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一条道路向纵深延伸,以写实技巧描绘的景物、天空和远方地平线,使观者感到自己正步入画中的村庄。
《乡间村道》(荷兰)霍贝马
沈括《梦溪笔谈》
“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
散点透视
也叫“移动视点”,视点可以是多个,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不同时间和空间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石涛
“丘壑成于胸中”
《德累斯顿十字教堂》意大利 贝洛托
焦点透视
是单视觉的观察方法,在观者眼中,视野中的景物因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而变形,愈远愈小.
借助焦点透视,画家可以获得如真如幻的视觉效果。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空气透视:近处艳丽,远处颜色紫灰;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A
B
C
视平线 地平线
高远
把自己放在低处,描绘的景物是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深远
重叠曲折,能把南方山水的钟灵神秀和雅逸平和,搬到画面上来。
平远
就是借给观众一双千里眼,看得到万水千山,丘丘壑壑都浓缩在画面的尺寸之间。即 “鸟瞰”。
平远
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
高远 之势突兀
深远 之意重叠
实
实
虚
虚
《干草车》(英国)康斯太布尔
《溪山行旅图》范 宽
《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
《寒江独钓图》(南宋) 马远
“飞流直下三千尺”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
“孤帆远影碧空尽”
意境的联想
根据自己的理解,设想画面。
《渔庄秋霁图》元 倪瓒
《雪堂客话图》南宋 夏圭
《潇湘图》五代 董源
知识回顾与应用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差异
① 西方画家善于从特定角度深入探究,利用光的明暗对比和色彩的空气透视,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美景;
② 中国画家则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自然山水的感受体验,通过层次交错,虚实相生、随类赋彩,借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西方艺术家表达美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未停歇,二者异同的比较,有助于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课后作业:
感受一件中国山水画或西方风景画,写一篇鉴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