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第一至四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第一至四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9: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第一至四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的分子加10,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10 B.加上18 C.乘2 D.无法判断
2.如果是真分数,是假分数,那么a是( )。
A.8 B.9 C.10
3.下面能反映《龟兔赛跑》故事情节的图像是( )。
A. B. C. D.
4.将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应选用( )。
某市2022年全年天气统计表
2023年3月
类别 阴到多云 晴 雨 雪
天数 153 110 67 35
A.折线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都可以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一个底角是,用方程计算一个底角的度数,下面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6.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被喻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猜想认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下列3个算式中,符合这个猜想的是( )。
A.6=1+5 B.13=2+11 C.32=13+19
7.的和是( )。
A.奇数 B.偶数 C.因数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8.是最简真分数,x的值有( )种可能。
9.一根9米长的木料锯成长度相等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 ),是( )米。
10.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125千克=( )吨 25分=( )时
11.===45÷( )=( )(填小数)。
12.探究a、b两个自然数(a>b)的和、差、积的奇偶性规律,并填一填。
a b a+b a-b a×b
奇数 奇数
偶数 奇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我发现:____________
13.容量为200升的水箱上装有甲、乙两根进水管和一根丙排水管,先开甲、乙两根进水管同时向水箱内注水,再由乙进水管单独向水箱内注水,最后由丙排水管将水箱里的水排完,水箱中储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1)水箱内原有( )升水,到第( )分钟时水箱注满。
(2)甲进水管每分钟进水( )升,乙进水管每分钟进水( )升,丙排水管每分钟排水( )升。
三、判断题
14.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合数。( )
1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 )
16.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有无数个,都比它的因数大。( )
四、计算题
17.先从下面各数中圈出合数,再把圈出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12 13 18 29 35 42 47 70
18.直接写出得数。
47+2.3= 2.6÷0.13= 7.82-0.2= 0.1-0.01= 3.6÷0.9=
25÷26= 0.8×0.9= a-0.4a= 0.52= 2.5×4÷2.5×4=
五、改错题
19.下面的通分,哪组不对?哪组不够简单?把不对的或不够简单的改过来。
(1)= =
(2)= =
六、作图题
20.根据分数涂色。
七、解答题
21.下面是一架模型飞机(乙)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的统计表。
时间/秒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高度/米 10 16 24 28 25 27 15 0
(1)根据表中数据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统计图
(2)甲飞机飞行了( )秒。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认为,这次飞行( )飞机的水平更高一些。(填“甲”或“乙”)
22.张阿姨在果乐水果店买了23.8元的水果,她用储值卡付完钱后,卡里还剩67.5元。在这次消费前储值卡里有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3.今年端午节期间,小康村举行划龙舟友谊赛。甲、乙两支女子队在200米比赛时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当第40秒时,( )队处于领先位置。
(2)在这场比赛中,( )队先到达终点。
(3)算一算,甲队平均每秒钟行多少米?
2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正在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载体。据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30亿美元,比2020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的2倍少43亿美元。2020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是多少亿美元?(列方程解答)
25.一根长9米的绳子,正好截成4根同样长的跳绳。
(1)每根跳绳用了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2)每根跳绳长几分之几米?
