原因,最终停产,体现了洋务企业发展艰难,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产品质量,排除A项;机器设备落后体现在锅炉爆炸等方面,但材料还说明了其他原因,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洋务企业缺乏资金,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024 重庆一模)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时代的是(  )
A.“自强”、“求富”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口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自强”和“求富”是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时代的口号,A项正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排除B项;“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排除C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中国同盟会提出的纲领,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的口号的相关史实。
16.(2024春 吴江区期末)2024年5月1日上午,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是我国海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近代化新式海军建设始于(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是中国近代化新式海军建设的开端,A正确;中国近代化新式海军建设始于洋务运动期间,排除BC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2024春 惠来县期中)如图片反映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洋务运动中还派遣幼童出国深造。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他们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变法图强的运动,排除B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追求,排除C项;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8.(2024 韶关一模)1894年,张之洞为了大力扩充湖北织布局的资本,允许给任何新的投资者以每年“官利”15%,此举取得了部分成效。由此可见,湖北织布局(  )
A.属于民办性质的企业 B.带有官商合办的属性
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D.完全实行股份制经营
【分析】本题考查湖北织布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允许给任何新的投资者以每年‘官利’15%”和结合所学知识,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属于官办企业,允许私人投资体现出带有官商合办的属性,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属于官办企业,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时期放宽限制,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完全实行股份制经营,与材料“允许给任何新的投资者以每年‘官利’15%”不相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湖北织布局,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24 曲周县三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新式学堂三十余所。在这些新的学校里,不仅教授西方语言,还教授许多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这些举措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不同于封建科举制的新的教育体制。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巩固了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
B.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据题干中“创办了新式学堂三十余所”“不仅教授西方语言,还教授许多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建立了不同于封建科举制的新的教育体制”可知,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的这些举措引进了西方近代教育体系,促进了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和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D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真实意图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这与题干中教育改革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教育改革,而不是直接抵御经济侵略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间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是聚焦于教育变革,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24 福州三模)全汉升在《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工业化运动》中表示:“朝野上下花费巨大代价而建起来的国防工业,因为以官办为主,导致效率非常低下,故生产出来的武器仍旧敌不过外国坚船利炮的武力。”其意在强调(  )
A.新式教育推动文化普及
B.甲午中日战争促进民族觉醒
C.民用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D.封建官僚体制阻碍工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新式教育推动文化普及”与题干“‘国防工业,因为以官办为主,导致效率非常低下’”不符,排除。
B.题干强调了官办工业存在的问题,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排除。
C.题干强调了官办工业存在的问题,无法反映民用企业的发展情况,排除。
D.根据材料信息“《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工业化运动》”“国防工业,因为以官办为主……敌不过外国坚船利炮的武力”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武器落后、国防薄弱是因为国防工业大多为官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但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阻碍了工业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工业落后的现状,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洋务运动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1.(2024 阳谷县二模)“这些经济性质,无论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都表明它们已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因而具有中国现代工业诞生的意义。”材料适合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需要考生掌握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这些经济性质,无论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都表明它们已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因而具有中国现代工业诞生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尤其是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刺激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动摇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A项正确;戊戌变法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辛亥革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排除C项;一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的第一步,与题干“已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024 官渡区二模)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A.创办的口号是“求富”
B.推动了我国军事技术的进步
C.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D.开启我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作用。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推动了我国军事技术的进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科技实力,B项符合题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的口号是“自强”,而非“求富”,排除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C项;戊戌变法开启我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切入点考查洋务企业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24 江夏区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地址 机构 地位
1861年 安庆 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
1862年 北京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
1872年 上海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
1890年 武汉 A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材料二:汉口镇兴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1861年汉口开埠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在此建立租界,洋商遂利用其特权,在武汉创建洋行、开办工厂、设立银行、发展航运,外国资本进而渗透到当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使“其经济动脉之责权,恒操作于欧美商行之手”。与此同时,汉口也从一个封闭的内地市镇向开放的国际港口过渡,西方物质文明随之输入,近代的供水排水、邮政通信、卫生医疗等设施系统逐步建立,汉口的城市文明形态悄然改变。
——选编自王钢《汉口开埠设关对武汉城市近代化的意义》
(1)材料一中A处应该填什么?这些机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产物?该事件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口开埠”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简述“汉口开埠”的历史影响。
【分析】本题以二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解答】(1)填空:根据所学可知,1890年,张之洞在武汉成立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所列出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机构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历史地位: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依据:根据所学可知,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等。历史影响:根据材料“洋商遂利用其特权,在武汉创建洋行、开办工厂、设立银行、发展航运,外国资本进而渗透到当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使‘其经济动脉之责权,恒操作于欧美商行之手’。与此同时,汉口也从一个封闭的内地市镇向开放的国际港口过渡,西方物质文明随之输入,近代的供水排水、邮政通信、卫生医疗等设施系统逐步建立,汉口的城市文明形态悄然改变”可知,“汉口开埠”的历史影响有欧美商行操纵汉口经济动脉;汉口也从一个封闭的内地市镇向开放的国际港口过渡;汉口的城市文明形态悄然改变。
故答案为:
(1)填空:汉阳铁厂。历史事件:洋务运动。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依据:《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等。历史影响:欧美商行操纵汉口经济动脉;汉口从一个封闭的内地市镇向开放的国际港口过渡;汉口的城市文明形态悄然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