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五节 美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五节 美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9 13: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设计
课题 9.5美国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法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4、举例说出美国在土地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了解该国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
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图表归纳总结法。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美国的国旗、国徽和象征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国旗是星条旗,你知道星条旗的含义吗? 答: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知识梳理 (一)领土组成 1、领土组成 美国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二是位于北美洲西北的阿拉斯加洲;三是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属于大洋洲。美国=本土48个州+海外2个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美国唯一的群岛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位居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亚、美和大洋洲间海、空运输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阿拉斯加州: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美国面积最大的州。1867年3月30日,美国以720万美元价格从沙俄手中买下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2、地理位置 合作探究一:读图描出北回归线、30°N、50°N和北极圈,并概括其地理位置。 教师总结: (1)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2)阿拉斯加洲位于北美洲西北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太平洋,东与加拿大接壤,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3)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北部,属于大洋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过渡:美国农业人口不足世界农业人口的0.2%,却生产了世界20%的粮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粮食生产国,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认识美国的自然环境 1、地形特征 活动1:在图中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说一说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总结: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气候特征 活动2:读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示意图,归纳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特点。 总结: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南部亚热带湿润性属于气候。西部沿海分布着狭长的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河流和湖泊 活动3:在图中找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并观察河流的流向和分布情况。 总结:密西西比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注入墨西哥湾,全长为6020千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中国的长江,是整个北美大陆的第一长河。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休伦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合作探究二:小组讨论,总结影响美国农业的自然因素,完成表格。 地形①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利于大规模生产气候②气候类型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河流和湖泊③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④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拓展: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三)美国农业的特点 合作探究三:阅读教材第110页及相关材料说说美国农业的特点。 教师总结:1、机械化程度高;2、商品化程度高;3、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程度高 提问:什么是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 概念: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或几种农产品。 活动:(1)找出小麦区、玉米带和乳畜带,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小麦区位于 和 ;玉米带位于 ;乳畜带位于 。 分布特点: 学生:北部、中部、中部、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区域专门化程度高。 记忆口诀:“南棉北乳西灌溉玉米两边种小麦” 活动(2):说说小麦区和乳畜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小麦区:①地处温带,春夏气温高;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乳畜带:①气候冷湿,牧草丰富;②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提供水源。③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大。 思考:(1)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2)议一议,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为什么非常高? 学生: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专门化,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问题 问题: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容易造成农产品过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起黑风暴,导致农业减产;热带面积狭小,需大量进口咖啡、可可等热带农产品。 解决措施:轮作制和免耕法。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美国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美国地跨北美洲与大洋洲、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东西两侧高,中部低,中部平原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自南向北流经其中。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五大湖。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准备充分,上课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学生参与度高。 教态自然,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时间安排略有不合理,关于地理位置这一板块内容花费时间略长,导致美国农业这一内容的小组活动没有预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好在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体现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