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8 17: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甘肃省的民勤绿洲位于石羊河下游,冬季西北风强盛,是我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和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之一,过去几十年来绿洲面积明显缩小。近年来,通过多种综合治理措施,民勤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研究表明,沙障不同布设方式防风固沙的效果差异明显。图为石羊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过去几十年来民勤绿洲面积明显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风沙灾害严重 C.植被破坏严重 D.水库拦蓄河水
2.治理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有( )
A.全面恢复荒漠植被 B.增加地下水开采
C.增加城镇能源供给 D.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
3.以下沙障布设方式防风固沙效益最高的是( )
A. B. C. D.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5.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6.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
A.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河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 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氢能由于原料易获得、发热值高、燃烧无污染被有的人称为人类未来“终极能源”,但氢气制造及应用技术要求高。Z企业是中国石化能源龙头企业,在国内现有3万多座加油站,居同类企业首位。近年来该企业开始发展氢能源产业,并与法国的国际著名氢能源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从事氢能技术研发,并进行氢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如对现有加油站进行改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Z企业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B.保证收益持续稳定
C.减缓化石能源枯竭 D.提高氢能相关技术
8.与Z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对法国氢能企业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拓展国际市场 B.提高企业知名度
C.积累技术经验 D.获得资金的支持
9.与我国其它氢能源企业相比,Z企业在我国布局氢能产业的显著优势是( )
A.制氢的成本较低 B.政府的政策支持
C.庞大的市场需求 D.完善的设施网络
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图为2014-2019年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及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2014-2019年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及增长率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先减后增,2017-2018年减少最快 B.先增后减,2017-2018年减少最慢
C.整体呈减少趋势,2017-2018年减少最快 D.整体呈增加趋势,2017-2018年减少最慢
11.进口固体废物对我国的危害( )
①加剧环境污染 ②可利用资源减少 ③加快病菌扩散 ④原料成本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就业率上升 B.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C.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图中西南部的相关性最大 B.负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南部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西部
1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日冕物质抛射强度将减弱
C.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无线电短波通信易受干扰
地质学上,常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下图为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有关地层与环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黑色页岩指示氧化环境
C.破碎贝壳指示陆地环境 D.珊瑚化石指示浅海环境
1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
A.生物、地理环境、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B.地理环境、生物、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C.地球演化的阶段性、生物、地层、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生物、地球演化的阶段性、地层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河西走廊绿洲发展的重要水源地。祁连山的草原曾因过度放牧而出现生态退化现象。2011年以来,祁连山草原被划分为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仍可放牧但不得超过核定载畜量),政府给予退出禁牧区的牧户补助、草畜平衡区的牧户奖励。经多年保护,祁连山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促进了祁连山牧区和河西走廊农区的协同发展,牧户和农户的收益均得到提高。下图示意牧区—农区协同发展模式。
(1)列举草畜平衡区牧户收入增加的途径。
(2)分析河西走廊农区在祁连山草原保护中的作用。
(3)简述该模式在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中的意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鹮有着“东方宝石”“吉祥鸟”的美誉,筑巢于低山丘陵地带的高大乔木上,以稻田等湿地里的鱼虾为食,曾一度濒临灭绝。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了当时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当地随即建立保护站就地保护。
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被誉为“鸟类天堂”,是国内首个朱鹮迁地保护区。为了给朱鹮营造良好生境,罗山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在冬闲稻田大力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同时大力发展观鸟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下图为洋县与董寨位置示意图。
(1)分析董寨成为国内首个朱鹮迁地保护区的原因。
(2)说明稻田种植紫云英对保护朱鹮的作用。
(3)简述生态立县对罗山县发展的益处。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地处黄河以西,夹在祁连山脉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走廊内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流河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水系。2021年以来,黑河上游来水减少趋势明显。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人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气温日较差大、风大,尤其是冬季风大的吓人。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及周边地区。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气候变暖导致黑河上游来水减少的自然地理过程。
(2)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对河西走廊气温日较差大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河西走廊冬季“风大的吓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C
7.B 8.A 9.D
10.C 11.B 12.D
13.B 14.D
15.D 16.B
17.(1)草地流转给牧业大户,获得流转租金收入;种植、销售饲草,就近满足冬季补饲需求;承包草原,集中牲畜和草地资源,取得规模效益;外出务工、经商,在异地提高收入;利用山地牧场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获得政府的生态奖励。
(2)农田冬季闲置,承载祁连山牧区牲畜越冬,促进天然草原的休养生息;饲草种植并提供给祁连山牧区,减轻天然牧草的压力;安置祁连山牧区的生态移民,减轻人类活动对草原的破坏。
(3)因地制宜,优化牧区和农区的资源配置,提高环境承载力;减轻天然草原的压力,遏制沙漠化,更好发挥祁连山草原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功能;变游牧为舍饲、半含饲放牧,减轻牧业活动对生态的干扰;通过饲草种植、草原流转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改善牧民生活水平;通过人工草地提高载畜量,提高收入;提高冬季农田等闲置资源利用率,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8.(1)与洋县纬度相近(同处我国南北方界线附近),气候等地理环境相似;山地丘陵面积大,森林茂密,利于朱鹮栖息;稻田遍布,湿地众多,为朱鹮提供充足食物;鸟类保护经验丰富,利于朱鹮保护。
(2)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利于稻田鱼虾生存,为朱鹮提供充足食物。
(3)环境效益: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经济效益:提供优质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居民收入;发展鸟类观赏等生态旅游业,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提升当地居民幸福感。
19.(1)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地面蒸发加剧,植物蒸腾旺盛;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地表径流下渗增多,黑河上游来水减少。
(2)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3)河西走廊呈东南—西北走向,与冬季风的风向一致;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力大;南北高、中间低,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增大;地形平坦、植被少,对风力的削弱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