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八年级期末素养评估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
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
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姿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的
邮
①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
②美国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
③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长
2.小明同学在学习“土地改革”与“抗美授朝”两课时制作了下面的示意图,下图中问号处适合填
写的内容是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
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
为+地的主人
略,维护了亚洲和世界
数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和平…
D.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辐
3对下表反映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
1953一1957年产值年均增长速度
阁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①浓业生产的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右图反映的是1960一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62一1965年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2000f
1637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
1500
1402
B.中共八大的召开
1164
1000
1062
920993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500
0
196019611962196319641965(年)
【历史第1页(共6页)】
·25-CZ192b·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1-5:A B B D C
6-10:A D D C C
11-12:D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
13.(10分)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袁隆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
(2)社会变革:土地改革。(1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
变化:政治上,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新生政权;经济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分)
(3)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1分)
启示:农村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和农民利益;改革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1分)
14.(11分)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
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分)
(2)选做题①: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2分)
年份:1999年。(1分)
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分)
(3)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1分)
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
感悟: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外交政策应适应国家发展和时代需求。(2分)
15.(15分)
(1)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1分)
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
理解: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分)
(2)政策:赎买政策。(1分)
解决:集体化道路打破小农经济模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原料等;促进生产力发展,奠定工业化物质基础。(2分)
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1分)
(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作用:引进技术、管理和知识;培养人才;扩大对外影响,推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2分)
(4)特点:规模大(人口多);实现全面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分)
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