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C
【课内阅读】
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各题
1.(2023一2024·十堰期中)下面对诗歌的理
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的宴
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
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
人对理想破灭、前途渺茫的忧虑。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解析】A项,诗的一、二句反衬出诗人的抑郁和苦闷心
情;C项,诗的七、八句表达的是诗人渴望被重用的愿望;
D项,本诗虽然有苦闷、惆怅之情,但也表现了诗人的自
信、乐观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
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2023一2024·陕西西安期中)本诗以浪漫
的笔法抒写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请结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或“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
边”,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山”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个充满
艰难险阻的环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仕途
的艰难
【示例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
复乘舟梦日边”,诗人由自己的境遇联想到
姜尚和伊尹,想象姜尚垂钓时的场景以及
伊尹的梦境,这增强了诗人对前路的信心
3.(2023一2024·广西贵港期中)当代诗人伊
沙写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有评论
家称“这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的故事”,“他
(李白)把人生的失败写成伟大的诗篇”。
请你结合《行路难》(其一)的内容及写作背
景,谈谈李白这个“失败者”的“伟大”之处。
【示例)李白虽被赐金放还,但他不甘消沉。
他以在政治上起初并不顺利,最后大有作
为的姜尚、伊尹为鞭策,尽管前路艰难,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各题
。
4.(2023一2024·鄂州期中改编)下列对这首
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
途中所作,首联运用“凄凉”和“弃置”两
个词语,表现出诗人坎坷的人生境遇。
B.颔联借“闻笛赋”“烂柯人”写出了归来后
的感触:朋友己逝,只有怀旧;人事全非,
自己恍若隔世,无限怅惘油然而生。
C.颈联中“沉舟”与“病树”、“千帆”与“万木”
两两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共27张PPT)
B
A
B
1.(2023一2024·武汉期末)下列依次填入文
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
人真事为表现对象,有“动态相册”“生活之
镜”之称。
特色美食,展现地域文化;
万里山河,带来诗意之旅;稀
世文物
工匠精神…一部部纪录片
通过展示自然、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满足
了观众的求知欲,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A.聚焦
探访
航拍
诠释
B.探访
航拍
聚焦
诠释
C.探访
诠释
航拍
聚焦
D.诠释
航拍
探访
聚焦
【解析】“聚焦”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探访”意
思是访求,搜寻;“航拍”意思是利用航空器(如飞机、直升
机、气球等)对地面进行拍摄;“诠释”意思是说明,解释。
结合释义及语境,根据“特色美食”可知,第一空填“探访”
最恰当,由此可排除A、D项;根据“万里山河”可知,第二
空填“航拍”最恰当,可排除C项;将“聚焦”“诠释”分别填
入三、四空,符合语境,逻辑合理。故选B。
2.(2023一2024·江苏南京期末)在与同学交
流小说阅读体会的过程中,你依次使用了
哪一项中的词语?
(C)
刘备三顾茅庐
,天下英雄云集
响应;范进年近花甲中举,喜极而疯
:刘姥姥二进
之家,卖力
“表演”,滑稽搞笑。经世奇才、迂腐书生、
乡野村妇,鲜活的人物形象,开阔了我们的
眼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
A.唯才是举
不近人情
箪食壶浆
B.思贤如渴
不近人情
钟鸣鼎食
C.思贤如渴
不省人事
钟鸣鼎食
D.唯才是举
不省人事
箪食壶浆
【解析】第一空:“唯才是举”意思是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
提拔或推荐。“思贤如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第二空:“不近人情”意思是不合乎人之常情。多指性情、
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也
指不懂人情世故。第三空:“箪食壶浆”意思是古时老百姓
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
军队受欢迎的情况。“钟鸣鼎食”意思是敲着钟,列鼎而
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根据语境,应分别
选择:思贤如渴、不省人事、钟鸣鼎食。故选C。
其义各异,请根据语境将它们准确还原到
下列选项中。
A.白花点点,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莫
言《酒国》)
B.那林子里是个(清雅)的去处,决然没有
妖精。(吴承恩《西游记》)
C她的(优雅)的举止,…都证明她是君
实的卓绝的创造品。(茅盾《创造》)
D.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
议。(曹雪芹《红楼梦》)(共69张PPT)
C
B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岳阳楼记》
【课内阅读】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各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C)
A.本文虽名为“记”,但未详细记叙重修岳
阳楼之事,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
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一暗一明
之景而引发一悲一喜之情。这是作者反
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
