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后汉纷争几百年,平南治北定江山。谦恭勤政清廉治,薄赋轻徭均地田。”材料称赞的人物是( )
A. 杨坚 B. 杨广 C. 李渊 D. 李世民
2.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是在这些运河的基础上形成的。材料反映了隋唐大运河( )
A.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 是在前代运河基础上修建的
C.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 D. 推动了隋唐时期的商业繁荣
3. 某影视公司拍摄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请根据下面演员表判断该电视剧是( )
陈宝国 饰 杜如晦
刘毓滨 饰 房玄龄
董子武 饰 魏征
涂们 饰 颉利可汗
徐少华 饰 玄奘法师
A 《贞观长歌》 B. 《武则天》 C. 《开元盛世》 D. 《康熙大帝》
4. 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展现了一个农民在田间头戴斗笠,一手扶犁,另一手扬鞭赶牛,抓紧耕作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朝的历史是( )
A. 佛教的兴盛 B. 科举制的实行
C. 灌溉工具创新 D. 曲辕犁的使用
5.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图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
三彩男装女立俑 彩绘仕女弈棋图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A. 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B. 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C.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文体水平领先世界
6. 下面漫画反映了唐玄宗在位45年的历程。导致他的统治出现重大转折的事件是( )
A. 农民起义 B. 八王之乱 C. 藩镇割据 D. 安史之乱
7.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状况。“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张籍的这首《送和蕃公主》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唐朝( )
A. 百姓生活富足 B. 经济繁荣昌盛 C. 民族关系改善 D. 文化开放包容
8. 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的阿拉伯文字背水壶,是典型的唐代长沙窑生产的陶瓷器。它反映了当时( )
A. 政治制度完备 B. 国际地位的提高 C. 民族关系和睦 D. 中外文化的交流
9. 宋太祖要求武将学习儒经,是为了宣扬儒家的君臣之道和崇文的气象,而不是增加武臣的文化素养。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B. 防止武将专横跋扈情况发生
C. 增强宋朝军队战斗力 D.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10. 契丹男女传统袍服大体均至膝上下,且下襟较宽。汉人女子多为拂地长袍,下襟较窄。而宣化辽墓部分壁画上的女子袍服长度却为拂地长裙。材料反映了( )
A. 宋与契丹之间战争频繁 B. 宋辽之间文化上的交融
C. 少数民族的手工业先进 D. 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
11. 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已拍成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剧中人物众多,有宋人郭靖、杨康(纪念靖康之耻)、金人完颜洪烈、蒙古人铁木真等。据此判断与该剧故事有关的是( )
A. 隋朝统一全国 B.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C.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D.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元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十分巩固,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就使祖国统一的历史发展主流在其后六百年中起了主导作用。材料反映了元朝( )
A. 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B.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C. 巩固了西南边疆的稳定 D. 奠定了地方管理的雏形
13. “宋朝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材料说明宋朝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 优良品种的引进 B. 南方的环境优越
C. 劳动人民的努力 D. 政局的相对稳定
14. 对比下面两幅地图可知,元朝( )
宋代海外贸易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A. 以海上交通线为主 B. 海上丝绸之路通达全球
C. 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D. 海上交通范围得到拓展
15. “明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清朝沿袭其制。主要特点有: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作文,写作时必须遵循程朱理学的有关解释……不许自由发挥个人见解……”材料反映了八股取士( )
A. 导致了明朝衰落 B. 禁锢了文人思想
C. 推动了社会进步 D. 阻碍了中央集权
16. 明太祖时,“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明成祖时,向各国派遣使臣50多次。这些措施( )
A. 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往来 B. 提升了明朝综合国力
C. 开启了明朝的海外殖民 D. 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17.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后,户部的太仓储银,由之前每年的二百万两增加到每年三四百万两。京师储粮达七百万石,是隆庆年间的三倍。材料说明张居正的改革( )
A. 解决了政治腐败 B. 增加了政府收入
C. 使人民安居乐业 D. 加强了边防建设
18. 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材料体现了军机处的特点是( )
A. 职掌宽泛人员精干 B. 其职权相当于宰相
C. 临时性与非正式性 D. 一切服从皇帝意志
19. 吴江的梅堰,明代时只是一小村,有居民五百余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货物日盛,俗遂称为镇云”。吴江市镇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人口的迅速增长 B. 著名商帮的出现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对外贸易的刺激
20. “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建筑水平。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材料反映了明长城( )
