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八年级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二
题号
三
总分
(二)
(三)
(四)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陕西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学校将开展“传承优秀
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宣传推广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识古都风韵】下面是小文同学搜集到的宣传古都西安的材料,请解决其中
的语言文字问题。
“伸手一摸就是盛唐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陕西的传统文化犹如一
幅幅画卷,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你可以欣赏
令人心旷神宜的自然美景,感受农耕文明下的火热生活,领略中国古代的宫廷御
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精髓,品味穿越时空的从容与优雅…古老与现代相
映,历史与未来交溶,长安,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诗和远方”。
1.请根据语境,给句中加点的字准确注音。(2分)
(1)陕西的传统文化犹如一幅幅画卷()
(2)领略中国古代的宫廷御宴、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精髓()
2.校队材料时发现两个词语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心旷神宜
交溶
【诵千年诗篇】下面是小雨同学撰写的一则宣传文案,请你把其中空缺的诗
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3.三秦大地自古钟灵毓秀,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族精神镌刻进字里行间。(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人乐观地告诉友人友谊无所不在,不受时间的限制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和空间的阻隔。(2)“
”(《关雎》)描绘了主人公思念意中人
而彻夜难眠的情景,展现了传统爱情含蓄而美好的模样。(3)雨夜,杜甫在破屋
中推己及人,高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成为了中
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永恒注脚。(4)过去,“
,革命万里起高潮!”
(《回延安》)先辈高举革命旗帜建立了新中国;(5)现在,“水击三千里,
(《北冥有鱼》),我们逐梦“星辰大海”,昂首迈向民族复兴!(11分)
【品语言文化】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主流
文化,让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永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搜集到了关于语言文字的相
关资料,请你完成其中的问题。
①我国有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语言国情。②各民族人民历史上除通用
汉文以外,还曾使用过约60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字。③这些语言文字本身就是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也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④基
于这些语言文字创造的文化成果,既有文字形式,也有口碑形式,既有古籍文献,
也有现实创作,可谓洋洋大观。
4.第①句中加点的短语“语言国情”属于结构。(2分)
5.请将下列词语填写在第③句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缩影
B.见证
6.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悟经典力量】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从经典名著中汲取力量。
为此,同学们展开了名著阅读交流活动。
7.请你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任务。(3分)
(1)将下面的读书卡片补充完整。(1分)
保尔的梦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保尔的引路人:
(人名)
保尔的结局: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终于出版,他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2)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谈谈我们可以从主人公的身上汲取哪些
精神力量来自我勉励呢?(2分)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陈仓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 答案
一、(24 分)
1. (1) juàn (2)suǐ 2.(1)心旷神怡 (2)交融
3.(11 分)(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评分标准:(1)—(3)题上下两句全都答对,各得 3 分;只答对上句或下句,各得 1
分。计 9 分。(4)(5)题答对一句,各得 1 分。计 2 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
漏字,该空不得分。共 11 分。
4.(2 分)偏正
5.(2 分)B A
6.(2 分)把“口碑形式”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7.(3 分)(1)朱赫来
(2)示例: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学到:面对困难时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为
理想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即使身体残疾也要通过写作继续奋斗的积极人生态度。
这些精神激励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迎难而上,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评分标准:答出保尔身上任意两点精神即可得 2 分
二、(46 分)
(一)(9 分)
8. (3 分)尊敬的非遗传承人,您好!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AI 技术起着留存资
料、扩大传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手工艺上,为创新发展提供方向,提高了生产效
率。AI 技术不是要取代传统技艺,它是助力传统技艺传承发展的好帮手,能让更
多人了解、喜爱咱们的传统技艺呢。
评分标准:答出 AI 技术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作用,得 2 分。语言准确得体,得 1
分。共 3 分。
9.(3 分)②通过 AR 技术展示兵马俑原本的色彩和排列方式;③根据游客兴趣,
推荐特色美食、小众景点;④ 提升了陕西文旅的吸引力和游客体验,促进了传
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10(3 分)C
(二)(21 分)
11. (5 分)①擦耳崖 ②(两道)耸入云霄的天梯 ③金锁关
④更多的游客,柳老师稳健的身影(背影) ⑤古庙、巨石、南天门
评分标准:答对一空,得 1 分。意思对即可。共 5 分。
12. (1)(3 分)分从最初的震惊到紧张,再到后来的从容镇定。“我”震惊于老
太太坚持的毅力,又对眼前险峻的索道感到畏惧、紧张,但看到老太从容的背影,
“我”的内心也镇定了下来。
评分标准:答出三种情绪并分析,各得 1 分。计 3 分。
(2)(3 分)第一层级:大自然“检阅”“考验”了攀登者的体能。第二层级:
大自然“检阅”“考验”了攀登者的勇气、毅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永不言
弃的决心和行动力。
评分标准:答到第一层级,得 1 分;答到第二层级,得 3 分。共 6 分
13.(4 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通过“身体微曲,手脚并用,匍匐向上”这些细
致入微的动作刻画,将攀登者攀爬时艰难而又坚毅的状态展现了出来,让读者真切
感受到攀登的不易与他们顽强的精神。
评分标准:点明描写方法,得 1 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得 3 分。共 4 分。
14.(6 分)《背影》中父亲的背影着重体现的是深沉的父爱,是亲人之间细腻、
真挚且饱含关怀与不舍的情感,是父子关系下特殊的情感呈现;而《攀登者的背
影》则传达直面困难、挑战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陌生人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激励的情感。
评分标准:答出两文不同点,各得 3 分。共 6 分。
(三)(12 分)
15.(4 分)(1)同“邀”,邀请 (2)对……感到奇怪 (3)挑选,
选拔 (4)都
16.(2 分)B
17.(4 分)(1)像这样过了几年,(他)也不出战。
评分标准:关键词“是”“岁”翻译正确,得 1 分;句子翻译通顺,得 1 分。
(2)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却无用武之地,都希望打一仗。
评分标准:关键词“日”翻译正确,得 1 分;句子翻译通顺,得 1 分。
18.(2 分)①厚待士兵,练兵备战;②只守不战,让匈奴以为自己怯战;③出
奇兵、布奇阵。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两点得 2 分。
19.(2 分)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用白露的状态表示
时间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评分标准:答出时间变化得 1 分,答出“深情执着”得 1 分。
20.(2 分)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回环往复,这样写有利于增强诗歌的节奏
感、音乐感,渲染气氛,强化感情。
评分标准:答出“重章叠句”得 1 分,答出效果得 1 分。意思对即可。
21.(50 分)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