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通过写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表现了人鱼同乐的情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写小鸟欢飞,潭影空明,让人体味到远离尘世的快乐;李白《送友人》中“ , ”,借马鸣之声作别离之声,烘托了离情别绪。
(2)古诗词中,色彩的运用更能增强表现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用墨色点染风云,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情;白居易在《卖炭翁》中“ , ”用对照鲜明的色彩描写出卖炭老者饱经风霜的劳动者形象。
二、基础知识综合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miè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______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______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轻miè( ) 挣( )脱 怯懦(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竭尽全力 攻刻 既使 B.竭尽全力 攻克 即使
C.揭尽全力 攻刻 既使 D.揭尽全力 攻克 即使
(3)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中的“这件事”指 。
(4)请结合原著回答:这段话是“他”的内心独白,从中你体会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综合性学习
3.“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对联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符合“以和为贵”主题的对联作为活动的宣传标语。(只填序号)
①刻核为舟东坡文章生光辉 ②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
③智者择善而从仁作贤 ④君子知书达理和为贵
⑤以刀为笔方寸之间纳万象 ⑥六尺巷邻里相让永流传
上联: 下联:
(2)学校的王老师对“和”文化研究颇深,八(1)班班主任已邀请他于6月21日下午第三节课来参加“和为贵,谐为美”主题班会,安排班长李明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李明:①
王老师:李明同学,你好!
李明:王老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
王老师: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明:谢谢您!我们期待着您的到来。
(3)下面是李明同学主持班会的开场白部分,请你阅读后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同学们,大家好!【甲】“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构建和谐校园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乙】今天我们召开“和为贵,谐为美”主题班会,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班会更深刻地认识和谐的内涵。下面我宣布“和为贵,谐为美”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①【甲】处画线句标点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②【乙】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4)班会上,王老师展示了一幅宣传画,请你解说。
①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 ;
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②该宣传画的寓意是: 。
四、现代文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河二碛观澜 王丽梅
①在晋陕大峡谷,宽阔平缓的黄河经过碛口古渡时向西拐了一个弯;迅速进入一个落差很大的狭窄河道,水势顿时汹涌,灰青色的黄河水剧烈地翻腾着、轰鸣着,像千军万马在奔跑,浩浩荡荡地冲向下游。这段惊涛拍岸、声震峡谷的黄河,是吴堡的黄河二碛。
②碛,指浅水中的沙石。黄河第一碛是宜川的壶口瀑布,那里的黄河水是浑浊的黄泥汤,黄河龙腾虎跃般地流经壶口,进入狭窄的河道,形成巨大的落差,如滚石山崩,瀑布飞流,水花四溅,浊浪排空。黄河出了壶口一泻千里,进入平展宽阔的黄河河床。
③黄河的咆哮之势是自然伟力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力量与气概、民族精神与美的图腾。
④出吴堡县城,上沿黄公路,行25千米到黄河二碛。河岸上筑起了高台,修建了古色占香的红色长廊和汉白玉围栏,“黄河二碛”的巨型石碑格外醒目。
⑤山上是生态公园。拾级而上,树林荫翳,鲜花绽放,小广场上耸立着一座47.9米高的九层红龙塔。凭栏眺望,黄河对岸的山上绿树成荫,河道旁的浅滩上有三三两两的老者在执竿钓鱼。这么大的水,会有鱼吗?
⑥黄河翻滚,水浪激越,响声震天。进入秋季,黄河二碛的水是黄色的、浑浊的,河面更宽,水急浪大,站在岸上看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壮美景象,更能体会《孟子尽心上》中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⑦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与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齐名的人类文明的伟大精神导师,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代先贤善于观水,水能启发人的德行修养,孔子说,水遍布天下,毫无偏私,惠及万物,如君子有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如君子仁爱。君子正直,处事有度,百折千回,坚定不移、如黄河行万里必奔赴大海。
⑨吴堡,居陕西东北,扼晋陕交通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建在黄河西岸、山巅之上的吴堡石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城池易守难攻,“铜吴堡”由此得名。
⑩一艘木船停泊在川口古渡的黄河岸边,这里是1948年春毛泽东东渡黄河的渡口,如今“毛泽东东渡纪念碑”赫然耸立,顺利东渡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新中国迎来希望的曙光。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噢哇哇的那个声……”这首由吴堡张家焉村走西口的脚夫张天恩演唱的信天游民歌《赶牲灵》,一鸣惊人。历史证明,民族的就是大众的。
在黄河二碛的岸上,吴堡新一代《赶牲灵》的传唱人丁文军以高亢的歌声唱起了《们吴堡》“们吴堡崇山峻岭,大地上写下光荣,黄河浪浪惊涛拍岸,英雄东渡驰骋纵横。们吴堡们的根,们吴堡们的梦,们的根,们的魂!”