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
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
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
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解析】C项,“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表述有误,
“悲喜之情”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全文表达的是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文中提到了“其喜洋洋者矣”的“喜”与“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乐”两种境界,你认为作
者拥有哪种境界?请说明理由。
我认为作者拥有后一种境界。作者不因个
人得失而喜悲,即使遭受贬谪,也以天下为
己任,胸怀“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远大政
治抱负。
3.(2023一2024·重庆期中)下面链接材料是
古代名人对《岳阳楼记》的评说,请结合课
文内容具体分析如此评说的理由。
【链接材料】北宋诗人陈师道《后山诗
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
景,世以为奇。”
的景色变化。如“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
下天光,一碧万顷”等对语描绘了岳阳楼春
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岳阳楼记》(见教材)
【乙】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
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①;稍大,
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
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 为阁其下,而名之曰
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
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
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
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
永日。又何必濯额水⑧而以为高,登首阳④而
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释】①石濑(Iài):水冲击石头而形成的水流。②上
人:对僧人的敬称。③颍水:河名。相传尧想召许由做官,许
由不接受,就到颍水边上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④首阳:山
名。相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隐
居在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共27张PPT)
B
A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
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指降低
官职。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C.范仲淹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邀
请,前往巴陵郡游玩,并写下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其驳论文《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
亭杂文》。
【解析】C项,《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依照《洞庭晚秋图》写
成的,并不是“前往巴陵郡游玩”时所作。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智取生辰纲》选自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B.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
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北宋范仲淹
谥号“文忠”。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
家。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D.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
作“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解析】B项,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一
我的保姆》
《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
也可以状物、记人,以此抒发作者的感
情,表达作者的见解
C.古代年号、干支皆可纪年。《岳阳楼记》中
的“庆历四年”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中的“丙辰中秋”,都采用了年号纪
年法。
D.古文中有很多代称,如平民可用“布衣”
“白丁”代指,儿童可用“垂髫”代指,战争
可用“干戈”“烽火”代指
【解析】C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丙辰中秋”
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词,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
达感情。《水调歌头》《浣溪沙》均是词。
B.《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
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C.《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之一是塑造了大批
鲜活的英雄形象,如“及时雨”宋江、“行
者”武松、“青面兽”林冲等。
D.古人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敬辞有
令堂、劳驾等,谦辞有家严、舍弟、拙见等。
【解析】C项,“青面兽”是杨志,林冲绰号是“豹子头”。(共27张PPT)
一、理解型默写
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
