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4.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进而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的特点。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本节教学中建议多举实例(图片或录像),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要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必须选参照物作为判断的标准。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 机械运动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知识点二 参照物1.概念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播放视频: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2.特点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分析:当观察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小汽车上的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知识点三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问题分析: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归纳总结:(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拓展教学: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规律总结:(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不同,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 第2节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二、参照物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反思 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小组进行学习、交流,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各组间巡视点拨,看到同学们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去说明上面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的情况下,教师给每组发下一张表格,让各自归纳这节内容的知识要点。全班通过汇报、总结、教师作简单概述,并纠正交流中出现的片面认识。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就说它在运动”这种说法的不完整性,鼓励小组内争论“怎样描述这话才具有准确性”。学生从实例中得出答案。学生掌握了重点问题后,教师继续拓展、延伸。为什么“飞机怕鸟”?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讨论解决,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学生积极讨论,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
初中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重难点)
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重点)
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重点)
学习目标
问题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运动:哈雷彗星大约每隔76年就到地球附近造访一次;猎豹在草原上飞奔;蜗牛在叶子上缓慢爬行……想想看,人们根据什么判断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缓慢爬行的蜗牛
例如,江河奔流、太空中天体的运动、人的移动、地壳的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知识点一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高度变化
除了机械运动以外,还有哪些运动形式呢?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鲜花怒放
墨水扩散
不是机械运动
典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心情激动 B.铁生锈了
C.太阳升上了天空 D.五四运动
C
参照物
知识点二
小凯和小卡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高铁上,他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
相对外面的树木来说,他俩是运动的;
相对高铁上的桌椅来说,他俩是静止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若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
若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参照物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例如,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以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是静止的。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3)研究对象本身不能做参照物。
(4)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三
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
运动
静止
观光电梯正在上升中,站在地面上的人以大地为参照物,看到电梯是 的,站在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看到电梯是 的。
运动
静止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结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典例2
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 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 河岸上的树 B. 小明
C. 河岸 D. 迎面驶来的船
B
典例3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过程中, 将飞机模型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 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 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 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B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叫参照物
参照物选取有任意性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一般不同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堂小结
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A
随堂练习
2. 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书上的笔
C. 书
D. 桌面
C
3. 甲、乙两列火车原来并排停在车站,后来甲车内的人看到窗外站牌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动。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_____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选填“ 东”或“西”)运动。
东
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