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沪教新版九年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2.3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过滤操作中,一定用到的仪器是( )
A.试管
B.蒸发皿
C.酒精灯
D.玻璃棒
2.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方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3.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
A.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白糖和食盐
4.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的为少量杂质).可以通过先溶解后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 )
A.食盐(细沙)
B.氯化钾(二氧化锰)
C.大米(细沙)
D.铁粉(硫黄粉)
5.小明想要喝白开水,他从热水瓶倒出的水却含有许多水垢,如何处理玻璃杯中的水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
A.静置沉淀
B.加絮凝剂
C.过滤
D.蒸馏
6.分离下列混合物,可采用过滤方法的是( )
A.糖水和食盐水
B.水和汽油
C.酒精和水
D.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7.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过滤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蒸发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液体的倾倒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室制氧气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明矾能使水中的某些物质凝聚而沉降
10.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D.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水与冰块混合得到的仍是纯净物
D.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2.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按2:1的体积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按2:1组成的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按8:1的质量组成的
1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自然界的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
C.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海水、湖水是混台物,自来水纯净物
D.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是水的物理变化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矿泉水是一种混合物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通电后有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D.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17.下列物质不能和水反应的是( )
A.NH3B.Cu
C.CaO
D.SO2
18.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的沸点是100℃
C.水的熔点是0℃
D.水的导电能力很差
19.从卫生,健康的角度选用可直接饮用的水是(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纯净水
2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不含氧元素
B.通常雨水属于软水
C.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后性质不变
D.水是氢氧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1.山东省海域辽阔,盛产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坩埚、泥三角、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写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研钵
D.干燥器
(2)步骤②浸泡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
(3)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铁架台、烧杯、滤纸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 .
(4)实验中用到托盘天平,在使用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把称量物放在 盘,要用 夹取砝码放在另一盘中.
22.草木灰中含有K2CO3和不溶水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实验室可通过 、 、 三步操作,分离出K2CO3固体.实验时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附铁圈)、酒精灯、玻璃棒、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2016 黄岛区二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B图中发生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冷凝的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 .
24.(2016 永兴县校级模拟)郴州市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5年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某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他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
(2)该同学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① ;②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该同学在进行过滤操作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① ;②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5.(2016 太原三模)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不同.初中化学与玻璃棒有关的部分实验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过滤操作,仪器X的名称是 ,用该装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能成功的是 (填序号);
a.KNO3溶液中的H2O
b.CuO中的C
c.Na2SO4溶液中的BaSO4d.NaCl溶液中的HCl
(2)B为稀释浓硫酸,烧杯中盛装的物质是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为蒸发食盐水,操作中待 时,即停止加热;
(4)请再举出一个使用玻璃棒的实验操作,并说明玻璃棒的作用 .
【精心整理】沪教新版九年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2.3自然界的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过滤操作中,一定用到的仪器是( )
A.试管
B.蒸发皿
C.酒精灯
D.玻璃棒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
A、过滤时不需要使用试管,故选项错误.
B、过滤时不需要进行蒸发,无需使用蒸发皿,故选项错误.
C、过滤时不需要进行加热,无需使用酒精灯,故选项错误.
D、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过滤操作的原理、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方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分析】A、三层滤纸较厚,过滤操作时不易被玻璃棒捅破;
B、依据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C、酒精灯外焰温度高,因此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
【解答】解:
A、三层滤纸较厚,过滤操作时不易被玻璃棒捅破,故A正确;
B、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故B正确;
C、酒精灯外焰温度高,因此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不能紧贴试管内壁,故D错误.
答案:C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中有许多的实验注意事项,这些都涉及到化学实验的安全和基本操作.学习的时候要切记,题目较简单
3.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
A.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白糖和食盐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方法,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B、铁粉和铜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C、酒精和水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D、白糖和食盐均易溶于水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的为少量杂质).可以通过先溶解后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 )
A.食盐(细沙)
B.氯化钾(二氧化锰)
C.大米(细沙)
D.铁粉(硫黄粉)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细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C、大米、细沙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D、铁粉、硫磺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小明想要喝白开水,他从热水瓶倒出的水却含有许多水垢,如何处理玻璃杯中的水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
A.静置沉淀
B.加絮凝剂
C.过滤
D.蒸馏
【分析】根据水垢难溶于水,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小明从热水瓶倒出的水却含有许多水垢,水垢难溶于水,处理玻璃杯中的水垢,可采用过滤的方法与水进行分离.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过滤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分离下列混合物,可采用过滤方法的是( )
A.糖水和食盐水
B.水和汽油
C.酒精和水
D.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离的一种方法,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糖水和食盐水均是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B、水和汽油均是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且和水均是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分析】A.根据过滤液体时的“三靠”原则来回答;
B.根据过滤液体时的“三靠”原则来回答;
C.分液操作和过滤液体时的“一贴”操作相似;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来回答.