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良好心态,就能正
确对待人生的得失。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
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醉翁亭记》中与它意
思相近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3.《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一语相互映衬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欲渡黄河冰
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两句,以自
然之景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诗人无限
的惆怅。
5.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二十三年,面对友人
的打抱不平,却与友人共勉:今日听君歌
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表达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7.李商隐《无题》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
力对此无可奈何来渲染离情,极写离别的
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相
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8.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与他《春望》中的“烽火连
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1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雪景来比喻
前路坎坷难测的句子是:云横秦岭家何
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1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两句皆用名词意象叠
加,而无其他词类,形象地写出了旅人早
行的情景。
12.《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
生前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山雨欲来风
满楼
13.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一词中描写莺歌
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的句子是:正
莺儿啼
燕儿舞
蝶儿忙
14.对比是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
一大特色,在不同人生阶段对“愁”的体验
程度上,“
少年不识愁滋味
”和“1
而今
识尽愁滋味”构成对比。
二、主题型默写
15.(2023一2024·浙江绍兴期中改编)按要求
默写古诗文。
人生有困境:“溪云初起日沉阁,①
山
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许浑
登高望远,悲国运不济;“②
云横秦岭家
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
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倚马伫立,叹英
雄失路;“汉文有道恩犹薄,④
湘水无情
吊岂知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溯
古思今,悲怀才不遇。
坚信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尽显豁达襟怀;范仲淹虽遭贬谪,却仍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而乐
”(《岳阳楼记》)自勉,胸怀远大抱负。(共28张PPT)
B
1.(2023一2024·江苏扬州月考)对下列句子
复句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因为经常见到听到,大家都觉得那些事
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因果复句)
B.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
小孩子?(递进复句)
C.无论是在孤独的漫漫长路中,还是在千磨
万击的逆境下,君子总能自强不息。(假
设复句)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
毋宁说更害怕回家。(选择复句)
【解析】C项,“无论…总…”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
词,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①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
生态结构和功能,享有“自然之肾”之称。
②保护湿地,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建设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对中国人而言,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
等功能,还承载着传承千年的“伴水而居,
枕水而眠”的诗意情怀。④守护湿地,就是
守护我们日常生活的栖身之所,也是守护
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A.从“由于”一词可以看出,第①句是因果
关系的复句。
B.第②句独立表达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意
义,是一个单句。
C.第③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不仅”可改为
“不论”,句意不变。
D.第④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但由于语意的原
因,两处画横线的内容不可以互换位置。
【解析)C项,第③句的“不仅”不能改为“不论”,“不论…
还…”是条件关系关联词,放入句中语意不顺畅。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无论
发展到什么阶段,奋斗实
干
都是青年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
径。②只要他们有一颗奋发进取之心,惜
取人生黄金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
到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青年们总会书写无悔的人生,收获充实而
美好的青春记忆。
