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五升六】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预习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作业·五升六】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预习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9 21: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作业·五升六】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预习学案
(1)利用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使图像放得更大。
(2)认识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3)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
1.用透镜组合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主要由   、调节旋钮、   、载物台、   等组成。
2.把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起来,调整好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就能把图像放得更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我们在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时,其中位于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    ,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    镜。
二、判断题
1.在制作简易显微镜时,我们通常用两个放大倍数相同的凸透镜。 (  )
2. 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上、下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放置。 (  )
3.组合两个凸透镜与一个凸透镜相比,放大倍数更大,视野更大。( )
4.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构成的。(  )
5.简易显微镜中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任意调节的。( )
三、单选题
1.小明想把观察到的昆虫触角放得更大,可选用以下(  ) 放在图中的放镜处。
A. B. C.
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组合凸透镜下方的放大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  )部分。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3.如图所示,小科将两个不同的放大镜组合起来观察蚂蚁,他看到的结果是(  )。
A.蚂蚁图像变小了 B.看到视野变大了 C.看到细节变多了
4.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5.下列仪器中,(  )最适合观察病毒。
A.望远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6.两个凸透镜(  )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A.三角行组合之间的距离 B.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 C.平行组合之间的亮度
四、综合题
如何把物体放大得更大,小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1)做个简易显微镜:找两个规格不同的   ,调整它们之间的   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清楚为止,用纸筒和胶带把它们固定下来,一个简易显微镜就做好了。在真正的显微镜上也有两个镜,用眼看的镜叫   ,对准物体的镜叫物镜。
(2)我们制作的简易显微镜是用透镜制成的,它是利用透镜对光折射而产生物像的,像这样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x物镜放大的倍数。因为人眼所见到的光有一定的波长范围,所以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一定限度的。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大大提高了放大倍数。1983年,科学家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列显微镜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3)实验室里一个显微镜的目镜的放大倍数是3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50倍 B.600倍 C.3020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目镜;物镜;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用透镜组合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故答案为:目镜;物镜;反光镜。
2.【答案】大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而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保持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在纸筒中。故答案为:大。
3.【答案】目镜;物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增大物体的放大倍数,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人们为了能够看到更小的物体,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在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时,其中位于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物镜。
二、判断题
1.【答案】错误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在制作显微镜时,我们要选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组合能够把物体放大更多倍,也可以选取两个放大倍数相同的凸透镜。
2.【答案】正确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上、下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放置。题目说法正确。
3.【答案】错误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组合两个凸透镜(如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时,放大倍数是两者的乘积,确实比单个凸透镜更大。但放大倍数增大后,观察的视野范围会缩小,因为高倍放大只能看到更小区域的细节。题干中 “视野更大” 的表述错误,实际情况是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
4.【答案】错误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5.【答案】错误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根据制作显微镜的方法,正确的制作过程是: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所以简易显微镜中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要求是调节其中一个,至图象清晰即可。
三、单选题
1.【答案】C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征,C是凸透镜。
2.【答案】B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在现代光学显微镜中,物镜是负责接收物体并形成初步放大的实像的透镜,而目镜则是负责将这个实像进一步放大以供观察的透镜。因此,组合凸透镜下方的放大镜相当于现代光学显微镜的物镜部分。
3.【答案】C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能看到的细节变多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变小了。
4.【答案】B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为:首先准备两个放大镜(即两个凸透镜作为镜头),然后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最后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故正确顺序为②④③①,B符合题意。
5.【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病毒的个体极其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处于 10 - 300 纳米的范围,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很难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而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成像,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将极其微小的物体放大到可以被清晰观察的程度,所以电子显微镜是最适合观察病毒这种微小物体的仪器,B选项符合题意。
6.【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解析】凸透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显微镜,能成倍地增加放大倍数,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四、综合题
【答案】(1)凸透镜;距离;目镜
(2)C
(3)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1)做个简易显微镜:找两个规格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清楚为止,用纸筒和胶带把它们固定下来,一个简易显微镜就做好了。在真正的显微镜上也有两个镜,用眼看的镜叫目镜,对准物体的镜叫物镜。
(2)放大镜是最早被使用的简单放大工具,之后人们利用透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发明了光学显微镜。随着科技发展,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进一步提高了放大倍数。1983 年,科学家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所以显微镜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是放大镜 — 光学显微镜 — 电子显微镜 — 扫描隧道显微镜。
(3)因为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已知目镜放大倍数是30倍,物镜放大倍数是20倍,所以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30×20=600倍。
(1)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做个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是: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清楚为止,用纸筒和胶带把它们固定下来,一个简易显微镜就做好了。在真正显微镜上也有两个镜,用眼看的镜叫目镜,对准物体的镜叫物镜。
(2)根据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显微镜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先是放大镜,然后是由放大镜制作的光学显微镜,紧接着是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的电子显微镜,最后是1983年的扫描隧道显微镜。选择C选项。
(3)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x物镜放大的倍数。所以,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30×20=600倍。选择B选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