【解答】解:过滤的原理:过滤是把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普通的常压过滤实验中的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A.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滤纸弄破,故A正确;
B.在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正确;
C.分液操作中,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故C正确;
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更不能接触容器,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应垂直悬空于试管上方0.5
cm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过滤,抓住过滤的原理进行解答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过滤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蒸发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液体的倾倒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室制氧气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硫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属于固体加热型,可用排水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明矾能使水中的某些物质凝聚而沉降
【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B、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分析;
C、根据水电解现象分析;
D、根据明矾的净水作用分析.
【解答】解: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明矾能使水中的某些物质凝聚而沉降,具有净水作用,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有关的知识,水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有关水的知识同学们应多多了解.
10.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D.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
【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
【解答】解: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不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选:A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水与冰块混合得到的仍是纯净物
D.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分析】A、根据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而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C、根据纯净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而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水的电解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由同种物质总的物质叫纯净物,水和冰是同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所以水与冰块混合得到的仍是纯净物,故C正确;
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溶液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是不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涉及的水的知识较多,有水的组成,氧化物、纯净物的判断以及水的分解,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识记.
12.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按2:1的体积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按2:1组成的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按8:1的质量组成的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
【分析】根据水的组成可知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在对生活用水煮沸时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则可降低水的硬度,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则可以污染水资源,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
【解答】解:A、因水的化学式为H2O,则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
B、因煮沸时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则可降低水的硬度,故B说法正确;
C、因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元素,则污染水资源,故C说法错误;
D、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组成,明确生活中水的成分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来解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自然界的水都是以液态存在的
C.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A、根据水的宏观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自然界的水不是都是以液态存在的,也存在水蒸气和冰,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海水、湖水是混台物,自来水纯净物
D.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是水的物理变化
【分析】A、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
C、根据海水、湖水、自来水都是混合物进行分析;
D、根据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是水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
B、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C正确;
C、海水、湖水、自来水都是混合物,故C错误;
D、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是水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水及其电解水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矿泉水是一种混合物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通电后有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D.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分析】A、根据矿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化学变化,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微观构成、常见的溶剂、混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列物质不能和水反应的是( )
A.NH3B.Cu
C.
CaO
D.SO2
【分析】水的化学性质有:(1)在通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氢气和氧气;(2)水能够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等相应的酸;(3)水能够与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相应的碱,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氨气可以和水发生反应而生成一水合氨(即氨水)其化学式为:NH3 H2O,故A不符合题目要求;
B、铜不能够单独的和水反应,故B符合题目要求;
C、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不符合题目要求;
D、二氧化硫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D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B.
【点评】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水的物理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化学性质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水的密度、常温下的状态和溶解性,来分析、推断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
18.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的沸点是100℃
C.水的熔点是0℃
D.水的导电能力很差
【分析】A、根据水的物理性质解答;
B、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沸点为100℃解答;
C、根据水的熔点是解答;
D、根据水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解答.
【解答】解: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故正确;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沸点为100℃.故错误;
C、常温常压下水的熔点是0℃,故错误;
D、水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故水的导电能力很差.故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以水为载体综合考查了与水有关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气压和沸点的关系、密度、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19.从卫生,健康的角度选用可直接饮用的水是(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纯净水
【分析】A、根据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以及细菌进行解答;
B、根据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进行解答;
C、根据蒸馏水中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进行解答;
D、根据纯净水中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以及细菌,不能直接饮用,故A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直接饮用,故B正确;
C、蒸馏水中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长期直接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故C错误;
D、纯净水中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长期直接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不含氧元素
B.通常雨水属于软水
C.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后性质不变
D.水是氢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A、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
B、根据雨水的成分分析;
C、根据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解答】解:A、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其中溶解的氧气很少.故说法不正确;
B、雨水含较少钙镁离子的水为软水.故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水在受热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增大,水分子没有变化,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变了.故C说法不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溶解性,硬水与软水,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属于基础考查.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1.山东省海域辽阔,盛产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坩埚、泥三角、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B (填写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研钵
D.干燥器
(2)步骤②浸泡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搅拌 .
