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2.最近医学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则有关14C的不正确叙述是( )
A.14C与12C60中碳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B.14C与14N的质量数相同
C.14C是12C60的同素异形体
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3.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IVA族
B.第二周期VIA族
C.第三周期IVA族
D.第三周期VIA族
4.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32
B.核外电子数为6
C.有3个电子层
D.比其阴离子多2个电子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6.某元素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其气态氢化物中的化学式为( )
A.H3n﹣12X
B.H12﹣3nX
C.H3n﹣4X
D.H4﹣3nX
7.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气态水液化
B.酒精燃烧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8.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
A.NaOH
B.CaCl2C.NH3D.HCl
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改变反应物用量
B.增大压强
C.增大体积
D.升高温度
10.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中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第6周期
B.该元素位于IVA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铅)相似
D.该元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和184个中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
B.只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D.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2.物质的量相同的Mg2+、F﹣、H2O三种微粒,一定含有相同的(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质量数
13.根据下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30
0.118
0.090
0.102
0.073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请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与稀盐酸反应单质Q比单质L快
D.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14.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HX>H2Y>H3Z,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X>Y>Z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X、Y、Z难度依次增大
15.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3受热不易分解
16.氢的同位素1H、2H、3H与氧的同位素16O、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到水分子的种数为( )
A.6
B.9
C.12
D.18
1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18.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18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Q
19.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D.IA族与ⅦA族元素间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20.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某元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离子Rn﹣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为A﹣x+n,其中A为原子的质量数,则m
g
Rn﹣中电子总数为(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微粒,今有几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填空:
(1)若该微粒呈电中性,一般不与其他原子反应,这种微粒名称是 .
(2)若该微粒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若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这种微粒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22.A、B、W、G、E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他们的信息及性质如表所示.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信息
A
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B
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W
W的单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G
G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
E
E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
(1)A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核素分别用符号H、D、T、表示,H2、D2、T2 (填‘是’或‘否’)互为同位素;
(2)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4)元素G与元素E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名称),下列表述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E单质和G单质的密度不同;
b.E的氢化物比G的氢化物稳定;
c.E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比G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
d.一定条件下G和E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表中数字序号各代表一种元素.
(1)元素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
(2)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光纤之父”﹣﹣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制造光纤的材料由上表中 组成(填写表中的序号).
(3)④⑤⑥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解于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⑧和⑨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为 (填化学式).
(6)①和④两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和B,写出A的化学式 .
24.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 http: / / www.21cnjy.com )) 2NH3(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是 ;若用NH3来表示,反应速率为 .
25.实验题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A中产生黄绿色的气体;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D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Ⅰ.(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2)B中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
Ⅱ.(1)整个实验过程中,尾气处理的方式是 .
(2)氯溴碘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考点】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解答】解: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错误;
B.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B错误;
C.莱姆赛发现了稀有气体,故C错误;
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熟记化学发展史中各科学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即可解答.
2.最近医学界通过用14C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则有关14C的不正确叙述是( )
A.14C与12C60中碳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B.14C与14N的质量数相同
C.14C是12C60的同素异形体
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
【分析】A、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原子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为质子数;
C、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解答】解:A、14C与12C60的碳原子是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属于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故A正确;
B、14C与14N原子中质量数相同,故B正确;
C、14C是原子,12C60是分子,所以不是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14C与12C、13C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明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IVA族
B.第二周期VIA族
C.第三周期IVA族
D.第三周期VIA族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主族元素中,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其主族族序数相等,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4号元素硅三个电子层,最外层4个电子,所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VA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明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与主族族序数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确定元素的位置即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学习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4.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32
B.核外电子数为6
C.有3个电子层
D.比其阴离子多2个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核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子层数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由最外层电子数可判断该元素的族序数及在化学变化中的性质,电子总数等于质子数.
【解答】解:A.电子总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核电荷数为:16,故A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电数为16;故B错误;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C正确;
D.比其阴离子少2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判断族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难度不大.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析】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为C﹣12;
C.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需要标出所带电荷,氯离子还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解答】解: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C﹣12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正确表示方法为:612C,故B错误;
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镁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电子式中不能标出电荷,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离子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意图、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区别,为易错点.