自然是人类之师。历经九曲十八弯,行程万里的黄河,带给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太多关于生命的思考。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略写壶口瀑布,详写黄河二碛的所见所感。
B.第⑤段画线句子采用仰视的角度,写出黄河两岸的美景和人们悠闲幸福的生活。
C.第 两段分别引用了两首信天游民歌,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
D.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充沛,有对黄河的赞美,也有对中国革命的歌颂。
5.请仿照示例,梳理第④⑤两段中作者的游踪。
吴堡县城—— ——黄河二碛河岸一高台—— ——
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如滚石山崩,瀑布飞流,水花四溅,浊浪排空。
7.文章第⑨段写吴堡时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用意?
8.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抒发自己的感想,他认为黄河与中华民族(人)有着怎样的关联?请简要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材料一
①2025年除夕前夕,成立仅18个月的DeepSeek(深度求索)以新一代大模型R1震撼全球AI(人工智能)界。这款性能比肩GPT-40的开源模型,将AI训练成本压缩至600万美元量级,仅用不足美国同行1/20的成本完成训练,不仅引发英伟达单日蒸发6000亿美元市值的金融海啸,更以“非对称创新”改写了AI竞争规则。面对美国芯片封锁,中国团队另辟蹊径:开创无监督强化学习体系,降低90%人工标注数据依赖;重构算法架构,在性能受限芯片上实现计算效率跃升;借助全球最大数据池优势,通过应用场景反哺技术迭代。这种“四两拔千斤”的创新思维,打破“算力霸权即竞争力”的行业迷信。
②以前如果说OpenAI是“大力出奇迹”,如今DeepSeek则是“小力也可以出奇迹”——小的算力用新的方法也能创造奇迹。DeepSeek的突围折射出中国AI发展的深层优势,当硅谷巨头豪掷5000亿美元筹建“星际之门”算力集群时,中国开发者正将AI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
(摘自《人民网》2025年01月29日)
材料二
DeepSeek为什么会“说假话”?——AI幻觉
①在人工智能领域,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AI“说假话”的现象。也就是说,AI输出的回答,表面上看内容合理、连贯,但实际上和输入的问题不符,和真实的世界知识不符,或者和已知的,可以验证的数据不符。这可不是DeepSeek一家的问题,就连大洋彼岸最厉害的ChatGPT,也和DeepSeek一样“满嘴跑火车”。
②DeepSeek-R1的幻觉之所以更加严重,是因为它加强了“思维链”(CoT)和创造力。比如说,DeepSeck-R1写诗,不仅能写五绝、七律,而且“起承指合”也很流畅,对诗的意境也有自己的理解。有网友说,DeepSeck-R1写的诗比祖传的《唐诗三百首》还工整,让中文系毕业的学生都觉得惭愧。但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比如在“思维链”的强化过程中、DeepSeek-R1不是对摘要、翻译、新闻写作这类相对简单的任务进行优化,而是增加各种层面的思考,会不断地延伸。
③于是,面对复杂或者有难度的问题,它能超常发挥,甚至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但是,当面对一些简单的任务时,DeepSeek-R1则可能因为习惯了深度思考,而过度发挥。这就好比,你问它“隔壁老王有多高”,它可能就懵了,因为它没见过老王,也不知道你到底问的是哪个老王。但它又不得不回答,于是它就开始“脑补”,根据“一般人有多高”这个学到的概念,给你编织一个答案。所以,DeepSeek-Rl在“理科”方面更有逻辑性,而在“文科”方面则因为喜欢“发挥”,可能把不相干的内容关联起来胡编乱造,甚至彻底翻车。
④说到底,AI并不能让人一劳永逸,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如何提问、如何跟AI对话,以及如何辨别信息等。到最后,人与人的差距可能会变得更大。
(摘编自《新浪网》2025-02-15)
材料三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当清醒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必须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构建健康完善的产业生态,构建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工智能监管政策。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给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治理挑战。为此,要促进人工智能规范发展,优化监管政策。完善数据隐私保护、算法透明性、技术伦理等方面的法律框架,明确技术开发与应用红线和各主体责任边界,确保技术安全与公平性。建立多方参与的沟通机制,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监管协调机制,在技术研发、数据使用、伦理评估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范围的规则协调和技术标准统一,加快构建包容审慎的治理机制,鼓励各界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伦理和安全监督,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符合人类福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3日09版)
材料四
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工作都会被取代。因此,教育应该关注的是那些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如感知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与之相应,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分析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一系列机器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获取简单的记忆类知识,要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灌输式教育中解放出来。一言以蔽之,更重要的教育应当在书本之外。
(摘编自《光明网》2024年02月24日)
9.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eepSeek以新一代大模型Rl震撼全球AI界,向世人证明小的算力用新的方法也能创造奇迹。
B.DeepSeek-R1写诗很厉害,“起承转合”流畅,意境理解独特,比《唐诗三百首》里的诗还工整。
C.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
D.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关注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如感知、创造、与人合作等能力。
10.材料一中“这款性能比肩GPT-4o的开源模型”一句中,“比肩”一词能否换成“超过”?为什么?
