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这一双普普通通的袜子,不过是一块粗布配上一些麻线纳成。在晋察冀和陕甘宁地区,这样的袜子曾经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段袜子背后的感人故事。
山地回忆
孙犁
任务一:把握小说结构,概括故事情节
任务二:关注人物对话,把握人物形象
任务三:了解故事背景,理解小说主旨
从标题中你能看出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山地:阜平山区 回忆:想过去的事
思考:
回忆性文章的双重视角:过去和现在
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时间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现实:我买布送给大叔一家。
过去:我和大叔一家的交往。(主体)
文中主体部分扣住一双袜子展开叙述,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河边争吵——织袜子——贩枣——买织布机
倒叙+顺叙+倒叙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精巧。
②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故事波澜起伏。
梳理结构特点:
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重点阅读文中人物对话的部分,圈点出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说说这篇小说通过对话刻画出妞儿怎样的形象。
除了语言描写之外,文中还有哪些方法来表现妞儿的形象
从标题中你能看出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山地:阜平山区 回忆:想过去的事
思考:
妞儿:
一个爽快率真、心直口快,野性泼辣、顽皮爱笑、质朴善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农村女孩子。
小说通过“我”和妞儿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作者简介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作者聚焦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府阜平,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边区军民抗战生活的散文和小说,有《山地回忆》《白洋淀纪事》等。
写作背景
主旨:
在于展现抗战背景下,军民之间淳朴真挚的鱼水深情;以及普通劳动人民如妞儿般善良、热情、聪慧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流露出 “我” 对那段特殊岁月和山地人们的深切怀念。
这篇文章也体现了孙犁小说的一贯风格:以女性为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写出人物的心灵美,性格美,人情美。因为在孙犁看来,女性往往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们付出的代价、牺牲往往比男人更多,不仅要肩起革命与劳动生产两副重任,而且还要照顾老人,抚育后代。因此,孙犁在表现女性时,“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
这不是一双普普通通的袜子,他是贯穿小说主体部分的线索;体现了根据地人民的高尚品格;更凝聚着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