6.某元素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其气态氢化物中的化学式为( )
A.H3n﹣12X
B.H12﹣3nX
C.H3n﹣4X
D.H4﹣3nX
【考点】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算X元素的化合价.再利用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计算X元素在气态氢化物中的化合价.
【解答】解:令X元素的化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为a,化合物HnXO2n﹣2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n+a+(2n﹣2)×(﹣2)=0
解得,a=3n﹣4
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所以氢化物中化合价为最高正化合价﹣8=3n﹣4﹣8=3n﹣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清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关键,掌握识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7.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气态水液化
B.酒精燃烧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
【解答】解:A、气态水液化不是放热反应,是放热的物理过程,故A错误;
B、所有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酒精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绝大多数的分解为吸热反应,故碳酸钙高温分解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为典型的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难度不大,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
8.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
A.NaOH
B.CaCl2C.NH3D.HCl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B正确;
C.氨气分子中N﹣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键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价键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为易错点.
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改变反应物用量
B.增大压强
C.增大体积
D.升高温度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一般来说,升高温度、增大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入催化剂以及增大反应气体的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注意增大压强时,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才能增大,以此解答.
【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若反应物为纯固体或纯液体,改变其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
B.对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而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
C.如为固体或溶液中的反应,增大体积,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不选;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原因,难度不大.
10.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中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第6周期
B.该元素位于IVA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铅)相似
D.该元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和184个中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由每周期元素的种数可知每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最后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10、18、36、54、86、118,114号元素在118号的左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可知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处于碳族,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结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解答.
【解答】解:每周期最后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子序数分别是:2、10、18、36、54、86、118,114号元素在118号的左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可知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处于碳族,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元素处于第七周期,故A错误;
B.该元素处于第七周期ⅣA,故B正确;
C.该元素处于第七周期ⅣA,处于碳族,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同族的Pb为金属元素,故该元素为金属元素,与Pb的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
D.元素原子序数为114号,则原子质子数为114,则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中子数为298﹣114=184,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各周期元素的种类确定元素的位置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
B.只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D.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考点】化学键.
【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但含有阳离子的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故A正确;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KOH,故B错误;
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但含有阳离子的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实质、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易错选项是C,会利用举例法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2.物质的量相同的Mg2+、F﹣、H2O三种微粒,一定含有相同的(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质量数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Mg2+的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24﹣12=12;
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质量数为19,中子数为19﹣9=10;
H2O的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8﹣10=8.
【解答】解:Mg2+的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24﹣12=12;
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质量数为19,中子数为19﹣9=10;
H2O的质子数为2+8=10,电子数为10,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8﹣10=8;
故一定含有相同的是电子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度不大.要注意阳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原子、分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13.根据下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30
0.118
0.090
0.102
0.073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请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与稀盐酸反应单质Q比单质L快
D.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R、T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2价,应位于周期表第ⅥA族,其中R有+6价,则T为O元素,R为S元素;L、Q都有+2价,处于ⅡA族,且L的原子半径较大,则L为Mg,Q为Be;M最高正价为+3价,由原子半径关系可确定M为Al,结合元素对应单质混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R、T都有﹣2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位于周期表第ⅥA族,其中R有+6价,则T为O元素,R为S元素;L、Q都有+2价,处于ⅡA族,且L的原子半径较大,则L为Mg,Q为Be;M最高正价为+3价,由原子半径关系可确定M为Al,
A.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常温下为液态,硫化氢常温下为气态,故沸点为H2O>H2S,故A错误;
B.Mg2+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S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二者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金属性Mg>Be,故Mg与盐酸反应更剧烈,故C错误;
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性质结构位置关系应用,难度中等,根据元素化合价与比较确定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14.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HX>H2Y>H3Z,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X>Y>Z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X、Y、Z难度依次增大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它们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极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为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HX>H2Y>H3Z,所以原子序数X>Y>Z,非金属性X>Y>Z,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
C.元素的非极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O、F元素除外;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越容易化合.