11.材料二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颠覆三观的Deepseek,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一些危机,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现状,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打算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
五、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癖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色必有终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旨: (2)教学相长 长:
(3)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4)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虽: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十室之色必有终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16.【甲】【乙】两文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有何不同?
六、作文
17.作文
苏轼泛舟赤壁,从江上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迁、人生哲理的议论,消释心中的感伤。其实,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社会生活中一举一动,一人一事,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的思考。
请以“我渐渐读懂了______”为题,咏物抒怀,借物喻理,以物见人,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补全题目,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2.(1) 蔑 zhèng nuò
(2)B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准备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4)面对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他的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从他的内心独白中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坚强勇敢,能够战胜自我,拥有坚定信念的人。
3.(1) 上联:② 下联:⑥上联:④ 下联:③
(2) 王老师,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班长李明。 明天的班会,您能按约定的时间来吗?
(3)①把“和为贵,谐为美”与“和谐”之间 的顿号(“、”)改为逗号(“,”)。
②把“认识”改为“理解”。
(4) ①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手,围着一幅中国版图,图上有一间房屋,屋旁有几棵树。 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4.B 5. 沿黄公路 生态公园 小广场 6.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生动形象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逼人,抒发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准确写出了吴堡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表明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写中国革命做铺垫。 8.①黄河的咆哮之势是自然伟力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力量与气概、民族精神与美的图腾。
②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
③黄河水能启发人的德行修养。
④黄河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⑤黄河带给中华民族生活的勇气和太多关于生命的思考
9.B 10.不能。“比肩”意思是并列、居同等地位,原文仅说明DeepSeek-R1性能与GPT-4o处于同一水平,并未体现“超越”。“比肩”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果换成“超过”,就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换。 11.运用了作诠释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DeepSeek-R1写诗的例子,清楚具体地解释说明了DeepSeek-R1的幻觉更加严重的原因,使说明更严密。 12.①我要学习AI基础知识,合理利用AI的优势;②注重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努力提升与人合作的能力;③培养分析思辨能力,遇到问题时不盲目接受,而是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④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知行合一,提升实践能力;⑤选择更具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职业方向,如人工智能的研发、创新应用等领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3. 味美 推动、促进 地方 即使 14.十室之色/必有终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5.(1)因此,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2)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就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却没有察觉。 16.【甲】文说明教和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一部分;【乙】文说明做学问不进步就会退步(或:要认真钻研、勤奋刻苦、详细考究,要开阔眼界,多与别人交流,要持之以恒,学会质疑与批判)。
17.例文:
我渐渐读懂了那棵老槐树
家门前有棵老槐树,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矗立在那儿。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过往的行人遮风挡雨。小时候,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捉迷藏、跳皮筋,那是我们童年的乐园。那时,我眼中的老槐树,不过是个好玩的地方,能给我们带来无尽欢乐。
后来,我渐渐长大,学业的压力让我很少再去老槐树下玩耍。有一次,考试失利的我心情低落,一个人坐在老槐树下唉声叹气。不经意间,我看到老槐树的树干上有一道道深深的裂痕,像是岁月留下的伤痕。再抬头看,它的枝叶依旧那么茂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丝触动,老槐树历经风雨,身上满是伤痕,却依然顽强生长,枝繁叶茂,而我仅仅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如此沮丧,是不是太脆弱了?
去年暑假,村里决定拓宽道路,老槐树正好在规划范围内,大家都在讨论要不要砍掉它。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像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朋友。那段时间,我常常站在老槐树下,抚摸着它粗糙的树干,心中满是不舍。砍树的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树下,看着工人一点点锯断它的枝干,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然而,当我看到老槐树倒下后,那密密麻麻的年轮时,我愣住了。每一圈年轮都记录着它经历的岁月,有阳光雨露,也有狂风暴雨。它就这样默默扎根在这片土地,见证了村里的变迁,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如今,老槐树虽然不在了,但它的身影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渐渐读懂了老槐树,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坚韧、奉献与坚守。它教会我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强不屈,无论生活给予多少磨难,都要努力生长,绽放自己的光彩。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会像老槐树一样,扎根生活,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属于自己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