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多市多校联考二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南省多市多校联考二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9 21:19:19

文档简介

语文(B)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1)cháng yáng(2分)mèi(1分)
(2)①姿(1分)②抑(1分)
2.①C ②E ③B ④A ⑤D
【解析】①C由材料中的“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等信息可判断出此处为甲骨文(1分)。②E由材料中“金文”“青铜器”等信息可判断为商周(1分)。③B由材料中“秦国”“又漂亮又工整”等信息可判断空白处应为“小篆”(1分)。④A由材料中“隶书”“起笔时顿笔,像个蚕宝宝;收笔时提笔,让汉字像天上飞的小燕子”可判断此处应填“蚕头燕尾”(1分)。⑤D由材料中“标准汉字”“笔画更平直”等可判断此处应为楷书(1分)。
3.示例:图一:①这幅宣传画的背景为旋转的书法墨滴,中心是立体“魅”字,外圈由甲骨文、金文、楷书等字体围绕成圆圈;②这幅宣传画的墨滴象征汉字的灵动生命力,多个汉字展现汉字跨越时空的魅力传承,体现文化的生生不息。“魅”体现了活动主题“汉字的魅力”。③所以我选择图一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画。
图二:①这幅宣传画的背景为古代活字印刷模板,前景是“汉字”二字的水墨晕染效果,融入青铜器纹样;②这幅宣传画中的活字印刷象征汉字传播载体的变革,水墨与青铜器结合展现汉字刚柔并济的美学特质,突出文化传承的厚重感,魅力无限。③所以我选择图二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画。
(前2点每点2分,第③点1分,共5分。大意对即可)
4.①水何澹澹 ②山岛竦峙
③明月几时有 ④把酒问青天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⑥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 ⑧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句1分,若出现添字、漏字、错字均不给分,共8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5.示例:①老愚12岁掌握理发技术(①段),从业五十余年,将推剪动作内化为身体本能(业务非常熟练)。②坚守“只理不洗”的传统服务模式(②段),将理发视为手艺而非商业行为。③工作时 抬着头专注回应打招呼的顾客,但手中活儿不停(②段),即使睡着也能完成服务( 段)。④通过触感判断头型弧度(“刮秃瓢三遍”的标准化
流程),闭着眼也能完成服务(14段)。(1点1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
6.(1)示例:①“总是”表明这些动作已成为老愚的本能,这种习惯性动作既是对顾客的责任承诺,座位一定保持洁净,也暗示他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即使价格低廉,仍保持服务品质的优质;②“往里”这一方向性动作,体现老愚对顾客的细心:向内卷可避免碎发掉入衣领,保持顾客衣物整洁,表现了老愚理发虽价格低但服务品质优质。(意思对即可。1点1分,共2分。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
(2)示例:不冲突。①“钓一夜”的高强度休闲与“不耽误”的职业坚持形成反差;②展现老愚精力充沛与对职业的责任感;③为后文“睡着剃头”埋下伏笔(暗示睡眠不足却技艺稳定)。(意思对即可。1点1分,共2分,答对2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
7.示例:①二维码是老愚理发的收款方式;明写二维码与“8元低价”形成传统手艺与现代数字化形式的反差;②“15元”的语音提示是暗示,将情感交流简化为数字交易,揭示了传统手艺在数字化浪潮中坚守的主题。(1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8.示例:①顾客放心让睡着的理发师操作,体现对老愚技艺的绝对信任;②两人同时入睡暗示现代社会繁忙带给人的疲惫(如老愚“凌晨垂钓”“早起出摊”);③老愚在疲惫中坚持工作,顾客在疲惫中接受服务。这种“同步沉睡”既是对社会快节奏生活的讽刺,也是对传统匠人精神的礼赞。(或:揭示文章主题:即使在最疲惫的状态下,技艺依然可靠,信任依然存在。)(1点2分,共4分,答对任意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共12分)
9.(4分)BE【解析】B选项:文本二只是强调AI写诗数据驱动的优势,并未说人类写诗完全缺乏数据驱动优势,这种表述过于绝对,该选项错误。E选项:文本一主要论述数字技术对美育的积极作用,虽提及数字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并非强调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应用的弊端,该选项错误。
10.示例:①“无疑”:该词加强语气,强调了沉浸式体验对感受历史和文化艺术美的肯定作用,表达坚定有力,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②“触达”:将文化艺术之美拟人化,生动展现其直接抵达人
心的状态,让抽象的美更具感染力,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1点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1.示例:①文本一侧重数字技术在美育方面的应用,如助力美育拓展边界、创新形式等;②文本二则侧重于比较AI写诗与人类写诗的优劣,探讨AI在诗歌创作领域的局限性。(1点2分,共4分。表述清晰,大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共10分)
12.(2分)D【解析】D项申屠敦害怕是因为被众人的趋炎附势、颠倒是非所吓,不是因为他的鼎是假的,他的鼎是真的,故选D。
13.(2分)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14.示例:①先达的严厉(辞色之严、呵斥之厉)与作者的谦恭(“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作者问学的辛苦,突出作者的勤学。②作者自己简食破衣与同舍生的华衣美饰作对比,表现自己物质条件匮乏的苦寒之状,突出作者以求学为乐。(1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5.示例:①宋濂“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他心中有足以使自己快乐的事,即读书学习,他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知识上,所以不羡慕物质享受。②申屠敦“噤不敢言”是因为众人在权贵人的影响下都认为他的鼎是假的,面对众人的折辱,他因势单力薄而不敢争辩。
启示:③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要像宋濂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④同时,面对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像申屠敦那样因畏惧权势而选择沉默,要有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勇气。(1点1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乙】文段参考译文:
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了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把这个鼎埋藏在其中三年。泥土和药水一起腐蚀着鼎,铜
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它的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心中忿忿不平,多次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够用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二)(共4分)
16.示例:建议一:在泰山的山腰处添上层层云雾缭绕。诗中“荡胸生曾云”描述了山中云气层出不穷,这样能体现出泰山的雄浑壮阔与神秘,丰富画面层次,使泰山更具巍峨之感(2分)。
建议二:在画面上画上一些飞鸟。诗中有“决眦入归鸟”,飞鸟的出现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能表现出泰山景色的迷人,吸引飞鸟,让画面更生动,更符合诗意(2分)。
(1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四、名著阅读(5分)
17.林冲示例:①林冲的反抗令我动容。②起初他一忍再忍,高衙内多次欺辱,他都选择妥协。直至草料场险遭毒手,他才彻底觉醒。风雪山神庙,他手刃仇人,毅然奔赴梁山。③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林冲完成蜕变,尽显抗争精神。(第①、③点1点1分,第②点3分,共5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华子良示例:①华子良堪称机智典范。②在渣滓洞,他为传递情报,长期装疯卖傻。特务们以为他真疯,放松警惕。他巧妙利用这个伪装,不动声色地观察敌人动向,为狱中的党组织送出关键情报。③他以非凡的机智为革命胜利默默助力,令人赞叹。(第①、③点1点1分,第②点3分,共5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五、作文(50分)
18.参考河南省中招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