【解答】解:电子层数相同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元素X、Y、Z,说明它们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极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为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HX>H2Y>H3Z,所以原子序数X>Y>Z,非金属性X>Y>Z,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X<Y<Z,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X>Y>Z,所以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故B正确;
C.元素的非极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O、F元素除外,如果X是F、Y是O元素,二者没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越容易化合,非金属性X>Y>Z,所以单质与氢气反应X、Y、Z难度依次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高频考点,明确同一周期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规律中的反常现象,易错选项是C,O、F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5.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3受热不易分解
【考点】碱金属的性质.
【分析】Cs位于第六周期第IA族,属于碱金属族元素,其金属性大于Na,
A.Cs能和氧气反应生成复杂的含氧化合物;
B.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D.碱金属族碳酸氢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解答】解:Cs位于第六周期第IA族,属于碱金属族元素,其金属性大于Na,
A.金属性Cs>Na,Na和氧气反应都生成过氧化钠,则Cs能和氧气反应生成复杂的含氧化合物,故A错误;
B.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Cs>Na,Na和水反应较剧烈,则Cs和水反应更剧烈,故B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Cs>Na,所以Cs+没有很强的氧化性,故C错误;
D.碱金属族碳酸氢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CsHCO3受热易分解,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Cs为例考查碱金属元素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递变规律,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及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知道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采用知识迁移及对比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16.氢的同位素1H、2H、3H与氧的同位素16O、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到水分子的种数为( )
A.6
B.9
C.12
D.18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来分析.
【解答】解:因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个氧原子构成,则16O与2个1H、16O与2个2H、16O与2个3H、18O与2个1H、18O与2个2H、18O与2个3H、
16O与1H和2H、16O与1H和3H、16
( http: / / www.21cnjy.com )O与2H和3H、18O与1H和2H、18O与1H和3H、18O与2H和3H、所以水分子种数为12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素的概念以及水分子的构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水分子种数的计算易漏计,为该题易错点.
1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
( http: / / www.21cnjy.com )+、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
【解答】解: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
( http: / / www.21cnjy.com )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
A.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B>A,C>D,电子层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
B.aA2+、bB+、cC3﹣、d
( http: / / www.21cnjy.com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3﹣>D﹣>B+>A2+,故C正确;
D.A、B处于同一周期,A、B形成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子,则A、B为金属,原子序数A>B,单质还原性B>A,C、D处于同一周期,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原子序数D>C,单质氧化性D>C,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也可以确定具体的元素进行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8.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18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Q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R单质在暗处与H2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元素,由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T为Cl、Q为Br、X为S、Z为Ar.
A.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稀有气体性质稳定;
B.原子序数相差第三周期、第四周期容纳元素种数;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答】解:R单质在暗处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元素,由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T为Cl、Q为Br、X为S、Z为Ar,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增强,Z为稀有气体Ar,化学性质稳定,故非金属性Ar<S<Cl,故A错误;
B.R为F、Q为Br,二者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18=26,故B错误;
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故C错误;
D.非金属性T>Q,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理解同主族原子序数关系.
19.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D.IA族与ⅦA族元素间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A.金属化合价高低与失去电子能力强弱无关;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C.氧元素、氟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
D.H元素与卤素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与卤素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解答】解:A.金属化合价高低与失去电子能力强弱无关,若Na表现+1,Al表现+3,而Na失去电子能力比Al强,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故B错误;
C.氧元素、氟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5,故C错误;
D.IA族比较氢元素与碱金属,H元素与卤素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与卤素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注意周期表中一些元素的特殊性,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0.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某元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离子Rn﹣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为A﹣x+n,其中A为原子的质量数,则m
g
Rn﹣中电子总数为( )
A.
B.
C.
D.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某元素的阴离子Rn﹣,其原子核内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数为A﹣x+n,其中A为质量数,则R的质子数为x﹣n,所以Rn﹣中核外电子数为x﹣n+n=x,再计算出m克Rn﹣离子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电子数目.
【解答】解:已知某元素的阴离子Rn﹣,其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内的中子数为A﹣x+n,其中A为质量数,则R的质子数=A﹣(A﹣x+n)=x﹣n,所以Rn﹣中核外电子数为x﹣n+n=x,
n(Rn﹣)==mol,则m克Rn﹣离子中包含电子个数=mol×x×NAmol﹣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关键是确定离子核外电子数,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微粒,今有几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填空:
(1)若该微粒呈电中性,一般不与其他原子反应,这种微粒名称是 氩 .
