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题必读 命题区间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母题必读 命题区间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考化学母题必读及衍生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9 09: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命题角度 3年考题分布 考情预测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 2024·湖北卷T6;2024·河北卷T5;2024·广东卷T9;2023·全国甲卷T8;2023·山东卷T7;2022·山东卷T4、T7;2022·湖南卷T3 选择题常考查陌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等;非选择题围绕陌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创设新情境,提供新信息,考查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及分析推断能力。
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024·新课标卷T2;2024·全国甲卷T32024·甘肃卷T8;2023·浙江6月卷T10;2023·新课标卷T8;2023·山东卷T12;
有机综合题 2024·全国甲卷T36;2024·甘肃卷T18;2024·安徽卷T18;2023·全国甲卷T36;2023·北京卷T17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山东卷T8)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 D.与Br2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 分析结构,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根据官能团分析性质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由阿魏萜宁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存在醇羟基、酚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等多种官能团。 A.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故又可看作是酚类物质,酚羟基显酸性,且酸性强于;Na2CO3溶液显碱性,故该有机物可与Na2CO3溶液反应,A正确;B.由分子结构可知,与醇羟基相连的C原子共与3个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相连,且这3个C原子上均连接了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其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3种,B不正确;C.该有机物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有2种,其中一种含有碳碳双键和2个醇羟基,这种水解产物既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也能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其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C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其邻位上有H原子,故其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还含有碳碳双键,故其可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该有机物与Br2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B
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全国甲卷T3)我国化学工作者开发了一种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转化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LA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反应 B.MP的化学名称是丙酸甲酯 C.MP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的有3种 D.MMA可加聚生成高分子 明确流程中各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根据转化关系分析可能的断键方式和反应类型→→结合选项做出判断。 A.根据PLA的结构简式,聚乳酸分子中含有酯基结构,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降解反应,A正确;B.根据MP的结构简式,MP可视为丙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因此其化学名称为丙酸甲酯,B正确;C.MP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的有2种,分别为正丁酸和异丁酸,C错误;D.MMA分子中含有双键结构,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D正确;故答案选C。 C
有机综合题
高考真题 构建解题模型
(2024·新课标卷T36)四氟咯草胺(化合物G)是一种新型除草剂,可有效控制稻田杂草。G的一条合成路线如图(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忽略立体化学)。 前推后,后推前,两边推中间,紧抓题给条件、信息和官能团。 第一步从有机物转换关系连线上提取反应试剂及条件,进而确定反应前后物质含有的官能团第二步对于不常见反应试剂及条件,从已知的信息中找到提示,进而可类比判断合成路线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官能团的变化第三步反应试剂及条件未给出,信息未涉及,可从转化关系中相邻物质的结构简式的细微变化或官能团变化来判断
已知反应Ⅰ:ROHROSO2CH3+(C2H5)3N·HCl R1为烃基或H,R、R2、R3、R4为烃基。 结合A、C的结构简式和B的分子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A中—Br与B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和小分子HBr,加入的K2CO3与生成的HBr发生反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由反应③的反应条件可知,反应③发生已知反应Ⅰ,则D中应含有—OH,再结合C的结构简式、D的分子式可知,C→D发生的是羰基的加氢还原反应,D的结构简式为,采取sp3杂化的C原子为图中数字标注的C原子,有5个;D的分子中存在—OH和N,依次发生反应③(类似已知反应Ⅰ)、反应④(取代反应)生成E,E中含氧官能团为酯基;根据E、G的结构简式和反应⑤、反应⑥的反应试剂,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1)根据题给流程图分析,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反应中加入K2CO3的作用为与生成的HBr反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2)根据题分析,D分子中采用sp3杂化的碳原子数为5个,分别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加入K2CO3的作用是 。 (2)D分子中采用sp3杂化的碳原子数是 。 (3)对照已知反应Ⅰ,反应③不使用(C2H5)3N也能进行,原因是 。 (4)E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5)F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⑤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产物的分子式为C15H18F3NO4,其结构简式是 。 (6)G中手性碳原子是 (写出序号)。 (7)化合物H是B的同分异构体,具有苯环结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为四组峰,且可以发生已知反应Ⅱ。则H的可能结构是 。 (3)已知反应Ⅰ为—OH与CH3SO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小分子HCl与结合生成铵盐。由D的分子式可知,D分子中同时存在—OH和,故反应③不使用(C2H5)3N也能进行。 (4)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 (5)已知反应⑤分两步进行,结合F的分子式知,E―→F过程中,第二步为第一步产物发生已知反应Ⅱ,结合第一步产物的分子式及已知反应Ⅱ的机理知,第一步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6)手性碳原子指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由G的结构简式知,其中手性碳原子为3和4号碳原子。 (7)由合成路线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其同分异构体H能发生已知反应Ⅱ,说明其具有或—NH2结构;具有苯环结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4组峰,说明结构对称,则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1)取代反应 与生成的HBr反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2)5 (3)D分子中同时存在—OH和 (4)酯基  (5)  (6)3和4  (7)
1.有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及具体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第一步根据限定条件确定同分异构体中所含官能团。第二步结合所给有机物有序思维: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第三步确定同分异构体种数或根据性质书写结构简式。
2.依据合成框图及相关信息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表达方式ABC……―→D总体思路根据目标分子与原料分子的差异构建碳骨架和实现官能团转化设计关键信息及框图流程中间物质的合成转化常用方法正向合成法从原料分子开始,对比目标分子与原料分子的结构(碳骨架及官能团),对该原料分子进行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或者官能团的转化),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合成路线,其思维程序为 →……→→。逆合成分析法从目标分子着手,分析目标分子的结构,然后由目标分子逆推出原料分子,并进行合成路线的设计,其思维程序为 …… 。正、逆双向合成法采用正推和逆推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合成路线题的最实用的方法,其思维程序为 …… 。
(1)根据题目中的“显性信息”设计合成路线 解读:当题中有已知信息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一般会用到已知信息中的反应,解题时首先要联系已知信息,对比官能团的变化,然后结合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组成与结构,分析其他转化步骤,最后写出最佳合成路线。 (2)根据题目中的“隐性信息”设计合成路线 解读:题中没有已知信息时,合成路线的设计需要根据已知合成路线中的某些步骤进行,属于挖掘隐性信息,一般应先关注已知合成路线中具有特殊合成条件的步骤,然后再与所学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反应相结合,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