《(进阶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第一至四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D B B C B
1.B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用分子加上10的和,再除以分子,求出分子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分母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进而解答。
【详解】(5+10)÷5
=15÷5
=3
9×3-9
=27-9
=18
的分子加10,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该乘3或加上18。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是真分数,9<a;
是假分数,10≥a,
即9<a≤10,a=10。
如果是真分数,是假分数,那么a是1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真分数意义和假分数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D
【分析】由于乌龟有耐心,一直往目的地奔跑,可知表示乌龟赛跑的图像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而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由于兔子没有耐心,一开始兔子的赛跑的图像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到中途睡了一觉,由于路程不改变,所以图像变为水平直线,睡了一觉起来再跑,图像又变为上升,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表示兔子返回,不符合题意;
B.,表示乌龟和兔子一起到达终点,不符合题意;
C.,表示兔子先到达终点,不符合题意;
D.,表示乌龟一直上升直线,且比兔子先到达终点;兔子一开始是上升直线,中途变为直线,然后又变为上升,且比乌龟晚到达终点,符合题意。
下面能反映《龟兔赛跑》故事情节的图像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题意进行选择。
4.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本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5.B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据此可知:底角度数×2+顶角度数=180°,根据等量关系即可判断。
【详解】A. 180°是3个内角之和。该选项错误。
B.三角形内角和-两个底角度数=顶角度数,即。该选项正确。
C.因为底角度数×2+顶角度数=180°,即。该选项错误。
D.因为底角度数×2+顶角度数=180°,即。顶角是40°,不是80°。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6=1+5不符合猜想;
B.13不是偶数,不符合猜想;
C.32是偶数,13和19是质数,所以32=13+19符合猜想。
故答案为:C
7.B
【分析】在连加算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加数中有1个、3个、5 ....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当加数中有2个、4个、6 .....奇数时,和一定是偶数。
【详解】因为中有50个奇数,所以它们的和一定是偶数;150是偶数,偶数加偶数结果还是偶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当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所有奇数的和是奇数;当奇数的个数是偶数时,所有奇数的和是偶数是解答的关键。
8.4
【分析】最简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并且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就是最简真分数,据此分析最简真分数中x的值有几种。
【详解】当x是1、5、7、11时,是最简真分数,所以x的值有4种可能。
9.
【分析】把9米长的木料看作单位“1”,锯成长度相等的5段,即平均分成5份,则每份是全长的,每段长9÷5=(米)。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每段是全长的,是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题时要弄清楚是求分率还是求具体的数量。
10.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小时=60分,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125÷1000==
25÷60==
125千克=吨
25分=时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25;24;36;1.25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
【详解】==
==
==,=45÷36
=5÷4=1.25
即===45÷36=1.25。
12.见详解
【分析】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采用赋值法进行分析,如果a和b都是奇数,假设a是5,b是3;如果a是偶数,b是奇数,假设a是4,b是3;如果a是奇数,b是偶数,假设a是5,b是2;如果a和b都是偶数,假设a是4,b是2,分别求和、求差、求积,即可发现和、差、积的奇偶性规律。
【详解】假设a是5,b是3,5+3=8;5-3=2;5×3=15
假设a是4,b是3,4+3=7;4-3=1;4×3=12
假设a是5,b是2,5+2=7;5-2=3;5×2=10
假设a是4,b是2,4+2=6;4-2=2;4×2=8
a b a+b a-b a×b
奇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数
偶数 奇数 奇数 奇数 偶数
奇数 偶数 奇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我发现:两个自然数都是奇数或都是偶数时,它们的和、差为偶数;两个自然数是一奇一偶时,它们的和、差为奇数; 两个自然数相乘,只要其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积就是偶数。
13.(1) 50 12
(2) 45 5 50
【分析】(1)从图中可知,折线的起点是50,说明水箱内原有50升水;折线的最高点是200升,说明水箱最多储水200升,找到对应的时间即可。
(2)根据题意和图意可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0~2分钟,是由甲、乙两根进水管同时向水箱内注水(150-50)升;
第二部分,2~12分钟,是由乙进水管单独向水箱内注水(200-150)升;
第三部分,12~16分钟,是由丙排水管将水箱里的200升水全部排完。
先用第二部分的注水量除以注水时间,求出乙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
然后用第一部分的注水量除以注水时间,求出甲、乙两根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之和,再减去乙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就是甲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
最后用第三部分的排水量除以排水时间,求出丙排水管每分钟的排水量。
【详解】(1)水箱内原有50升水,到第12分钟时水箱注满。
(2)乙进水管每分钟进水:
(200-150)÷(12-2)
=50÷10
=5(升)
甲、乙两根进水管每分钟共进水:
(150-50)÷2
=100÷2
=50(升)
甲进水管每分钟进水:
50-5=45(升)
丙排水管每分钟排水:
200÷(16-12)
=200÷4
=50(升)
甲进水管每分钟进水45升,乙进水管每分钟进水5升,丙排水管每分钟排水50升。
