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奇的透镜 练习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神奇的透镜 练习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9 07: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神奇的透镜》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一、选择题。
1、为了进行光学实验,物理课外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在硬圆纸筒的一端安装了一个可在筒内前后移动的灯泡.为使筒内射出的灯光是平行光,在纸筒的另一端需要安装的光学器件和灯泡的位置应分别是(  )

A. 凸透镜 焦点处 B. 凸透镜 焦点以内
C. 凸透镜 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 D. 凹透镜 二倍焦距点之外
2、如图甲所示是投影片上的小旗形状,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显示的小旗形状是图乙中的(  )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4、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
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5、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物体放在离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B. 把物体放在20cm处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C. 把物体放在10cm处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此透镜的焦距是15cm
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戴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7、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和黑点
8、如图所示,是“花界”大熊猫——绿樱。绿樱学名郁金,它开花时花的颜色会随花期渐变,初期呈绿色,中晚期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黄白色。关于绿樱花期的一些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初期呈绿色,是因为花朵吸收了绿光
B.周围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雨后,湖面上方架起一道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清晨,树叶上会有露珠,透过这些露珠,能清晰的看到叶子的叶脉,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9、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6cm B. 8cm C. 10cm D. 20cm
10、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11、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③②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在玻璃杯(其厚度不计)的杯底放一枚硬币。装满水后将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两枚硬币”。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
B.“小硬币”是物体成的实像
C.“大、小硬币”都是虚像
D.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实像
13、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  )
A.B. C.D.
14、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能在墙上看到正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15、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记录了几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在减小,物距u和像距v成反比关系
B.当物距u=9cm时,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像
C.当物距u=16cm时,其光路图是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图
D.当物距u=50cm时,光屏在适当位置能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C.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镜,需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17、夏天,小明发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小明告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水滴能形成   镜,对光起   作用,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
18、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u=15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20、学校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针对这一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问:
(1)这位李老师已患上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有    作用。
21、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 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__ __镜,成__ __(填“实”或“虚”)像。
22、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所使用的简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23、下图中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d、e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五个点。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是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
三、作图题。
24、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
四、简答题。
25、早晨小明去上学,戴眼镜的时候发现和爷爷的老花镜混淆在了一起,请用两种方法区分开小明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远视眼镜。
①   
②   
【答案】①将透镜放到书上,透过透镜看到书上的字变小的是小明的近视眼镜;字变大的是爷爷的远视眼镜;
②将透镜放在眼前正对前面的景物,如果看到倒立缩小的物像是爷爷的远视眼镜,正立的是小明的近视眼镜。
五、实验题。
26、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2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
答:   、   
(3)如图3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图3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第4章《神奇的透镜》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一、选择题。
1、为了进行光学实验,物理课外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在硬圆纸筒的一端安装了一个可在筒内前后移动的灯泡.为使筒内射出的灯光是平行光,在纸筒的另一端需要安装的光学器件和灯泡的位置应分别是(  )

A. 凸透镜 焦点处 B. 凸透镜 焦点以内
C. 凸透镜 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 D. 凹透镜 二倍焦距点之外
【答案】A
2、如图甲所示是投影片上的小旗形状,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显示的小旗形状是图乙中的(  )
【答案】C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答案】A
4、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
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答案】A
5、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物体放在离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B. 把物体放在20cm处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C. 把物体放在10cm处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此透镜的焦距是15cm
【答案】D
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戴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答案】A 
7、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和黑点
【答案】D
8、如图所示,是“花界”大熊猫——绿樱。绿樱学名郁金,它开花时花的颜色会随花期渐变,初期呈绿色,中晚期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黄白色。关于绿樱花期的一些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初期呈绿色,是因为花朵吸收了绿光
B.周围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雨后,湖面上方架起一道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清晨,树叶上会有露珠,透过这些露珠,能清晰的看到叶子的叶脉,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答案】A
9、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6cm B. 8cm C. 10cm D. 20cm
【答案】C
10、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答案】B 
11、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③②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12、在玻璃杯(其厚度不计)的杯底放一枚硬币。装满水后将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两枚硬币”。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
B.“小硬币”是物体成的实像
C.“大、小硬币”都是虚像
D.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实像
【答案】C
13、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  )
A.B. C.D.
【答案】A
14、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能在墙上看到正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答案】C 
15、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记录了几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在减小,物距u和像距v成反比关系
B.当物距u=9cm时,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像
C.当物距u=16cm时,其光路图是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图
D.当物距u=50cm时,光屏在适当位置能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C.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镜,需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B
二、填空题。
17、夏天,小明发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小明告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水滴能形成   镜,对光起   作用,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
【答案】凸透 会聚
18、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正立;放大;虚像
1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u=15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答案】缩小;照相机
20、学校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针对这一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问:
(1)这位李老师已患上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有    作用。
【答案】(1)远视眼 像成在视网膜后 (2)凸透镜 会聚
21、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 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__ __镜,成__ __(填“实”或“虚”)像。
【答案】缩小 放大 虚
22、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所使用的简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答案】凸 凸
23、下图中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d、e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五个点。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是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
【答案】e a
三、作图题。
24、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
25、早晨小明去上学,戴眼镜的时候发现和爷爷的老花镜混淆在了一起,请用两种方法区分开小明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远视眼镜。
①   
②   
【答案】①将透镜放到书上,透过透镜看到书上的字变小的是小明的近视眼镜;字变大的是爷爷的远视眼镜;
②将透镜放在眼前正对前面的景物,如果看到倒立缩小的物像是爷爷的远视眼镜,正立的是小明的近视眼镜。
五、实验题。
26、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答案】(1)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会聚成一点
(2)错误
(3)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需要的时间;判断方法是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是错误的;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2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
答:   、   
(3)如图3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图3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1)15.0;
(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3)倒立;放大;能; (4)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