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专题24 力学探究性实验
1. (2025高考四川卷)某学习小组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开展“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实验过程如下:
(1)将两根细绳分别系在弹簧两端,将其平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让其中一个系绳点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个系绳点对应的刻度如图1所示,可得弹簧原长为________cm。
(2)将弹簧一端细绳系到墙上挂钩,另一端细绳跨过固定在桌面边缘的光滑金属杆后,系一个空的小桶。使弹簧和桌面上方的细绳均与桌面平行,如图2所示。
(3)用带有刻度的杯子量取50mL水,缓慢加到小桶里,待弹簧稳定后,测量两系绳点之间的弹簧长度并记录数据。按此步骤操作6次。
(4)以小桶中水体积V为横坐标,弹簧伸长量x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拟合成如图3所示直线,其斜率为200m 2。由此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图3中直线的截距为0.0056m,可得所用小桶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①. 13.14##13.15 (4)②. 49 (5) ③. 0.028
【解析】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应该估读到0.1mm,所以弹簧的原长为13.14cm
(4)由胡克定律,可知mg+ρgV=kx,化简得x=V+,图像斜率m-2,
解得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49N/m。
(5)由 =0.0056m,解得小桶质量为m=0.028kg。
2.(2025高考山东卷)(6分)某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两光电门安装在长直轨道上,选择宽度为d的遮光片固定在小车上,调整轨道倾角,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将小车与托盘及砝码相连。选用 (填“5.00”或“1.00”)的遮光片,可以较准确地测量遮光片运动到光电门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将小车自轨道右端由静止释放,从数字毫秒计分别读取遮光片经过光电门1、光电门2时的速度、,以及从遮光片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将托盘及砝码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改变砝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根据数据拟合出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要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实验中应 (填“增大”或“减小”)轨道的倾角。
(4)图乙中直线斜率的单位为 (填“”或“”)。
【答案】(1)1.00 (2分)(2)0.41 (2分)
(3)增大 (1分)(4) (1分)
【解析】(1)实验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遮光片宽度越小,代替时的误差越小,故为较准确地测量遮光片运动到光电门时小车的瞬时速度,选择宽度较小的的遮光片;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3)根据图像可知当有一定大小的外力F时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仍为零,可知平衡摩擦力不足,若要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需要平衡摩擦力,故实验中应增大轨道的倾角;
(4)图乙中直线斜率为,根据可知直线斜率的单位为。
3.(2025年高考湖南卷)(7分)某同学通过观察小球在黏性液体中的运动,探究其动力学规律,步骤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直径D如图1所示, 。
(2)在液面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同时使用频闪摄影仪记录小球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置,频闪仪每隔闪光一次。装置及所拍照片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的数字是小球到液面的测量距离,单位是)。
(3)根据照片分析,小球在A、E两点间近似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 (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液体的黏滞阻力(k为与液体有关的常量),已知小球密度为,液体密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k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5)为了进一步探究动力学规律,换成直径更小的同种材质小球,进行上述实验,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2.206 (2分) (2) (2分)
(3) (2分) 减小(1分)
【解析】(1)根据图1可知小球直径D=2mm+20.7×0.01mm=2.207mm
(2)由图2可知A、E两点间的距离为
时间为
所以速度为
(4)小球匀速运动,根据受力平衡有
求得体积公式为
整理可得
(5)根据(4)可知,所以换成直径更小的同种材质小球,速度将减小。
4. (2025高考广西卷)(8分)在用如图甲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的关系时,需保持小车(含加速度传感器,下同)质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
(2)实验时,调节定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绳与轨道平面保持_____。
(3)由该装置分别探究M、N两车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获得a—F图像如图乙,通过图乙分析实验是否需要补偿阻力(即平衡阻力)。如果需要,说明如何操作;如果不需要,说明理由。
(4)悬挂重物让M、N两车从静止释放经过相同位移的时间比为n,两车均未到达轨道末端,则两车加速度之比_____。
【答案】(1)控制变量法(2分)(2)平行 (2分)
(3)需要。撤出细绳连接的力传感器和重物,将木板左端用垫块垫起适当高度,使小车能沿木板匀速下滑。(2分)
(4)1 n2(2分)
【解析】(1)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的关系时,需保持小车(含加速度传感器,下同)质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实验时,为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细绳的拉力,要调节定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绳与轨道平面保持平行,保证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一致,减小实验误差。
(3)由图乙可知,当拉力F达到某一值时才产生加速度,说明小车运动受到摩擦力,需要补偿阻力。补偿方法是:撤出细绳连接的力传感器和重物,将木板左端用垫块垫起适当高度,使小车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4)悬挂重物让M、N两车从静止释放经过相同位移的时间比为n,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at2,位移相同,其加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反比,所以==1 n2.
