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二课《生命孕育》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 年级 一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一年级(全)
课题 生命孕育 课时 1
课标要求 学生能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认识人的生命诞生过程,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感恩意识,理解男女身体的结构差异,初步了解生命的起源,激发对生命的好奇与尊重。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体育与健康》一年级教材,主题是“生命孕育”。教材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图文,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受精卵的形成、胎儿的发育过程及出生方式,同时通过角色体验和儿歌朗读,唤起学生对母亲孕育辛苦的感恩情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起源充满好奇,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但涉及人体与生育知识,教师需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与适龄性,采用形象的比喻(如“小蝌蚪”“荷包蛋”“小房子”等)引导学生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了解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的形成过程,认识胎儿的发育及出生方式。
2.健康意识:知道男女身体结构差异(男性无子宫)。
3.感恩教育:激发尊重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受精卵的形成过程及胎儿发育阶段。
教学难点 理解男性与女性身体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孕育生命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学视频2.小气球(每组4个)3.儿歌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1.你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2.问过爸爸妈妈这个问题吗? 自由回答:“不知道”/“问过呀” 激发兴趣,引出生命起源主题。
探究新知 1.生命的起源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精子和卵子的图示,讲解受精卵的形成过程(比喻“小蝌蚪”和“荷包蛋”结合)2.胎儿发育阶段PPT展示胎儿在40周内的成长变化,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辛苦3.婴儿的出生方式出示图片,讲解“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区别4.为什么男性不会生孩子?小组讨论:为什么爸爸不能生孩子?引导学生得出“没有子宫”这一结论。 学生观察图片,认真聆听。学生观察胎儿成长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听讲,模仿“滑梯”或“开小门”的动作。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用形象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受精卵的形成。加深学生对生命发育过程的认识,体会母亲的伟大。让学生理解出生方式的不同,用动作加深印象。引导学生科学理解身体结构差异,尊重性别差异。
课堂练习 1.试一试组织“当一天孕妈妈”游戏:4人一组,衣服内装小气球模拟怀孕,体验上下楼梯、上厕所、打扫卫生。2.想一想在妈妈肚子里待够时间后,我们是怎么出生的呢?3.小组讨论为什么男性不会生孩子?
总结提升 在本课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梳理出生命孕育的基本过程:新生命是由爸爸产生的精子和妈妈产生的卵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里慢慢成长,大约40周后通过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出生。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因为男性没有孕育生命的子宫,所以无法生孩子。在理解生命来源的同时,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母亲在孕育过程中的辛苦,学会了尊重生命、感恩父母,真正体会到“我从哪里来”的意义。
作业布置 1.采访:拍视频问妈妈“第一眼看到我的感受”2.绘画:画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3.交流:听出生故事并分享感想
板书设计 生命孕育1.精子 + 卵子 → 受精卵(新生命开始)2.在妈妈肚子里发育40周 → 胎儿 3.出生方式:自然分娩 / 剖宫产 4.男性无子宫 → 无法孕育生命 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教学反思 本课主题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图片、角色体验、儿歌朗读、小组讨论等),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尤其在体验环节“怀孕的妈妈”中,学生情感投入深刻,能够理解母亲的辛苦与生命的来之不易。后续教学中仍需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适龄性,避免产生误解或尴尬,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配合,让家庭生命教育成为课堂的有力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第2课 生命孕育
(华师大版)一年级
学习目标
1
新课导入
2
生命起源的探索
3
受精卵的形成
4
胎儿的发育阶段
5
婴儿的出生方式
6
7
学习园地
学习目标
从受精卵开始了解生命
认识胎儿40周发育过程
知道男女身体结构存在差异
体会母亲孕育的付出
新课导入
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你们问过爸爸妈妈这个问题吗?
问过呀!
不知道。
生命起源的探索
生命起源于受精卵!
受精卵的形成
好神奇呀!
爸爸能产生像
“小蝌蚪”的精子
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后形成受精卵
这就是新生命的开始!
妈妈能产生像
“荷包蛋”的卵子
胎儿的发育阶段
受精卵在妈妈肚子里40周左右会孕育成新生命——胎儿
受精卵
胎儿的发育阶段
原来我们要在妈妈肚子里待这么久。
对啊,妈妈们可真是太辛苦了!
胎儿的发育阶段
试一试:当一天“孕妈妈”。
① 4人一组
② 每个小朋友都在衣服里装一个小气球当作宝宝。
③ 体验上下楼梯、上厕所、打扫卫生等日常活动。
胎儿的发育阶段
婴儿的出生方式
在妈妈肚子里待够时间后,我们是怎么出生的呢?
想一想
婴儿的出生方式有两种:自然分娩和剖宫产
婴儿的出生方式
自然分娩:像坐滑梯一样从妈妈肚子里滑出来叫作自然分娩。
剖宫产:在妈妈肚子里“开小门”出来叫作剖宫产。
知识拓展
小组讨论:为什么男性不会生孩子?
男性和女性的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
男性的身体里没有孕育宝宝的“小房子”——子宫
小宝宝必须要在妈妈的“小房子”里才能住下来,得到营养,一天天长大,直到出生。
知识拓展
双胞胎
妈妈的肚子里本来住着一个宝宝,但有时候会突然变成两个!他们一起长大,一起出生,生日相同。
一男一女
两个女生
两个男生
学习园地
小生命,哪里来?精卵结合产生来。
受精卵,真神秘,胎儿宫殿来发育。
胎儿长,十个月,妈妈辛苦不言语。
读儿歌,想一想:父母孕育我们辛苦吗?
总结
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后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40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从母体经过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出生
作业布置
采访任务:
拍视频问妈妈:”我出生时你第一眼看到我是什么感觉?”
绘画任务:
画出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交流任务:
问问爸爸妈妈关于自己出生的故事,并把听后的感想告诉他们。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