【点睛】理解储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分析每个时间段水箱内储水量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两个不同质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有这两个质因数,还有1和积两个因数,所以这个数是合数,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合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该是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而不是加上。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即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的最小倍数相等;
所以本题“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有无数个,都比它的因数大”,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7.合数有:12,18,35,42,70
;;;;
【分析】合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含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以外,还含有其他的因数。例如,4除了有1和4这两个因数外,还含有2这个因数,因此4是合数。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12除了含有1和12两个因数外,还含有2,3,6,4这些因数,因此是合数;
13只含有1和13两个因数,因此是质数;
18除了含有1和18两个因数外,还含有2,3,6,9这些因数,因此是合数;
29只含有1和29两个因数,因此是质数;
35除了含有1和35两个因数外,还含有5,7两个因数,因此是合数;
42除了含有1和42两个因数外,还含有2,3,6,7,14,21这些因数,因此是合数;
70除了含有1和70两个因数外,还含有2,5,7,10,14,35这些因数,因此是合数;
综上,合数有:12,18,35,42,70;
12=2×2×3
18=2×3×3
35=5×7
42=2×3×7
70=2×5×7
18.49.3;20;7.62;0.09;4;
;0.72;0.6a;0.25;16
【解析】略
19.(1)通分不够简单;改正:=,=;
(2)通分不对;改正:=,=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给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通分指的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一般通分是先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分数化成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分母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1)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 = 通分不够简单;改正:=,=;
(2)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 = 通分不对;改正:=,=。
20.见详解
【分析】图形1,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要使涂色部分表示,则将这个图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一份占它的。只需要把其中3份涂色即可。
图形2,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要使涂色部分表示,则将这个图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占它的,只需要把其中2份涂色即可。
图形3,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要使涂色部分表示,把其中的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个大长方形全部涂色,表示,另一个图形涂色其中的3份,表示,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合起来表示,据此涂色。
【详解】如图:
21.(1)见详解;
(2)35;15;
(3)乙
【分析】图中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实线为甲飞机的数据,虚线为乙飞机的数据;
(1)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点点,然后连点成线。
(2)从两架飞机飞机高度返回0的时间可看出两架飞机各飞行了多少秒;实线与虚线的交叉点表示两架飞机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高度;
(3)观察统计图中甲可知,甲飞机的飞了35秒,乙飞机飞了40秒,乙最高飞行高度为28米,而且乙的数据较甲稳定些,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统计图
(2)甲飞机飞行了35秒。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认为,这次飞行乙飞机的水平更高一些。(填“甲”或“乙”)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91.3元
【分析】设在这次消费前储值卡里有x元,根据这次消费前储值卡里的钱数-付的钱数=还剩的钱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在这次消费前储值卡里有x元。
x-23.8=67.5
x-23.8+23.8=67.5+23.8
x=91.3
答:在这次消费前储值卡里有91.3元。
23.(1)乙
(2)甲
(3)2.94米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的是时间,纵轴代表的是路程,当时间一定时,纵轴的路程大的就处在领先的位置,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统计图,当路程一定时,横轴的时间短的先到达终点,据此解答即可。
(3)根据统计图,可以知道甲队行驶的时间约是68秒,路程是200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在第40秒时,纵轴的值大的在领先位置,由图可知,第40秒时,乙队处于领先位置。
(2)达到200米的所用时间越短就越先到达;由图象可知:这次龙舟赛中,甲队先到达终点。
(3)200÷68≈2.94(米)
答:甲队平均每秒钟行2.94米。
【点睛】解决图象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准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意义,然后要读明白图象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4.86.5亿美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等量关系:2020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的金额×2-43=2025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的金额,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2020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是亿美元。
2-43=130
2-43+43=130+43
2=173
2÷2=173÷2
=86.5
答:2020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是86.5亿美元。
25.(1)
(2)米
【分析】(1)把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占用了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用1÷4解答;
(2)求每根跳绳的长度,用绳子的长度÷分的总份数,即可求出每根跳绳的长度。
【详解】(1)1÷4=
答:每根跳绳用了这根绳子的。
(2)9÷4=(米)
答:每根跳绳长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注意分率不但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