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命题角度 3年考题分布 考情预测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2024·湖南卷T6;2024·湖北卷T7;2024·新课标卷T4;2023·浙江6月卷T9;2023·湖南卷T5;2022·湖南卷T11;2022·广东卷T14 离子反应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的形式考查;在非选择题中主要结合综合实验题或工艺流程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预计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仍是命题热点。
离子共存与离子检验 2024·黑吉辽卷T8;2022·广东卷T4;2022·湖北卷T4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2024·北京卷T14;2023·湖南卷T10;2023·全国乙卷T7; 2023·山东卷T13;2022·山东卷T1、T8;2022·广东卷T19;2022·湖南卷T17
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024·新课标卷T8;2024·全国甲卷T26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新课标卷T4)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2H+===Ag++NO2↑+H2O B.工业废水中的Pb2+用FeS去除:Pb2++S2-===PbS↓ C.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SO2吸收塔:=== +2Br-+4H+ D.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2Mn2++10CO2↑+8H2O A.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银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g++NO↑+2H2O,A不正确;B.由于PbS的溶解度远远小于FeS,因此,工业废水中的Pb2+用FeS去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FeS===PbS+Fe2+,B不正确;C.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SO2吸收塔,SO2在水溶液中将Br2还原为Br-,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H+,C正确;D.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H2C2O4被氧化为CO2,H2C2O4属于弱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6H+===2Mn2++10CO2↑+8H2O,D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C
离子共存与离子检验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黑吉辽卷T8)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A检验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Fe2+K3[Fe(CN)6]溶液B测定KHS溶液中c(S2-)用AgNO3溶液滴定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属Na,过滤D测定KClO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
A.溶液中含有Fe2+,可以与K3[Fe(CN)6]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A项合理;B.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S2-不断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HS-还可以继续发生电离生成S2-,B项不合理;C.金属Na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理;D.ClO-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故答案选A。 A
突破离子推断问题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破离子推断问题 ①肯定性原则:结合实验现象推出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或离子。 ②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存在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 ③进出性原则:注意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④电中性原则:溶液中既要有阳离子,也要有阴离子。 (2)电荷守恒法确定离子 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存在的方法: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北京卷T14)不同条件下,当KMnO4与KI按照反应①②的化学计量比恰好反应,结果如下。 反应 序号起始 酸碱性KIKMnO4还原 产物氧化 产物物质的 量/mol物质的 量/mol①酸性0.001nMn2+I2②中性
已知:的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n(Mn2+)∶n(I2)=1∶5 B.对比反应①和②,x=3 C.对比反应①和②,I-的还原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D.随反应进行,体系pH变化:①增大,②不变 认真读题,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选项,确定问题考查角度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A.反应①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16H+===2Mn2++5I2+8H2O,故n(Mn2+)∶n(I2)=2∶5,A项错误;B.根据反应①可得关系式,可以求得n=0.000 2,则反应②的=0.001∶(10×0.000 2)=1∶2,反应②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4价,反应②对应的关系式为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知x=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OH-,B项正确;C.已知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减弱而减弱,对比反应①和②的产物,I-的还原性随酸性减弱而增强,C项错误;D.根据反应①和②的离子方程式知,反应①消耗H+、产生水,pH增大,反应②产生OH-、消耗水,pH增大,D项错误;答案选B。 B
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全国甲卷T26·(2)(4)(6)]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2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酸浸”步骤中,Co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沉锰”步骤中,生成1.0 mol MnO2,产生H+的物质的量为 。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pH=5.0~5.5,加入适量的NaClO氧化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根据情境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元素守恒规律、得失电子守恒规律进行配平。 (2)“酸浸”步骤中,Cu单质不溶解,铅元素转化为硫酸铅沉淀,其他元素的+2价氧化物与锌单质均转化为相应的+2价阳离子进入溶液,即CoO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2SO4===CoSO4+H2O。 (4)“沉锰”步骤中,Na2S2O8将Mn2+氧化为二氧化锰除去,发生的反应为,因此,生成1.0 mol MnO2,产生H+的物质的量为4.0 mol。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pH=5.0~5.5,加入适量的NaClO氧化Co2+,为了保证Co2+被完全氧化,NaClO要适当过量,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2++5ClO-+5H2O===2Co(OH)3↓+Cl-+4HClO。 (2)CoO+H2SO4===CoSO4+H2O (4)4.0 mol (6)2Co2++5ClO-+5H2O===2Co(OH)3↓+Cl-+4HClO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考查内容上看,借助STSE型试题判断指定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在NA题目中是命题的热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常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融合考查;在工艺流程题以及综合实验题中常常涉及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的思维过程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