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专题21 原子物理
一、 光电效应和原子结构
1.(2025高考山东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和强度都相同的单色光分别照射编号为1、2、3的金属,所得遏止电压如图所示,关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 (2025高考四川卷)某多晶薄膜晶格结构可以等效成缝宽约为3.5×10 10m的狭缝。下列粒子束穿过该多晶薄膜时,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 )
A.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7.9×10 13m的中子
B.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8.7×10 12m的质子
C.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2.6×10 11m的氮分子
D.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5×10 10m的电子
3.(2025高考广东卷)有甲、乙两种金属,甲的逸出功小于乙的逸出功。使用某频率的光分别照射这两种金属,只有甲发射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频率更小的光,可能使乙也发射光电子
B.使用频率更小的光,若仍能使甲发射光电子,则其最大初动能小于
C.频率不变,减弱光强,可能使乙也发射光电子
D.频率不变,减弱光强,若仍能使甲发射光电子,则其最大初动能小于
4.(2025高考广西卷)有四种不同逸出功的金属材料:铷,钾,钠和镁制成的金属板。现有能量为的光子,分别照到这四种金属板上,则会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板为( )
A.铷 B.钾 C.钠 D.镁
5. (2025年1月浙江选考) 如图1所示,三束由氢原子发出的可见光P、Q、R分别由真空玻璃管的窗口射向阴极K。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射入同一单缝衍射装置时,Q的中央亮纹比R宽
B. P、Q产生的光电子在K处最小德布罗意波长,P大于Q
C. 氢原子向第一激发态跃迁发光时,三束光中Q对应的能级最高
D. 对应于图2中的M点,单位时间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数目,P多于Q
6. (2025高考物理甘肃卷)用电子与离子的碰撞可以研究离子的能级结构和辐射特性。离子相对基态的能级图(设基态能量为0)如图所示。用电子碰撞离子使其从基态激发到可能的激发态,若所用电子的能量为50eV,则离子辐射的光谱中,波长最长的谱线对应的跃迁为( )
A. 能级 B. 能级
C. 能级 D. 能级
7.(2025高考河北卷)(8分)光纤光谱仪的部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测光在光纤内经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再经棱镜偏转,然后通过狭缝进入光电探测器。
(1)若将光纤简化为真空中的长玻璃丝,设玻璃丝的折射率为,求光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最小入射角。
(2)若探测器光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求该材料的截止频率。(普朗克常量)
二、 原子核
1.(2025高考福建卷)核反应方程为→+17.6MeV,现真空中有两个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氘核与氚核相撞,发生核反应,设反应释放的能量几乎转化为与的动能,则( )
A.该反应有质量亏损
B.该反应为核裂变
C.获得的动能约为14MeV
D.获得的动能约为14MeV
2.(2025高考安徽卷)2025年4月,位于我国甘肃省武威市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标志着人类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该技术利用钍核()俘获x个中子(),共发生y次衰变,转化为易裂变的铀核(),则( )
A. B.
C. D.
3. (2025高考物理海南卷)核反应方程中,则X是( )
A. B. C. D.
4.(2025年高考北京卷)自然界中物质是常见的,反物质并不常见。反物质由反粒子构成,它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目前发现的反粒子有正电子、反质子等;反氢原子由正电子和反质子组成。粒子与其对应的反粒子质量相等,电荷等量异种。粒子和其反粒子碰撞会湮灭。反粒子参与的物理过程也遵守电荷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己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eV,则反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也为-13.6eV
B.一个中子可以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正电子
C.一对正负电子等速率对撞,湮灭为一个光子
D.反氘核和反氘核的核聚变反应吸收能量
5.(2025年高考湖南卷)关于原子核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衰变后生成新核并释放能量,新核总质量等于原核质量
B.大量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时间,为该元素的半衰期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变长
D.采用化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6.(2025高考海南卷)核反应方程中,则是( )