(1)请在第①句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第②句属于
条件
关系的复句。
4.(2023一2024·荆州期末)下列各项中,有语
病的一项是
(C)
A.人民路是荆州有名的赏银杏胜地,每年
都会吸引大量市民驻足观赏、拍照打卡。
B.深秋初冬时节漫步于荆州古城赏银杏是
一件雅事,也有迎接冬天特有的仪式感。
C.为了留住浓浓秋意,满足市民游客的赏景
需要,荆州区城管采取了“落叶缓扫”。
D.“雨后整体清理、腐坏及时清理、积聚适
度清理”的精细化保洁方式,让荆州市民
享受到了更纯粹的落叶美景。
【解析】C项成分残缺,应在“采取了“落叶缓扫’”后补充
“的措施”。(共28张PPT)
1.“既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也向他人、向社会、
向实践学习。”这句话适合接在下面文段中
哪一句后面?
(C)
①书分有字书与无字书。②有字书是
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无字书是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是丰富多
彩的人生经历…③会读书的人,读有字
书,也读无字书。④只会读有字书而不会
读无字书,就好比单腿走路,所行不速,更
行不远。
A.①句
②句
B.
C.③
句
D.④句
2.(2023一2024·武汉期末)把“汉服的魅力不
仅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的外观,更在
于其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一句还原
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C)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
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中国的国粹
之一。①汉服,顾名思义,是中国汉民族传
统服饰。②它起源于中国的汉代,经过长
年累月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
化。汉服包括裙、衫、袍、褂等多种款式,以
细腻的手工和精致的面料为特点。③汉服
注重典雅、端庄、内敛的审美,强调传统美
德和人文情怀。④
穿汉服,不仅是一种外
在的装扮,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的一种诠释和传承。
A.①
B.②
③
④
D.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
恰当的一项是
D
人生如水,如蜿蜒曲折
如囿于一隅,
;如细如牛毛,
A.隐没草间的清池
滋润万物的春雨
波澜不惊的山泉
B.波澜不惊的山泉
滋润万物的春雨
隐没草间的清池
C.滋润万物的春雨
隐没草间的清池
波澜不惊的山泉
D.波澜不惊的山泉
隐没草间的清池
滋润万的春雨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
恰当的一项是
(C)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
按照美学应该是“乱七糟八”,或者是“七乱
八糟”,结果它就偏偏是“乱七八糟”,所以
就乱七八糟。
①至于“朝三暮四”“千军万马”“山清水
秀”,平平仄仄,就是好听
②唯一“不正经”的一个成语,就是“乱七八糟”
③成语往往由四个字组成,如“置之度外”
“后来居上”
④成语句式整齐,如“稗官野史”“微言大
义”“轻描淡写”“树碑立传”“面黄肌瘦”
⑤字数多的极少,如“牵一发而动全身”
⑥四字成语里面很少有违背这个规矩的
A.④③
0(6
B.④①③
2(6
C.③⑤④(
D.③①⑤④
⑥②
【解析】阅读可知,语段主要是讲成语的特点。③句首先
说明成语的字数特点,应为第一句:⑤句是对③句的补充
说明,应为第二句;④句“成语句式整齐”从句式角度进行
说明,应为第三句;①句承接④句,介绍何为句式整齐的成
语,应为第四句;⑥句引出个别句式不整齐的成语,应为第
五句;②句为尾句,承上启下。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③⑤④
①⑥②,故选Co(共27张PPT)
B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科技创新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探索,
离不开文化土壤的灌gài,更离不开强大精
神的支撑。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我国涌
现出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万步炎等中
国的脊梁,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科学
信仰的追求,长久地感召着每一个国人,指
引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前仆后继,接
续书写科技报国的时代篇章,更激励着千
千万万怀揣梦想的普通人开拓进取、砥砺
前行。大力hong扬科学家精神,让创新创
造成为时代风尚,一定能够为加快建设世
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
蓄更加澎湃的动能!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脊梁(ǐ)
前仆后继(pū)
(2)根据语境,写出文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灌gài(溉)
hong(弘)扬
2.(2023一2024·湖南长沙月考)演讲社在学
校剧场举行“心灵成长”演讲活动,电子屏
正同步显示演讲词,请找出显示屏中汉字
书写或注音有错误的地方。
(A)
我希望,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
够治愈你的,从来不是他人的评判,而是你
内心的释怀和格局。只有你内心保持平和
镇静,才能做自己人生的舵(tuó)手,不被喧
嚣的世界影响。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你
变得战战兢兢(jing)、无精打采,而是要你变
得更加从容。未来还长,不必如坐针毡。
A.舵(tuo)手
B.战战兢兢(jng)
C.无精打采
D.如坐针毡
【解析】A项,“舵”应读“duò”。
3.(2023一2024·新疆乌鲁木齐期末)阅读下面
的文段,完成各题。
新疆,美在四季。四月的杏花,如粉色
的精灵在春风中摇曳,似与春风呢喃共舞
用美丽的身姿彰显春日的美好。七月的那
之奇。十月的胡杨林,是一个金色的童话世
界。人们置身其中,与千年不死、死而不倒、
倒而不朽的神奇树种共语,及取生命最蓬勃
的力量。“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十
二月的雪如期而至,雪花随风飘逸,四处漫
游,令人沉醉,尘世间的一切喧嚣荡然无存,
雪覆盖了大地,宽侑了世界。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
A.摇曳(y)
B.呢喃(nan)
C.积攒(cuan)
D.蓬勃(pn)
【解析】A项,“曳”应读“ye”;C项,“攒”应读“zǎn”;D项,
“蓬”应读“p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A.广袤
B.演译
C.及取