A. 修建时间长、难度大 B. 具备军事防御功能
C. 建造艰辛、技术先进 D. 对称展开、设施完善
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第二个高峰是哪个朝代,与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直接有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国力强盛的原因。
(3)盛唐气象是华夏文明璀璨瑰宝。请你举例并说明这一观点。
22. 某历史社团整理中国古代英雄谱,邀请你参与完成这一活动设计。
专栏一 【人物图谱分类】
第一篇章: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 抗金的岳飞 抗击倭寇的戚继光 抗击沙俄侵略的康熙皇帝
专栏二 【英雄精神呈现】
(1)同学们在检查专栏一人物图谱分类时,发现有的英雄人物放错了篇章,请你找出并说明理由。
(2)同学们要为专栏二的三位人物撰写人物介绍,请仿照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从“友好往来”或“爱国”中任选一位人物,撰写人物介绍。(示例除外)
【示例】友好往来:玄奘,唐代高僧,以友好使者身份西行取经。他跨越千山万水,与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翻译佛经,促进文明互鉴。玄奘的壮举展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中外友好往来的杰出典范。
(3)作为中学生,你还能如何传承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漠北 设置岭北、辽阳行省。
对云南 设置云南行省。
对西藏 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
对台湾 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平定天山南北两路后,为稳固西北边疆、加强对新疆的治理,乾隆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管辖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官员。伊犁将军之下,分设都统和参赞、办事、领队大臣,管理各地军政事务。根据因地制宜、因俗施治原则,在天山北部汉、回族居住区实行郡县制;在蒙古族和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实行扎萨克制;在伊犁地区和天山南部各地维吾尔族维持伯克制。经过长期努力,北部和西北地区终于与内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管辖边疆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管理边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取得的效果。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元、清两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的共同贡献。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四大发明”之中,除造纸术以外,在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宋代都占有特殊的地位。至于其他科技领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越,不仅推动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而且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全书190多万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传入朝鲜、日本,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后来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列举两宋时期的科技成就两例,并概括宋代科技进步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总结《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共同点。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古代科技的认识。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C
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朝代:唐朝。盛世:开元盛世。
(2)原因: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突破性发展,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 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
(3)举例说明:如唐朝诗歌艺术的巅峰成就,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2题答案】
【答案】(1)错误人物:抗金的岳飞。
理由: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属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矛盾与斗争,并非反抗外来侵略(外来侵略指中华民族抵御外国势力的侵犯),所以不应放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篇章。
(2)示例一:友好往来:郑和,明代航海家,受朝廷派遣率船队七下西洋。遍历亚非多国,与各国开展贸易,馈赠交流特产,传播中国文化与技术,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其航海壮举是古代友好交流壮丽篇章。
示例二:爱国:郑成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面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率大军渡海作战,击败殖民者,收复台湾,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以爱国行动彰显民族气节,是爱国英雄典范。
(3)做法:学习英雄事迹,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深入了解,铭记精神内涵;在学校和社会参与纪念英雄、弘扬英雄精神活动,如主题演讲、志愿讲解;将英雄精神融入日常,面对困难挫折,以英雄的坚毅、担当激励自己,践行责任,传承品质。
【23题答案】
【答案】(1)
措施①设置行省(如岭北、辽阳、云南行省);②西藏由宣政院直辖,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2)
特点:因地制宜、因俗施治;设置军政机构分层管理。
效果:巩固西北边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3)
共同贡献:①加强边疆管辖,巩固统一;②促进民族交融;③奠定中国疆域基础
【24题答案】
【答案】(1)
举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意义:推动了宋代经济和文化繁荣,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2)
共同点:都是总结性科技著作;涉及重要科技领域;具有国际影响。
(3)
认识:中华古代科技成就辉煌;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注重实用与创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