A. B. C. D.
7.(2025年高考云南卷)2025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碳14的衰变方程为,则( )
A.X为电子,是在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中产生的
B.X为电子,是在核内质子转化为中子的过程中产生的
C.X为质子,是由核内中子转化而来的
D.X为中子,是由核内质子转化而来的
8. (2025高考黑吉辽蒙卷)某理论研究认为,原子核可能发生双衰变,衰变方程为。处于第二激发态的原子核先后辐射能量分别为和的、两光子后回到基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的频率比的大 D. 的波长比的大
9. (2025年1月浙江选考) 同位素相对含量的测量在考古学中有重要应用,其测量系统如图1所示。将少量古木样品碳化、电离后,产生的离子经过静电分析仪ESA-I、磁体-I和高电压清除器,让只含有三种碳同位素、、的离子束(初速度可忽略不计)进入磁体-Ⅱ.磁体-Ⅱ由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极P,磁感应强度为B、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细管道和离子接收器F构成。通过调节U,可分离、、三种同位素,其中、的离子被接收器F所接收并计数,它们的离子数百分比与U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而离子可通过接收器F,进入静电分析仪ESA-Ⅱ,被接收器D接收并计算。
(1)写出中子与发生核反应生成,以及发生衰变生成的核反应方程式:
(2)根据图2写出的离子所对应的U值,并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原子质量单位,元电荷);
(3)如图1所示,ESA-Ⅱ可简化为间距两平行极板,在下极板开有间距的两小孔,仅允许入射角的离子通过。求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
(4)对古木样品,测得与离子数之比值为;采用同样办法,测得活木头中与的比值为,由于它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碳交换,该比例长期保持稳定。试计算古木被砍伐距今的时间(已知的半衰期约为5700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专题21 原子物理
一、 光电效应和原子结构
1.(2025高考山东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和强度都相同的单色光分别照射编号为1、2、3的金属,所得遏止电压如图所示,关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遏制电压的关系
根据图像有
故;故选B。
2. (2025高考四川卷)某多晶薄膜晶格结构可以等效成缝宽约为3.5×10 10m的狭缝。下列粒子束穿过该多晶薄膜时,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 )
A.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7.9×10 13m的中子
B.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8.7×10 12m的质子
C.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2.6×10 11m的氮分子
D.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5×10 10m的电子
【答案】D
【解析】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德布罗意波长最大的,D正确。
3.(2025高考广东卷)有甲、乙两种金属,甲的逸出功小于乙的逸出功。使用某频率的光分别照射这两种金属,只有甲发射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频率更小的光,可能使乙也发射光电子
B.使用频率更小的光,若仍能使甲发射光电子,则其最大初动能小于
C.频率不变,减弱光强,可能使乙也发射光电子
D.频率不变,减弱光强,若仍能使甲发射光电子,则其最大初动能小于
【答案】B
【解析】.某频率的光不能使乙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说明此光的频率小于乙金属的截止频率,则换用频率更小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换用频率更小的光最大初动能小于,B正确;
频率不变则小于乙金属的截止频率,不会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
由可知频率不变最大初动能不变,D错误。
4.(2025高考广西卷)有四种不同逸出功的金属材料:铷,钾,钠和镁制成的金属板。现有能量为的光子,分别照到这四种金属板上,则会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板为( )
A.铷 B.钾 C.钠 D.镁
【答案】A
【解析】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时就能发生光电效应,可知能量是2.20eV的光子分别照射到四种金属板上,会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板是铷,A正确。
5. (2025年1月浙江选考) 如图1所示,三束由氢原子发出的可见光P、Q、R分别由真空玻璃管的窗口射向阴极K。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射入同一单缝衍射装置时,Q的中央亮纹比R宽
B. P、Q产生的光电子在K处最小德布罗意波长,P大于Q
C. 氢原子向第一激发态跃迁发光时,三束光中Q对应的能级最高
D. 对应于图2中的M点,单位时间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数目,P多于Q
【答案】BC
【解析】根据
因Q的截止电压大于R,可知Q的频率大于R的频率,Q的波长小于R的波长,则分别射入同一单缝衍射装置时,R的衍射现象比Q更明显,则Q的中央亮纹比R窄,选项A错误;
同理可知P、Q产生的光电子在K处Q的最大初动能比P较大,根据
可知最小德布罗意波长,P大于Q,选项B正确;
因Q对应的能量最大,则氢原子向第一激发态跃迁发光时,根据,可知三束光中Q对应的能级最高,选项C正确;对应于图2中的M点,P和Q的光电流相等,可知P和Q单位时间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数目相等,选项D错误。
6. (2025高考物理甘肃卷)用电子与离子的碰撞可以研究离子的能级结构和辐射特性。离子相对基态的能级图(设基态能量为0)如图所示。用电子碰撞离子使其从基态激发到可能的激发态,若所用电子的能量为50eV,则离子辐射的光谱中,波长最长的谱线对应的跃迁为( )
A. 能级 B. 能级
C. 能级 D. 能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述,用能量为50eV的电子碰撞离子使其从基态激发到可能的激发态,可使离子跃迁到n=3能级和n=2能级,由△E=hc/λ,可知离子辐射的光谱中,波长最长的谱线对应的跃迁为能级,C正确。
7.(2025高考河北卷)(8分)光纤光谱仪的部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测光在光纤内经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再经棱镜偏转,然后通过狭缝进入光电探测器。
(1)若将光纤简化为真空中的长玻璃丝,设玻璃丝的折射率为,求光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最小入射角。
(2)若探测器光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求该材料的截止频率。(普朗克常量)
【答案】(1)
(2)
【解析】(1)光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满足
可得 (4分)
(2)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可得 (4分)
二、 原子核
1.(2025高考福建卷)核反应方程为→+17.6MeV,现真空中有两个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氘核与氚核相撞,发生核反应,设反应释放的能量几乎转化为与的动能,则( )
A.该反应有质量亏损
B.该反应为核裂变
C.获得的动能约为14MeV
D.获得的动能约为14MeV
【答案】AC
【解析】.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有质量亏损,A正确;
