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和运动单元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和运动单元测试(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06 07:2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力和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
2.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3.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4.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小于F2 B.F1等于F2
C.F1大于F2 D.无法比较
5.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6.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7.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8.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9.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王潆一人获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所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
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0.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同学们奋勇拼搏.下列情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投掷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D.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软垫
11.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其中可能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12.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2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
13.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球将(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C.保持断绳时的快慢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B.2 C.4 D.8
16.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压力与小车对木块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17.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18.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身边个别司机开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对于交通规则中要求系安全带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D.安全带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19.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哪种研究方法得到的( )
A.只用推理 B.只用实验 C.数学推导 D.实验和推理
20.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其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丙
C、只有甲、丙
D、甲乙丙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2分)
21.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 ,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22.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单位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
23.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24.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做 运动,后做 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5.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与该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是________;与该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是________.
26.一建筑工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 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5m,这是由于小车具有 .
27.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 _ 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_发生改变.
28.如图 (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迭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
29.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 运动.
30.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31小题6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8分,计26分)
31.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3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四、应用实践题 (共2小题,第34题6分,第35题各6分,计12分)
34.在乘坐公交车时,常常会遇到图甲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图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
(1)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
(2)请指出图乙的报道中的错误.
(3)为什么“扶好站稳”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35.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甲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2)请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多少?
(3)请在图乙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υ-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八年级物理力和运动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2分)
21.增大摩擦,等于,惯性. 22.4 6.
23.惯性 左 左 2.6. 24.加速 匀速
25.书受到的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26.50 惯性. 27.运动状态,形状.
28. 减速 惯性
29. 阻力(摩擦力);匀速直线.30. 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三、实验探究题(第31小题4分,第32~33小题每题5分,第34小题6分)
31.(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D (3)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32.(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纸片一剪两半
(4)A
33.(1)D (2)1∶2∶3 1∶4∶9 形状相同的纸锥,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5题4分,第36~37题各7分,计18分)
34.(1)这是发生在公交车突然刹车(或速度由快突然变慢,或突然倒车)时的情景.当公交车突然刹车时,公交车和乘客的脚同时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2)报道中的错误:“突然失去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而不会“失去”.
(3)“扶好站稳”后,当公交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乘客由于手和脚的作用力可以随时改变身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与公交车的运动状态一致而不至于摔倒.
35.(1)车速(原行驶速度).(2)0.66s~0.684s . (3)见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