D.宽侑
【解析】B项,“演译”应为“演绎”;C项,“及取”应为“汲
取”;D项,“宽侑”应为“宽宥”。(共40张PPT)
9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卷(一)
(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正在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小语和小文邀你参与。
1.(2分)下面是小语负责宣读的宣传文案,请选出宣读处理不当的一项。(D)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为自己生于一个浴火重生、备
受赞誉的国家而骄傲。在波涛汹涌的艰苦岁月中,中国人民以不屈的坚
毅,从灾难中、从创伤中、从屈辱中站了起来,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凝铸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A.小语注意到文案中多音字的读音,她这样读:从灾难(nàn)中、从创
(chuang)伤中、从屈辱中好好积攒(zǎn)力量
B.小语想表达出自己的自豪之情,她这样处理重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5周年,我为自己生于一个浴火重生、备受攒誉的国家而骄傲。
C.小语注意到文案中引用了两句诗,她想就这两句诗传达出对青少年的期
望,她这样处理节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小语想通过文案的最后一句向同学们提出号召,鼓舞同学们为国家的发
展建设而拼搏努力,她选择用悲壮沉郁的语气进行宣读。
【解析】D项,“悲壮沉郁的语气”达不到号召、鼓舞的效果,可采用慷慨激昂的语气。
2.(2分)在布置宣传栏时,小文发现宣传内容中有几个字很相似,请你帮她辨认。
A.根深蒂固
B.啼笑皆非
C.缔造辉煌
D.探寻真
谛
3.(2分)小语在誊抄对联时,不小心打翻了墨水,致使一副对联的几个字被
遮盖,请选择最恰当的字词,帮她补充完整。
上联:承前启后神州河山皆①秀丽下联:②
继往开来华夏儿女更风流
似锦
勤劳勇敢
继往开来
秀丽
4.(3分)小文在校对几则即将发布的有关“英雄人物”的校园消息时,发现下
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人民解放军首当其冲,筑起保卫祖国、守护人民的钢铁长城。
②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无数航天人创新攻关、不懈努力,向世界张扬
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③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铤而走险,更在于他们身
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奉献精神。
①“首当其冲”可改为“前仆后继”“冲锋陷阵”等。②“张扬”可改为“彰显
“展示”等。③“铤而走险”可改为“义无反顾”“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等。
5.(3分)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上,小文准备朗诵《艾青诗选》中的爱国诗,但
有同学却认为和平幸福年代没有必要再朗诵这些表现苦难的诗歌。对此,
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具体诗歌简要说说。
我不认同这种看法。艾青的诗歌虽然抒写了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但并
不是在宣传苦难,而是在传递与苦难抗争的精神品质,饱含着爱国之情。(共46张PPT)
9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卷(一)
(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2分)下面是小湖为此次活动拟写的宣传文案,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阅读是一种积淀。在书籍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收获众多语重心长的箴
言,格守最初的那份纯真之心,可以汲取到文人志士的深厚涵养,成为彬彬
有礼、沉心静气之人;可以领略到无限江山的妖饶美好,见识更广袤的世
界…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浸润书香墨韵,不仅可以焕发
我们的精神面貌,而且可以让我们瞠过历史长河回看过去,拥抱未来。
A.“箴言”“彬彬有礼”中的“箴”“彬”应分别读作“zhèn“bing”。
B.“格守”“妖饶”两个词有错别字,正确写法是“恪守”“妖娆”。
C“在书籍的世界中…纯真之心”后的逗号使用有误,应改为分号。
D“浸润书香墨韵,不仅可以…拥抱未来”是一个递进复句。
【解析】A项,“箴”“彬”应分别读作“zhen”“bin”。
2.(2分)小北为图书馆公众号撰写了推文,但对几个词的用法把握不准。在
文中括号内填入词语,请你帮她选择最符合语境的一项。
(B)
读书不是(),而是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读书需要(),不
被俗世的喧闹所扰。读书让我们有教养,让我们有风度,让我们在生话中
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在孜孜不倦的阅读中,可以遇见更美好的自
己,成为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者。
A.一意孤行
自吹自擂
附庸风雅
B.附庸风雅
心无旁骛
自吹自擂
C.自吹自擂
心无旁骛
一意孤行
D.心无旁骛
一意孤行
附庸风雅
【解析】“一意孤行”意思是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自吹自擂”意思是自己吹喇叭,自
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附庸风雅”意思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心无
旁骛”形容做事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根据语境,可以判定第2个括号内应填“心无旁骛”;第3个
括号内应填与“妄自菲薄”相近或相反的词,由此可以判定选项里的4个词中“自吹自擂”最合适;再
用排除法,应选B。
3.(2分)图书馆现面向大众征集对联,请你帮小湖从下列句子中选择合适的
上联和下联,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把下面两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文海泛舟健儿要敢乘风上
下联:(1)①
上联:(2)③
下联:偏爱奇书书中寻觅得真知
①书山探宝志士岂能空手归
②书似长梯送我登知识顶峰
③钟情学海海里神游清俗气
④阅水读山清风展卷书声远
⑤学如航海带人游真理海洋⑥扬鞭跃马矢志同奔万里程
【解析】根据对联词性相同、内容相关等特点,可知“文海泛舟…”应对应“书山探宝…”,“偏爱
奇书…”应对应“钟情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