(2)若该微粒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氯离子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 .
(3)若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这种微粒的原子核内有 19 个质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原子、离子.
【分析】(1)根据微粒呈电中性,及微粒化学性质稳定说明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3)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微粒呈电中性,且微粒化学性质稳定,说明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8,故该粒子为氩,故答案为:氩;
(2)该微粒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微粒的质子数=18﹣1=17,故该微粒为氯离子,氯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故答案为:氯离子;第三周期第ⅤⅡA;
(3)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该微粒的质子数=18+1=19,故答案为:19.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
22.A、B、W、G、E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他们的信息及性质如表所示.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信息
A
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B
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W
W的单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G
G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
E
E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
(1)A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核素分别用符号H、D、T、表示,H2、D2、T2 否 (填‘是’或‘否’)互为同位素;
(2)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 共价化合物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HNO3+NH3=NH4NO3 .
(4)元素G与元素E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氯 (填元素名称),下列表述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b (填序号).
a.常温下E单质和G单质的密度不同;
b.E的氢化物比G的氢化物稳定;
c.E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比G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
d.一定条件下G和E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则A为H元素;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B为碳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W为N元素;G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6=16,故G为S元素;E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则E为Cl.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素无中子,则A为H元素;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B为碳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W为N元素;G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6=16,故G为S元素;E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则E为Cl.
(1)A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核素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H2、D2、T2为同一物质,
故答案为:否;
(2)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属于共价化合物,
故答案为:共价化合物;
(3)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NO3+NH3=NH4NO3,
故答案为:HNO3+NH3=NH4NO3;
(4)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Cl>S,
a.单质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E的氢化物比G的氢化物稳定,说明E的非金属性更强,故b正确;
c.氢化物溶液酸性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若HF为弱酸,HCl为强酸,但F元素非金属性比Cl的强,故c错误;
d.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答案为:氯;b.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注意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实验事实,难度不大.
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表中数字序号各代表一种元素.
(1)元素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
(2)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光纤之父”﹣﹣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制造光纤的材料由上表中 ④、⑦ 组成(填写表中的序号).
(3)④⑤⑥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为 Al3+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溶解于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5)⑧和⑨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为 HClO4>H3PO4 (填化学式).
(6)①和④两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和B,写出A的化学式 H2O2 .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内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P、⑨为Cl元素,
【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内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P、⑨为Cl元素,
(1)元素②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由硅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④、⑦;
(3)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O2﹣)>r(Na+)>r(Al3+),
故答案为:Al3+;
(4)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5)非金属性P<C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4>H3PO4,故答案为:HClO4>H3PO4;
(6)①和④两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和B,分别为H2O2、H2O,故答案为:H2O2.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4.一定条件下反应N2(g)+
( http: / / www.21cnjy.com )3H2(g) 2NH3(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是 0.6mol/(Lmin) ;若用NH3来表示,反应速率为 1.2mol/(Lmin)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v=计算出2min内氮气的反应速率,然后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计算出氨气的反应速率.
【解答】解:反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N2)==0.6mol/(Lmin);
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v(NH3)=2v(N2)=0.6mol/(Lmin)×2=1.2mol/(Lmin),
故答案为:0.6mol/(Lmin);1.2mol/(Lmin).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25.实验题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A中产生黄绿色的气体;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D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Ⅰ.(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2)B中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l2+2NaBr=2NaCl+Br2 .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
Ⅱ.(1)整个实验过程中,尾气处理的方式是 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吸收多余的氯气 .
(2)氯溴碘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考点】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分析】Ⅰ.(1)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碘遇淀粉变蓝色;
(2)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将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会有单质溴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
Ⅱ.(1)氯气污染环境,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
(2)从原子结构(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角度分析.
【解答】解:(1)淀粉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也说明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将氯气通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NaBr溶液中会有单质溴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故答案为:Cl2+2NaBr=2NaCl+Br2;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Ⅱ.(1)氯气污染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尾气处理的方式是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吸收多余的氯气,故答案为: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吸收多余的氯气;
(2)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点评】本题为探究题和实验设计题,用以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注意本题中要排除干扰因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