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陆文学自传》陆羽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 陆羽姓名之由来
《易经》中《渐》卦:“鸿渐于干”:鸿鸟(大雁)可以栖息在岸边水滨,这个栖息之所又是一个新的飞行起点; “鸿渐于磐” :鸿鸟又可以从岸边水滨飞栖于大磐石之上,这比在水滨是更加稳固安全了; “鸿渐于林”:按鸿雁的脚趾是连着的,不能据枝栖于树林之上。但若能得到一个较为平坦的枝柯,也可以立稳,作为暂时的栖息之所; “鸿渐于陵”:陵为高岗,是鸿雁所能飞栖的最高处。这预示着有一个人生旅途的辉煌得意之期;“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陆羽姓氏之所本,寓意深长。“羽仪”疏注:“上九最居上极,是进处高洁,故曰鸿渐于陆也,居无位之地,是不累于位者也……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这就是说,鸿渐于陆,犹如圣贤之高致,超然于进退之外。一羽鸿毛,虽非国家和社会栋梁之材,然其羽可用为仪——难道不可以作为世人的表率,成为千古之楷模吗? 《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注:罍léi:一种盛酒器具,形状像壶。赵云,字子龙 《易经/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 臧克家 蒙卦九二爻:子克家。 蒙卦其余五爻皆阴,唯第二爻为阳居正位,刚柔相接,主孩子能成家立业。 蒋介石,字中正 豫卦六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介于石,比石头还硬的意思。此爻得位履中,以中正自守,其操守坚固,不可移夺动摇。 出自易经的名字? 第一段重点字词:1、未知孰是。
2、褊躁多自用意。
3、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不知谁说的对气量小而性情急躁, (处事)多自己做主。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4、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5、人或疑之,谓生多瞋。
6、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 (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chēnqiān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本文开头说“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何用意?作者这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表现陆羽扑朔迷离,颇为怪异.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用,可以烘托作者的独特个性,但不应理解为故弄玄虚。作者自幼失去双亲,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知,所以说“不知何许人也”,貌似幽默,实为辛酸。学习第一段 按传记的一般写法,开头要介绍人物名字、籍贯、身份、性格等基本情况,名和字取自《周易》,谓渐次升高,寄托了作者的抱负和期盼,但“或云”、 “未知”等语,又暗寓命途多舛、前路难测之意。 “貌陋”、 “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接着从几个侧面,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的个性。第一段,写作者的概况和为人。第二段重点字词:1、闭门读书,不杂非类。
2、杖击林木,手弄流水。
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名词作状语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写隐居苕溪的生活。第二段写了他的性格特征,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他的性格?洒脱不羁-----狂人性格: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号泣而归。
独来独往-----隐士风范:扁舟往来山寺,独行山里中。第二段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种构思?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作者二十九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而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以下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解释。闭门苦读,结交僧士,说明作者志向高洁,不同流俗。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第三段重点字词1、始三岁,惸露,育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
2、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之)以佛书出世之业。
3、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你根本不知道西方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4、但于牧所仿青矜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5、灰心木立
6、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心如死灰,如木头站立看管的人认为他怀恨在心,又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折断鞭子上的刺才停手。 7、卷衣诣伶党
8、以身为伶,正弄“假吏藏珠”之戏。
9、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工书。
卷起衣服投奔戏班以自身为主要角色,表演木偶“假吏藏珠”之戏。因我弟子众多,现在顺从你的愿望,可以抛掉乐工书了。学习第三段第三段,写寄身寺庙的经历。 读完第三段你觉得有哪些细节描写给人印象深刻?动人细节有:
接受惩罚之痛苦
学小孩读书之状1、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
2、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
3、凡三年地方官吏召见陆子,任他为伶人的老师。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以为不平常共三年学习第四段第四段,写结交名流的情形。 第四段写了与哪几个人的交往?有什么用意吗?一个是太守李齐物
一个是礼部郎中崔国辅
给他以器重和赏识的机会,也从侧面烘托了他的少年才俊的风采。1、洎至德初,泰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2、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忠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到唐肃宗至德初年,淮河一带人为避战乱渡过长江,陆子也渡过长江,与吴兴皎然和尚结成为僧俗忘年之交。(陆子)从小爱好写文章,就多加讽刺或劝渝。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有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忠言逆耳,从不回避,因此俗人大多嫉恨他。都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而心情激动,痛哭流涕。3、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学习第五段第五段写勤奋著述的成就。
这一段先写和诗僧皎然的忘年之交,再写自己从小爱好写作的情况,最后罗列了作者的各种作品, 《四悲诗》、 《天之未明赋》皆感时之作,不经意间点明了作者的忧国之心。其他众多著作则反映了作者广泛的兴趣,杰出的才干。 第一段,写作者的概况和为人。
第二段,写隐居苕溪的生活。
第三段,写寄身寺庙的经历。
第四段,写结交名流的情形。
第五段,写勤奋著述的成就。文章结构陆文学自传追思经历关心国事写作特色1、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2、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全文紧扣与自己的性格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来写:积公如父,但以苦难磨砺了他;李、崔陌路相逢,却一见如故,提携、帮助了他。
3、语言质朴,生动形象。
句式短促有力,使文章具有一种冷峻峭拔的风格,与人物的性格和谐相称。练习·探究(1) 第一题
命题意图:了解自传与史传的不同,结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体会作者关注内在精神,追求充实生命的情怀。作者在自传中说“不知何许人也”, “姓名也未知孰是”,难下定论的名字与陆羽多重互相矛盾的性格互相照应,使人物更具有传奇色彩。 第二题
命题意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人物的奋斗精神和生命的辉煌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建议以第三段为例加以分析。布置作业: 写一篇自传,要求能表达出自己求学过程和感受的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