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统编版)
(满分75分,时间70分钟)
知
第丨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今。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
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认为“此项工程”()
京
A.有利于隋朝兴盛
B.促进了经济交流
C造成了隋朝灭亡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整理表格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表为唐朝前期统治者的一些治国措施。
据此可知,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架
统治者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治国措施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创立殿试制度
改革税制和兵制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
8
D.开放的社会风气
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中,能够印证唐朝中外
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都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4.某同学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以下图片资料,由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
征是()
瓶
契丹货币
成吉思汗像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元朝交通路线图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5.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联系与管辖的历史脉络。该地区是
()
文成公主
嫁给松赞干布
宣政院辖地
册封达赖、班禅
唐朝
元朝
清朝
A.台湾
B.云南
C.西藏
D.新疆
6。“将士…突人驿中…或以黄袍加…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
数里…既得天下。”材料描述的是()
A.赵匡胤陈桥兵变
B.李渊建唐
C.朱温平叛安史之乱
D.李世民纳谏
7.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C.《宋书》
D.“二十四史”
8.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
大。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鞣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
济差距扩大。这主要反映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宋代商贸的繁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9.澳门原属广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99年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明
朝时期,攫取在澳门租住权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英国
C.荷兰
D.日本
10.清代《米脂县志》记载:“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一马夫耳。因裁驿站、饥荒,
无所得食,奋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教!”这记述了李自成起义的()
A.原因
B.地点
C.特点
D.地位
11.右图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1.徽商晋商势力强大
A.五代时期
B.隋唐时期
2.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苏州等地出现手工业工场
12.十三行路是广州城西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因清朝初年在此设“广州十三行”这一
贸易机构而得名。该贸易机构()
A.设立说明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管理清政府的所有商业贸易
C.负责管理来广州的中国商人
D.负责承销外国商人进口货物
13.它吸取了其他剧种特点,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它被誉为“国剧”,
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它”是()
A.昆曲
B.秦腔
C.汉调
D.京剧
14.明朝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时,则
有诗云:“圣朝不画长城界,一道平冈是九边”,该诗生动描绘了当时长城南北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
1——5:BCDCC 6——10:ABDAA 11——15:DDDA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6.
(1)①文明交流;文化沟通;等等。(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1 分)③科学技术。(1 分)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活字印刷
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 分)④紫禁城沿一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布
局均衡、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宫城居于中心,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1 分)
(2)图二: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耕地工具,由 11 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
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图四: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宋元时期被广泛用于军事上,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
方式,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
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火药的发明彰显了古人对碳、硫、硝物质性能的深入认识
和巧妙利用,体现了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
评分标准:分别从功能、影响、智慧等方面答出两点各得 2 分,共 4 分。
17.
(1)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1 分)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
动;将考试和选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等等。(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2)特点:权力集中,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显现;日益强化,日益僵化。(2
分)表现:政治:明废除丞相制度,清设军机处,强化了君主专制,容易腐败、暴政,阻碍
历史发展;思想: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遏制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思想、学术的发
展和进步;等等。(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3)史实:册封达赖、班禅;在西藏地区设置驻藏办事大臣,设置伊犁将军;颁布《钦定
藏内善后章程》29 条,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平定噶尔丹叛乱、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等等。
(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3 分)
18.
(1)不同点:唐朝长安城的商业分布在东、西两市,坊市界限分明;宋朝东京城的商业打
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街道以及宅巷之内也可以开设店铺。(2 分)原因:宋较唐时,生
产力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繁荣;统治者调整对商业的管理政策;等等。(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2)政策: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实行宽松的贸易政策;政府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
易。(2 分)科技:宋代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发明并应用航行;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广
州、泉州等造船业具有很高水平。(2 分)
(3)①占城稻(1 分)②苏湖熟,天下足(1 分)原因: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
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工程;农业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等等。(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19.
(1)表一:西汉到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持续增长,北方人口逐渐减少。(1 分)表二:清顺
治至乾隆年间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1 分)变化的原因:由于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较快;清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高产作物的推广。(任答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2)明清时期:前期对外交往繁荣,郑和下西洋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
推动了中外贸易发展;后期走向闭关锁国,因出现明朝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等西方
殖民者向中国扩张的情况,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导致当时的中
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任答一点得 2 分,共 4 分)
(3)示例:
观点一:民族英雄捍卫国家尊严。
论述:南宋时期,岳飞率军北伐,多次击败金军,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迫使金军
后撤到黄河以北,保卫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明朝中期,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率领戚家军英
勇作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领舰队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
占据 38 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他们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观点二: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推动社会发展。
观点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 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得 6 分,共 7 分。
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