(3)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除用到铁架台、烧杯、滤纸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漏斗 、 玻璃棒 .
(4)实验中用到托盘天平,在使用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把称量物放在 左 盘,要用 镊子 夹取砝码放在另一盘中.
【分析】(1)根据灼烧过程所需要用到的仪器分析解答;
(2)根据玻璃棒在步骤②所起的作用分析解答可;
(3)根据过滤操作的适用范围及所用到的仪器分析解答;
(4)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方法分析解答可.
【解答】解:(1)灼烧海带时,所用到的仪器除需要坩埚、泥三角、三角架、酒精灯外,还需要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2)浸泡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快速溶解;
(3)因为海带灰悬浊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所以应用过滤的方法将其除去,过滤的过程中要用到铁架台、烧杯、滤纸、漏斗、玻璃棒等仪器;
(4)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左物右码,即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取用砝码时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去拿.
故答案为:(1)B;(2)搅拌;(3)过滤、漏斗、玻璃棒;(4)左、镊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结合新信息、新情境考查了常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新颖、灵活,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2.草木灰中含有K2CO3和不溶水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实验室可通过 溶解 、 过滤 、 蒸发 三步操作,分离出K2CO3固体.实验时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附铁圈)、酒精灯、玻璃棒、 漏斗 .
【分析】根据分离K2CO3和不溶水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它们;了解使用的仪器.
【解答】解:因为K2CO3易溶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草木灰中含有K2CO3和不溶水的物质;其主要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选取用的主要仪器有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等.
答案:溶解
过滤
蒸发
漏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过滤操作、硬水软化的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2016 黄岛区二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B图中发生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集气瓶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有水生成或将澄清的石灰水迅速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冷凝的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 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 .
【分析】(1)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3)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二氧化碳等,根据特点进行验证;
(4)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会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
【解答】解:(1)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B图中发生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等,验证有水的生成时,看到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有水生成.或将澄清的石灰水迅速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4)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会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
答案:
(1)引流;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集气瓶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有水生成或将澄清的石灰水迅速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4)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
【点评】正确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是要具备完备的化学知识,并且要了解各种实验的特点.
24.(2016 永兴县校级模拟)郴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2015年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某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他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玻璃棒 ;
(2)该同学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① 用玻璃棒引流 ;② 漏斗的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不溶性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该同学在进行过滤操作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①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② 滤纸破损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及过滤的原理进行解答;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解答】解: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用玻璃
( http: / / www.21cnjy.com )棒引流,而图示没有;漏斗的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常用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故答案为:
(1)玻璃棒;
(2)①没用玻璃棒引流;②漏斗的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溶性;
(3)①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②滤纸破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滤的原理、所用仪器及运用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5.(2016 太原三模)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不同.初中化学与玻璃棒有关的部分实验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过滤操作,仪器X的名称是 漏斗 ,用该装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能成功的是 c (填序号);
a.KNO3溶液中的H2O
b.CuO中的C
c.Na2SO4溶液中的BaSO4d.NaCl溶液中的HCl
(2)B为稀释浓硫酸,烧杯中盛装的物质是 水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 ;
(3)C为蒸发食盐水,操作中待 有较多固体出现 时,即停止加热;
(4)请再举出一个使用玻璃棒的实验操作,并说明玻璃棒的作用 将氯化钠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根据过滤是将
的方法解答;
(2)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蒸发食盐水时,注意停止加热的时机解答;
(4)根据加速物质溶解的事例解答.
【解答】解:
(1)A为过滤操作,仪器X的名称是漏斗;
a.KNO3溶液中的H2O,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b.CuO中的C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c.Na2SO4溶液中的BaSO4是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分离,可以用过滤方法分离;
d.NaCl溶液中的HCl,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2)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液面上而沸腾造成液滴飞溅.故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所以烧杯中液体B是水;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3)C为蒸发食盐水,操作中待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即停止加热;
(4)将氯化钠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答案:
(1)漏斗;c;
(2)水;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
(3)有较多固体出现;
(4)将氯化钠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点评】掌握稀释浓硫酸、过滤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了解蒸发食盐水的注意事项.浓硫酸的稀释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