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4.5光的色散课件(22页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4.5光的色散课件(22页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0 09:39:33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能够说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2.通过观察和探究色光的混合,知道光的三原色,了解出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谱和看不见的光,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养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服务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难点: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教学方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颜色,而对彩虹之类的现象见的并不多,对其成因较难理解。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了解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其内容抽象,在理解方面难度较大,找准切入点是关键。本节课先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再让学生探究其特征和原因,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到光学的巨大魅力,感悟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三棱镜、白纸、三色灯、放大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动画,提出“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 色散情景介绍: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光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这才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牛顿是怎样让太阳光色散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出示三棱镜让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透明的,有三条棱。)演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调节,在另一侧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结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色散。问题:根据光路可逆原理,被分解出来的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结论: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会复合成白光。扩展:雨后的彩虹就是由色散现象引起的下雨过后,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下半部分较大,上半部分较小。水滴像三棱镜,太阳光经水滴后也会发生色散,空中有很多水滴聚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在雨过天晴会看到彩虹。知识点二 色光的混合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白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我们看到大自然的色彩远比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来得丰富多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比如电视屏幕上的色彩是怎么产生的?演示1:播放光的三原色视频,并用放大镜观察一体机屏幕,通过实时投屏展示现象。 演示2:学生分组实验,用三色灯照射到白纸上,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设计表格,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色光红光绿光蓝光红光红光绿光绿光蓝光蓝光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制成原理。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画面,有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知识点三 看不见的光1.光谱问题: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点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问题:我们在前面学过,人耳有听不见的声音,同样的,是否存在人眼看不到的光呢?点评:在光谱上看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光,称为可见光。在光谱上,红光以外是红外线,紫光以外是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称为不可见光。2.红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课本P107,了解红外线的应用。问题:红外线有什么应用?点评:热作用、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问题: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这桌子在辐射红外线吗?我们人呢?点评:辐射;都在辐射。3.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问题:我们平时拿到一张钞票,是怎么辨别它的真伪的?点评:对着光看,摸一下,看手感对不对。问题:我们去银行,银行的员工是怎样检验钞票的?点评:他们把钞票放到验钞机去。说明:原来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在医院有很多病菌,可是如果用消毒水来消毒,它成本高,又比较难闻。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衣服、被子经常在阳光下晾晒可以灭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有好处,紫外线有生理作用。问题: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地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不是晒的越多越好呢?在阳光下,时间长了会怎样?点评:头晕,皮肤很烫,会变黑。说明: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这才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近年来,臭氧层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面放出的氟利昂等物质的破坏,臭氧层出现“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的家园,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点评:停止生产氟利昂,研制出氟利昂的替代品,少用空调。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 第5节 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二、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红外线:热作用、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四、紫外线:荧光作用、化学作用、生理作用。
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中,老师应让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不要过分强调单色光混合时的各种色光的比例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各种单色光混合时产生的颜色跟色光的比例有关就可以了。学生对光谱的概念比较生疏。可以以分解太阳光或白光的实验为基础引入。结合光谱图和前面学习过的声现象知识指出,声音有可听声和不可听声,同样光也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就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它们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它们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应用?从而顺利引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教学。教学中可以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5节 光的色散
八年级
初中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学习目标
色散
知识点一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让一束白光(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到光屏上,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色光的混合规律: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
红+绿+蓝=白
色光的混合
知识点二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放大镜放大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将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1.光谱
看不见的光
知识点三
结论:说明在光谱上红端以外的部分,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见,这样的光叫做红外线。
2.红外线
现象:温度也会上升,示数上升较多 。
实验:温度计放在红光以外。
c.进行遥控:遥控器
b.云雾穿透能力强:红外图像
红外线的特点:
a.热作用强: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应用: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
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达到侦察目的的一种设备。
红外线自动感应门
红外线自动感应水龙头
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3.紫外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1801年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
a.化学作用强:底片显影
b.生理作用强: 紫外线能杀菌、消毒
c.有荧光效应:鉴别古画、钱币真伪
紫外线的好处:
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能杀死微生物。
用紫外线灯灭菌(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或商标的真伪。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使皮肤粗糙 引起皮肤癌
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它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
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____种不同的颜色的光,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橙、黄、绿、蓝、靛、紫
2.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___________。

绿

三原色
3.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杀死__________ ,能使荧光物质_______,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______。
微生物
发光
合成维生素D
有害
4.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_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_______。
升高
较强
①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②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③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
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⑤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
⑥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光的反射
5.运用所学光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