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9 11:2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全卷共两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唯一的答案填在对应的表格里)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1.分析历史图片是中学生必备的学史技能之一,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
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下图所反映的反侵略战争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对越自卫反击战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1页(共6页)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3.“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
益田地750万亩。”这种历史现象说明 ( )
A.新中国成立使得人民翻身做主人 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抗美援朝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D.中共八大开启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4.“1950年3月,我国某地召开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选
举产生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1954年,该地召开了第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材料说明 ( )
A.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
C.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5.“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
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反映的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某同学听长辈讲述了一段生活经历:为了完成钢铁产量的高指标,农村也兴建小高炉
大炼钢铁;粮食产量放高产卫星。这段经历属于 (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7.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
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
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可能集中在 (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8.下表是我国农村1978年以来总产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出现这个变化主要得
益于 (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4
1990年 7662.1 686
2000年 24915.8 2282
2010年 67763.1 6272
2020年 137782.2 17131
2023年 158507.2 21691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和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下面哪次会议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2页(共6页)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10.“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
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系列讲话 ( )
A.引发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B.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基础
C.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D.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1.据2024年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成为中国制造的一
张“亮丽名片”。下表格中内容体现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 )
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宣传语
“未来再现,能量先行”
“科技大厂,生态造车”
“度电十公里,安心行天下”
A.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12.20世纪末,国家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
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党和国家实施的
( )
A.改革开放政策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西部大开发政策 D.“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
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
名……母亲!”和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C.实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1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和这首余光中的《乡愁》反映的历史事实有关是 ( )
A.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5.2025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出指示:“实现我军
建设“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
量发展要求,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其中“建军一百年”是指 ( )
A.2027年 B.2037年 C.2045年 D.2049年
16.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地购物仍多使用“票证”购买。21世纪以来。手机和网络作为购
物的工具更加迅速快捷。此外,手机和互联网还广泛用于支付、购物等。这表明 ( )
A.现代工业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B.互联网的出现把全世界连为整体
C.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互联网使得城市交通向四周辐射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3页(共6页)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二、非选择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
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主要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和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
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
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
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
化建设的要求。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1958年以后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四 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
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
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
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
制。(4分)
(2)为了解决材料二所说的困境,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这使得我国的土地所有
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的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我国的什么政策。(2分)
(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启示。(2分)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开
创的正确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4页(共6页)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材料一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
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年12月25日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材料三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
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
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0)》
材料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懈奋斗。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材料一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4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画了一个圈”指什么。(2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制度变迁”和“中国开放进入新阶段”各指什
么。(4分)
(4)材料四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哪一年得到了实现。并请你根
据以上内容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4分)
19.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
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时的谈话》(1978年11月)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
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
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受了近40年的骨肉分离之苦。1987
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回乡探亲寻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5页(共6页)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祖的同胞大多已经年迈体衰……有很多人却只能跪倒在亲人的墓前痛哭失声……我
们中华儿女都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骨肉不再分离。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
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
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
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
志、强大能力!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近现代史历史知识思考,为什么香港、澳门能够顺利
回归。(4分)
(3)请说出材料三中导致海峡两岸分离的“历史原因”。(2分)
(4)请根据材料四,概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因素。(4分)
20.好的音乐对情感发展、社会交往及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12分)
材料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
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啊,带领我们走进,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
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1)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任一“领路人”的名字和他所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2分)
(2)请结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为题,就材料中所提及的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10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6页(共6页)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2025 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5:ACBCD 6-10:ADBCD 11-16:BCBCAC
17.(1)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仍然存在;新中国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
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任答 2点得 4分)
(2)政策: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任答 1点
得 2分) 所有制变化:由农民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3)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2分)
(5)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言之有理即得 2分)
18.(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符合
我国国情;使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只有坚定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任答 2点得 4分)
(2)建立经济特区(2分)
(3)制度变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
(4)年份:2021年(2分)
继续: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19.(1)一国两制(2分)
(2)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4分)
(3)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2 分)
(4)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容外来
干涉;中国人民有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任答 2
点即得 4分)
20. (1)任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对应的核心人物即可。(2分)
(2)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