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01
02
03
目标统领 体系建构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教材问题 习题解答
学习任务 1
学习任务 2
复习框架
01
目标统领 体系建构
学习要点 1.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1)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明确秦朝疆域的四至;
(2)能够运用相关文献记载,梳理和概括秦朝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度等的历史演进过程;
(3)了解秦朝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巩固大一统的重要举措,并认识它们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
2.秦朝崩溃的原因 能够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概述秦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分析秦朝崩溃的原因
时空纵横
逻辑串联
02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1 秦的统一
[学习聚焦]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 条件
客观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
_________
2.经济:各地域___________,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要求
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安定统一
经济的发展
主观 1.地理:秦国占据渭水平原和川西平原,_________优越,物质基
础雄厚
2.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尊奉_____,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3.政治:数代秦王励精图治,_________,吏治较为清明
地理位置
法家
广纳贤才
二 过程
据右图回答:
1.秦灭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
(2)策略:远交近攻。
(3)先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赵、魏、楚、燕、齐
2.拓土
(1)征服南方_____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2)击退_____进攻,修筑长城。
越族
匈奴
3.疆域
读左图,写出疆域四至:
(1)东至_________。
(2)西至___________。
(3)南至_______。
(4)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_____。
海暨朝鲜
临洮、羌中
北向户
辽东
三 巩固统一
读右图并结合教材,完成以下任务:
1.皇帝制
(1)由来:兼采三皇五帝的名号。
(2)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_________。
2.中央:三公九卿制
(1)“三公”指_____、太尉、御史大夫。
(2)“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皇权至上
丞相
3.地方:郡县制
(1)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_____任免和考核。
(2)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4.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驰道、_____。(3)颁行法律。
(4)编制户籍。 (5)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___________等地。
(6)整顿社会风俗等。
中央
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直道
关中、巴蜀
【边角问答】
阅读教材P16“史料阅读”,归纳秦始皇的主要历史贡献。
提示: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列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王朝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深刻地影响到后世治国方式,其创建之功,不可埋没。
学习任务2 秦的暴政和速亡
一 暴政的表现与影响
[学习聚焦]统一后的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
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表现
(1)穷奢极欲;(2)刑法严苛;(3)思想专制:“_________”。
2.影响:激化了_________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加速
了秦朝的灭亡。
焚书坑儒
阶级矛盾
二 秦的速亡
[学习聚焦]陈胜、吴广首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项羽、刘邦为争夺
统治权力发动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告终。
1.陈胜、吴广起义
(1)直接原因:戍卒遇雨误期,按律皆斩。
(2)经过:__________年,陈胜、吴广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
胜自立为王,建立“_____”政权,不久失败。
(3)影响: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公元前209
张楚
2.秦的灭亡与楚汉战争
(1)秦朝灭亡:公元前207 年,_____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自主阅读)
刘邦 “_________”,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胜
项羽 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_________失当, 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败
刘邦
约法三章
分封政策
【边角问答】
阅读教材P18“史料阅读”,概括贾谊的观点。
提示: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统治理论选择出现重大的失误。贾谊指出“取与守不同术”,是从秦亡中总结得到的主要历史教训。秦朝“废王道”,继续以“暴虐”之道治国,是其速亡的根本原因。
03
教材问题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 (教材P15)
【参考答案】
“秦僻在雍州”,经济文化相对于东方六国较为落后,人才也比较匮乏,只有大量任用外来客卿,唯才是举,才能在大国争雄中崛起。李斯将人才提升到敌我战争中战略资源的高度,强调了人才在统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学思之窗】 分析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教材P19)
【参考答案】
秦王朝东部地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六国反秦势力比较强。当时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谚,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因此陈胜起事时,便以楚的名义相号召,把国号定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思考点】 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教材P19)
【参考答案】
秦王朝灭亡后,反秦队伍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不再是农民起义战争,而是转变为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也可以说由秦末割据战争转化为统一战争,是战国后期统一全国战争的延续。以项羽为首的楚军起初居于绝对优势,但由于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企图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据时代,违背了统一的历史潮流,加之他刚愎自用,不能用人,残忍暴虐,将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兵败自杀。刘邦则顺应秦王朝以来的统一形势,加之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遂由劣势转为优势,最后打败项羽,取得了对全国的统治权。
【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的历史作用。(教材P20)
【参考答案】
商鞅变法废旧立新,其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措施是废除分封制,在地方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这个制度便于国君直接控制地方,因此,秦国吏治出现了荀子所见“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地方的行政管理权从世袭贵族手中回到国君手中,避免了地方分割国家的财政、军事、行政管理权,促进了秦国富国强兵和行政高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