该反应是核聚变反应,B错误;
在真空中,该反应动量守恒,由于相撞前氘核与氚核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量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得反应粒子获得的动能之比为
而两个粒子获得的总动能为,故获得的动能,
获得的动能。故C正确,D错误。
2.(2025高考安徽卷)2025年4月,位于我国甘肃省武威市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标志着人类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该技术利用钍核()俘获x个中子(),共发生y次衰变,转化为易裂变的铀核(),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钍核每俘获1个中子质量数加1,电荷数不变,每发生一次衰败,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加1,钍核变成铀核,质量数加1,电荷数加2,则俘获1个中子,发生2次衰败,即,,故选B。
3. (2025高考物理海南卷)核反应方程中,则X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遵循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X是中子,C正确。
4.(2025年高考北京卷)自然界中物质是常见的,反物质并不常见。反物质由反粒子构成,它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目前发现的反粒子有正电子、反质子等;反氢原子由正电子和反质子组成。粒子与其对应的反粒子质量相等,电荷等量异种。粒子和其反粒子碰撞会湮灭。反粒子参与的物理过程也遵守电荷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己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eV,则反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也为-13.6eV
B.一个中子可以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正电子
C.一对正负电子等速率对撞,湮灭为一个光子
D.反氘核和反氘核的核聚变反应吸收能量
【答案】D
【解析】氢原子基态能量由电子和质子决定,反氢原子的基态能量由正电子和反质子决定,电荷结构相同,能级结构不变,所以反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也为-13.6eV,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中子可以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负电子,B错误;一对正负电子等速率对撞,总动量为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湮灭时需要产生至少两个光子,否则湮灭为一个光子,不满足动量守恒定律,C错误;氘核和氘核的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反氘核和反氘核的核聚变应该遵循相同规律,所以反氘核和反氘核的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D错误。
5.(2025年高考湖南卷)关于原子核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衰变后生成新核并释放能量,新核总质量等于原核质量
B.大量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时间,为该元素的半衰期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变长
D.采用化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答案】B
【解析】原子核衰变时释放能量,根据质能方程,总质量会减少,新核总质量小于原核质量,故A错误;半衰期定义为大量放射性原子核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题干中强调“大量”,符合定义,故B正确;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与温度无关,故C错误;
半衰期不受化学方法影响,因化学变化不改变原子核性质,故D错误。
6.(2025高考海南卷)核反应方程中,则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C正确。
7.(2025年高考云南卷)2025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碳14的衰变方程为,则( )
A.X为电子,是在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中产生的
B.X为电子,是在核内质子转化为中子的过程中产生的
C.X为质子,是由核内中子转化而来的
D.X为中子,是由核内质子转化而来的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
可知X为电子,电子是在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中产生的。A正确。
8. (2025高考黑吉辽蒙卷)某理论研究认为,原子核可能发生双衰变,衰变方程为。处于第二激发态的原子核先后辐射能量分别为和的、两光子后回到基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的频率比的大 D. 的波长比的大
【答案】ABC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解得,AB正确;由题可得光子的能量大于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能量公式,波长
可得的频率大于的频率,的波长小于的波长,C正确,D错误。
9. (2025年1月浙江选考) 同位素相对含量的测量在考古学中有重要应用,其测量系统如图1所示。将少量古木样品碳化、电离后,产生的离子经过静电分析仪ESA-I、磁体-I和高电压清除器,让只含有三种碳同位素、、的离子束(初速度可忽略不计)进入磁体-Ⅱ.磁体-Ⅱ由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极P,磁感应强度为B、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细管道和离子接收器F构成。通过调节U,可分离、、三种同位素,其中、的离子被接收器F所接收并计数,它们的离子数百分比与U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而离子可通过接收器F,进入静电分析仪ESA-Ⅱ,被接收器D接收并计算。
(1)写出中子与发生核反应生成,以及发生衰变生成的核反应方程式:
(2)根据图2写出的离子所对应的U值,并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原子质量单位,元电荷);
(3)如图1所示,ESA-Ⅱ可简化为间距两平行极板,在下极板开有间距的两小孔,仅允许入射角的离子通过。求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
(4)对古木样品,测得与离子数之比值为;采用同样办法,测得活木头中与的比值为,由于它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碳交换,该比例长期保持稳定。试计算古木被砍伐距今的时间(已知的半衰期约为5700年,)
【答案】(1),
(2),
(3)
(4)
【解析】(1)中子与发生核反应生成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发生衰变生成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2)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磁场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联立解得
,
相比,的比荷更大,通过圆形管道所需要的电压更大,通过图2可知当电压为时,与的离子数百分比为,故的离子所对应的U值为。
根据整理得
(3)由题意知,粒子在板间做类斜抛运动,水平方向有
,
竖直方向有
,,
联立解得
(4)古木中与比值是活木头中的,说明经过衰变后只剩下,已知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下,设经过n个半衰期,则有
解得
则砍伐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