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州快哉亭记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黄州快哉亭记 课件(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14: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导入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作者: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倚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嘉祐进士。历任翰林学土、知制诰、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散文汪洋澹泊,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______,同被列入____________。著有《栾城集》。
“三苏”“唐宋八大家”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本 文 写 作 背 景学习目标:
1、积累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观。
1.本文第一段是从什么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
2. 江流景象变化为何?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答:江。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目的在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1.「奔放肆大」2.「其势益张」3.「与海相若」。
从中感受到长江水势浩荡,气势壮阔.第1段,记述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分段探究13.“快哉”命名的原因何在 ?答:
1.江山风物足以观赏。
长江: 浩淼壮阔,昼夜不同 冈峦山林:风光明丽清新
2.古人流风足以怀想。
曹孟德、孙仲谋、周瑜、陆逊…;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第二段,写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分段探究2 4. 文中「曹孟德、孙仲谋…周瑜、陆逊…;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试略举四人为世人所乐道的故实?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 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结束中原二十年之久的战乱。周瑜: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南下,瑜与刘备合兵,大败操兵于赤壁。孙权: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合力破曹操于赤壁,从此西联蜀汉、北抗曹魏,形成三分的局面。 回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作者引用宋玉“快哉”的文句,谈谈其对文章结构和表达主题思想方面的作用?
5.这段中,作者认为快乐与否,关键是什么?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由事入理,衔接自然,点明主题
关键在心态;“使其中……将何适而非快?”,心中坦然,无往不快。
第三段就“快哉”二字抒发议论.提出观点分段探究3农历每月初一,被称为_________
农历每月十五,被称为__________
农历每月十六,被称为__________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被称为__________考考你!朔日望既望晦第四段,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肯定观点.分段探究46.本文以「快」字为文眼,共出现几次?在文中划出,这样有什么好处?①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③亦足以称快世俗。
④快哉,此风!
⑤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将何适而非快?
⑥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⑦乌睹其为快也哉!
7次。“快”字
贯穿始终,使
章结构严密.
 文章通过对“快哉”的山水的描绘,以及对“快”与“不快”的议论,赞扬了张梦得在遭贬之后,能够自放山水之间和“不以物伤性”的坦荡心胸,说明了士生于世,只要内心坦荡就会“无往而不自得”的道理。
7.本文主旨与大家所学过的哪一篇文章中的名句相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认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合作讨论8.【黄州快哉亭记】中,苏辙以为快哉的关键为 
A?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尽收眼底
B?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C?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D?历史人物,流风遗迹,可堪凭吊。﹙ ﹚B“快哉亭”涉及的人物有哪些,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快哉亭是张梦得所建,由苏轼命名,苏辙作记。当时这三人都被贬了官,身处逆境,但都很达观。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提到“贬官文化”一词。“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拓展一 关于“贬官文化”风过了,不留痕迹
风来了,竹子的枝干被风吹弯;风走了,竹子又站得直直的,好像风没来过一样。 云来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云走了,潭底乾乾净净的,好像云没来过一样。 竹子不会因为被风吹过,就永远直不起腰来;清澈的潭水,也不会因为云飘过,就永远留住云的影子。 同样的,心胸宽大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两句不礼貌的话,就刮起永远的狂风巨浪;也不会因为别人不礼貌的行为,就在心底刻下无法磨灭的伤痕。 像清澈的潭水一样,云过了,不留痕迹。 像坚韧的竹子一样,风过了,不留痕迹。
拓展2---阅读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