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9 06: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景介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
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由
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
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
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
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阴(今
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
的年龄也已68岁,但他的
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从
这首诗中可以明显看出这
点。
走近作者
陆游(1125-1201)字务 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
观,
1、读一读:
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2、译一译:
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3、说一说: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读一读




1.根据书下注释翻译整首诗。
2.勾画重点词。
3.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 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③ 夜阑(lán):夜深。
④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译一译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结合背景,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说一说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
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请抓住重点词语,分析诗歌1.2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
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后两句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哪个字上,梦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说一说
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1、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2、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思维拓展
1.陆游的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试做简要说明。
2.你知道有哪些古人写过有关“梦境”的诗词,其内容是什么
3.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
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
1.陆游的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最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可见,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得此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包括老年诗在内的所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本诗描写了自己虽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炽热而深沉的爱国热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
3.你知道有哪些古人写过有关“梦境”的诗词,其内容是什么
4.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