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 时 数 1
教学目标可操作、易落实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记述文六要素,复述课文。
2.通过圈画关键语句,品味作者“脱险”时的心理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历程。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重难点与考点、易错点准确、具体 教学重点:通过圈画关键语句,品味作者“脱险”时的心理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历程。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获得人生启示。
问题预设学习新知可能遇到的障碍 部分学生可能无法较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知识铺垫学习新知需要用到的旧知 1.课本80页阅读提示。2.表现心理状态的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学生:课本、笔、学案。
教 学 过 程围绕核心问题设计教学模块,要求科学、适量、易操作 旁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莫顿·亨特空军基地飞行的故事)2.走进作者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题《悬崖上的一课》)。回顾一次冒险的故事1.回顾故事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地点:费城的悬崖上。人物:“我”、5个男孩、父亲。起因:厌倦了玩弹珠、烧树叶的游戏,决定去爬悬崖。经过:小伙伴们一一爬上悬崖,我害怕得蹲在小山道上止步不前,直到所有小伙伴都爬上崖顶离开了,天也黑了,我也不敢挪动寸步。结果:杰里带着父亲来找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2.复述故事冒险——( )险——( )险(预设:冒险——遇险——脱险)经历一次心理的成长1.阅读18至28段,在脱险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圈画出相关词句,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表。2.分角色朗读“脱险”片段。四、感受一次心灵的洗礼1.这次的经历让莫顿·亨特成长了很多,获得了很多,那么他在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人生经验?(明确:人生经验是课文29段。)出示,配乐读: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2.小练笔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经像文中的“我”一样,经历过一些当时看似很大的“挫折”,但是过后又受益良多的事情?请你回忆当时情景,将心理的变化写出来。(请生分享)(以班级集体参加市运会团体操表演为例烘托渲染)五、小结一句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一生少不了经受挫折与磨难,但也正是在战胜困难的经历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像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面对困难,鼓起勇气,大声地对自己说一遍:“走一步,再走一步”。
板书设计呈现核心内容,要求规范、有条理
作业设计有梯度,分层次,精准,适量 作业超市(二选一):1.四个小伙伴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2.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里?如果你是杰里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