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
注恋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仔加的题,工整作答,保持卷而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4.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非选择题
总分
中
题号
选泽题
13
14
15
兼
得分
如
一、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军
蚁
1.隋朝统一天下后,南方经济发达,但南方门阀士族势力庞大,甚至暗中对抗中央,政
治离心力强。若江南出现问题,陆池行军数月才能达到,而走水路数日便可抵达江
长
南,因此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材料旨在强调大运河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A.畅游扬州
B.征伐辽东
C.便利交通
D,巩固统治
载
2.从下图故事可知,唐太宗(
举
故事一:桥阳县丞刘仁机,对太宗在秋收大忙季节去同州打猎之车进行劝阻,
唐太宗不仅收回成命,还把刘仁轨的官职提了一品,以示奖励。
故事二: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
柔
案
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A.虚心纳谏
B.减省刑罚
糊
C.戒奢从筒
D.轻徭薜赋
3.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风气日益堕落,逸佞之风日益猖衡。世谓“口有蜜,
腹有剑”的妍佞之相李林甫出入任相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
站
为了自己的权力,推荐安禄山等任职节度使,导致最后边防的兵权落入了安禄山手
中。材料可用于说明()
A.唐朝建立的原因
B.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
C.黄巢起义的影响
e
D,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
4.文成公主入藏时随行的大批工匠是具有各种技术的人。因此,唐朝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吐蓦地
区传播开来。如汉族先进耕作方式使吐蕃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豌豆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得到
大幅度提高:纺织和刺绣技术的传授使吐蕃家庭手工业迅速发展。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促使唐蕃订立了友好盟约
B.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
C.使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D.促进了吐蕃的社会发展
5.中央的大权旁落,总是由于兵权和财权的旁落。宋太祖鉴于此,所以特设转运使于各路,以收
财赋之权。可见,这一猎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如财政收入
B.强化中央集权
C,实现富国强兵
D,缓和民族矛盾
6.契丹自耶律阿保机和耶律德光以来,统治者可以说汉语,而女真人进入中原后更是普遍改说
汉语。不仅进入中原的北方民族普遍通汉语、识汉文。同时,宋人也以学胡语为时尚。宋初,
左领军卫上将军燕国公刘重进,“无他才能,徒善契丹语”。材料表明当时()
A民族政权并立
B.海陆交通发达
C.民族交融加强
D.藩镇割裾加剧
7.元朝醒城广阔,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懒通无比;元朝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如开凿运河、修建驿道等,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为历代之最:元朝的交通建设不仅巩固
了大一统的国家,还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材料意在强调元朝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B.科技成就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C.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统一和发展
D.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得到了创新
8.下表是唐宋时期发行铜币数目统计情况(部分)。据表可知(
朝代
年份
钥币数目/万贯
唐朝
804年
13.5
1000年
135
宋嘲
1007年
185
1073年
600
A.唐朝中外交流密切
B.宋朝经济空前发达
C.唐朝商业十分繁荣
D.宋朝科技高度繁荣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1.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2.如考生答案政治观点错误,则该题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D B C C B A C B A
一、
二、13.(1)A:隋炀帝(或杨广);B:武则天。(4分)
(2)特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采用统一的答卷文体。(2分,写出一点且意思相近
即可)消极影响:禁锢了思想,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分,意思相近即可)
适应皇权专制,加强中央集权。(3分,意思相近即可)
14.(1)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4分)
(2)对外政策:闭关锁国。(2分)影响:使中国人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眼光受到局限,无法适应
新的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3分,意思相近即可)
(3)由开放到保守。(2分,意思相近即可)
15.(1)A:实行三省六部制;B:设置通判。(4分,意思相近即可)
(2)行省的权力大,但权力受到中央节制。(2分,意思相近即可)
(3)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置厂卫机构;采取八股取士。清朝:设立
军机处;推行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4分,写出明清两朝各一点措施且意思相近即可)
(4)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集中。(2分,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