5.(2025高考安徽卷)(6分)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平衡阻力的方法是:调整轨道的倾斜度,使小车 。(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能在轨道上保持静止
b.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轨道做匀速运动
c.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轨道做匀速运动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箱体的水平底板上安装有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将物体置于力传感器上,箱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利用传感器测得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的加速度a,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
①图丙是根据某次实验采集的数据生成的和a随时间t变化的散点图,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时,物体处于 (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以为横轴、a为纵轴,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图像为图丁中的图线a、
②若将物体质量增大一倍,重新进行实验,其图像为图丁中的图线 。(选填“b”“c”或“d”)
【答案】(1)c (2分) (2) 失重 (2分) d(2分)
【解析】(1)平衡阻力的方法是:调整轨道的倾斜度,使小车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轨道做匀速运动。
故选c。
(2)[1]根据图像可知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
[2]对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整理得
可知图像的斜率为,故将物体质量增大一倍,图像斜率变小,纵轴截距不变,其图像为图丁中的图线d。
6.(2025年1月浙江选考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每5个连续打出的点为一个计数点,电源频率为,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速度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 改变小车总质量,需要重新补偿阻力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输出电压为的交流电源上
C. 调节滑轮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D. 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3)改用如图1所示的气垫导轨进行实验。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至水平,滑块在槽码的牵引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测得两个光电门间距为x,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d,结果如图2所示,其读数_____mm,则滑块加速度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0.390 (2)CD
(3) ①. 10.00 ②.
【解析】
(1)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打计数点3时的速度
(2)平衡摩擦力时满足
两边质量消掉,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A错误;
电火花计时器需要接220V交流电源,选项B错误;
C.调节滑轮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根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C正确;
D.小车应尽量接近打点计时器,并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以充分利用纸带,选项D正确。
故选CD。
(3)[1]遮光条宽度d=10mm+0.05mm×0=10.00mm
[2]经过两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
根据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专题24 力学探究性实验
1. (2025高考四川卷)某学习小组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开展“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实验过程如下:
(1)将两根细绳分别系在弹簧两端,将其平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让其中一个系绳点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个系绳点对应的刻度如图1所示,可得弹簧原长为________cm。
(2)将弹簧一端细绳系到墙上挂钩,另一端细绳跨过固定在桌面边缘的光滑金属杆后,系一个空的小桶。使弹簧和桌面上方的细绳均与桌面平行,如图2所示。
(3)用带有刻度的杯子量取50mL水,缓慢加到小桶里,待弹簧稳定后,测量两系绳点之间的弹簧长度并记录数据。按此步骤操作6次。
(4)以小桶中水体积V为横坐标,弹簧伸长量x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拟合成如图3所示直线,其斜率为200m 2。由此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图3中直线的截距为0.0056m,可得所用小桶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2025高考山东卷)(6分)某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两光电门安装在长直轨道上,选择宽度为d的遮光片固定在小车上,调整轨道倾角,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将小车与托盘及砝码相连。选用 (填“5.00”或“1.00”)的遮光片,可以较准确地测量遮光片运动到光电门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将小车自轨道右端由静止释放,从数字毫秒计分别读取遮光片经过光电门1、光电门2时的速度、,以及从遮光片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将托盘及砝码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改变砝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根据数据拟合出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要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实验中应 (填“增大”或“减小”)轨道的倾角。
(4)图乙中直线斜率的单位为 (填“”或“”)。
3.(2025年高考湖南卷)(7分)某同学通过观察小球在黏性液体中的运动,探究其动力学规律,步骤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直径D如图1所示, 。
(2)在液面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同时使用频闪摄影仪记录小球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置,频闪仪每隔闪光一次。装置及所拍照片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的数字是小球到液面的测量距离,单位是)。
(3)根据照片分析,小球在A、E两点间近似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 (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液体的黏滞阻力(k为与液体有关的常量),已知小球密度为,液体密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k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5)为了进一步探究动力学规律,换成直径更小的同种材质小球,进行上述实验,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2025高考广西卷)(8分)在用如图甲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的关系时,需保持小车(含加速度传感器,下同)质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
(2)实验时,调节定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绳与轨道平面保持_____。
(3)由该装置分别探究M、N两车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获得a—F图像如图乙,通过图乙分析实验是否需要补偿阻力(即平衡阻力)。如果需要,说明如何操作;如果不需要,说明理由。
(4)悬挂重物让M、N两车从静止释放经过相同位移的时间比为n,两车均未到达轨道末端,则两车加速度之比_____。
5.(2025高考安徽卷)(6分)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平衡阻力的方法是:调整轨道的倾斜度,使小车 。(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能在轨道上保持静止
b.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轨道做匀速运动
c.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轨道做匀速运动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箱体的水平底板上安装有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将物体置于力传感器上,箱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利用传感器测得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的加速度a,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
①图丙是根据某次实验采集的数据生成的和a随时间t变化的散点图,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时,物体处于 (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以为横轴、a为纵轴,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图像为图丁中的图线a、
②若将物体质量增大一倍,重新进行实验,其图像为图丁中的图线 。(选填“b”“c”或“d”)
6.(2025年1月浙江选考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每5个连续打出的点为一个计数点,电源频率为,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速度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 改变小车总质量,需要重新补偿阻力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输出电压为的交流电源上
C. 调节滑轮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D. 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3)改用如图1所示的气垫导轨进行实验。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至水平,滑块在槽码的牵引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测得两个光电门间距为x,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d,结果如图2所示,其读数_____mm,则滑块加速度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