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节 质量
八年级
初中物理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习目标
我们坐的凳子、课桌是由什么构成的?
凳子、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铁锤、铁钉呢?
铁锤
铁钉
课桌
凳子
凳子、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做 “物质”。
由上面的观察得出:凳子、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如何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呢?
质量
知识点一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物理量符号:m
3.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 1 t =1 000 kg 1 kg=1 000 g 1 g=1 000 mg
国际千克原器
讨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1: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有变化吗?
结论: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 。
冰块融化成水
冰
水
问题2: 泥团被捏成泥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有变化吗?
将泥团捏成泥人
结论:泥团被捏成泥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
形状改变
状态改变
物体位置改变
火星
地球
10 ℃的水
30 ℃的水
物体的温度改变
它们的质量变了吗?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
小结
大头针
约8.0×10-5 kg
约0.15 kg
约2.0 kg
可达 6.0×103 kg
2.0×1030kg
约70kg
太阳
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头大象质量约5__
t
一张邮票质量约50__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__
一枚1元硬币质量约10__
kg
g
独立填写,小组交流
质量的测量工具
知识点二
电子台秤
案秤
电子案秤
杆秤
磅秤
托盘天平
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物理天平
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的构造
1.底座 2.托盘架
3.托盘 4.标尺
5.平衡螺母 6.指针
7.分度盘 8.游码
托盘天平的使用
知识点三
称量(能测的最大质量)
砝码盒内砝码的总质量 + 游码最大的读数。
感量(最小分度值)
就是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2)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1.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拨: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2.托盘天平的调节方法:
(1)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添加砝码(从大到小),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质量的砝码)
(3)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砝码要装入盒内(由小到大),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3.测量方法
(2)读: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游码以左侧所对刻度线为准)
(1)调节天平;
(2)被测物体放左盘, 砝码放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记录数据。
如图:m=53.4g。
4.测量固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
(2)测量空烧杯质量m0;
(3)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
测量总质量m总;
(4)被测液体质量m=m总 m0。
5.测量液体的质量:
课堂小结
1.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
A.把铜棒轧成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D
随堂练习
2.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测的物体应放在左托盘、砝码应放在右托盘 B.被测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天平平衡后,被测的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C
3.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其中1个100g、1个50g、1个2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块金属的质量是多少?
m=100g+50g+20g+1.6g=171.6g
4. 小王到商场购买苹果,看到商场售货员用台秤称出苹果的质量。 (1)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使用了 200g 的槽码,游码所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些苹果的质量为 g。
(2)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槽码被碰掉了一小块碴,这时用它称出苹果的质量将比其实际质量 。(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200.32
游码
秤杆
槽码
秤盘
平衡
螺母
砝码盘
乙
甲
偏大课题 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认识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2.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通过观察、实验,理解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天平的使用规则。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市场购物这一学生身边的事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帮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质量就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扫清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从课本上的使用说明入手,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读数的方法进行动画演示。通过测量身边的学习用品的质量,既学会了天平的使用,又体验到物理的实用性。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外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能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小烧杯、大烧杯、铁钉、铁锤、橡皮泥、冰、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购买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物品时需要称量,这时我们称量的就是物体的质量,那什么是质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质量”。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 质量演示:观看图片,总结规律。给出生活中常见物体,让学生分析归纳共同点和不同点?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2.质量的单位: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换算关系为1 kg=103 g,1 mg=10-3 g=10-6 kg,1 t=103 kg。(1)5t=_____kg,50g=_____kg 。 (2)一枚邮票约50_____,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_____,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_____。知识点二 质量的测量工具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归纳总结: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目前较为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如下图中所示。知识点三 托盘天平的使用1.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教师引导: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认识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 交流总结:(1)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可认为横梁平衡。(3)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教师引导:自学课本P139,讨论使用托盘天平为什么这样要求?交流总结: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1)防止损伤。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往盘里增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里。(2)防止锈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用手摸天平盘,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2.实验——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分组实验: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你所用的天平有没有检查天平底座是否水平的装置?应怎样调平?你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安装在什么位置?如果指针偏左,应该向哪个方向旋动平衡螺母?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交流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3)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上,估测物体的质量,将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上,增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提醒:此时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4)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表示的质量,即得出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3.实验——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1)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m1。(2)向容器注入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3)液体的质量m液=m2-m1。注意:如果先测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倒去液体后再测容器的质量,那么由于容器内还有残留的液体,测量误差就较大,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不可取。知识点四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提出问题(1)把一块橡皮泥捏成泥人形状,其质量是否改变?说明了什么?(2)一块冰化成水,它的质量是否改变?说明了什么?(3)航天员把食物从地球带到太空,食物的质量是否改变?说明了什么?2.归纳总结: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都不会影响质量的大小。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 第1节 质量一、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用符号m表示,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1 kg=103 g,1 mg=10-3 g=10-6 kg,1 t=103 kg。二、质量的测量工具在生活中称量货品质量常用秤,学校实验室常用天平。三、托盘天平的使用1.测量前:调平衡。2.测量时:左物右码再调平衡。3.测量后:读(砝码数、游码数)、记(数值十单位)。4.整理四、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上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的,通过讲解、设疑、自学、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以及常见的测质量的仪器。通过观察、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基础夯实有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的课程,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