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9 17:24:40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梓潼模拟)下列关于各图中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敲击编钟所用的力越大,音调越高
B.图乙: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C.图丙: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可以控制噪声
D.图丁:B型超声波诊断仪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敲击编钟所用的力越大,编钟振幅越大,编钟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
B.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可以控制噪声,只能监测噪声,故C正确;
D.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人体某些身体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2.(2025·梓潼模拟)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2~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第2s时甲、乙相距6m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如图所示,2~4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2~4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结合速度公式计算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
D.同理计算甲的速度为,同理计算第2s时甲行驶的路程为
,此时相距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3.(2025·梓潼模拟)激光矫正手术是临床常用的矫正近视的手术,使用的是准分子激光,它是一种能够精确聚焦和控制的紫外线光束,是冷光源,不会产生热量,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个光脉冲切削深度为0.2μm。依据近视度数,电脑控制激光器发出一系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个光滑的平面(如图所示),使角膜曲率变平,矫正原有屈光误差,让患者看到清晰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μm=0.2×10-3 m
B.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
C.手术后使得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准分子激光不属于电磁波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长度及其测量;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1μm=10-6m,所以0.2μm=0.2×10-6m,故A错误;
B.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会聚能力过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B错误;
C.手术后,通过切削角膜中心,使角膜曲率变平,减小了凸透镜的厚度,减弱了折射能力。所以手术后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故C正确;
D.激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近视眼对光线汇聚作用较强,需要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2、激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波长、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为c=λf,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4.(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总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压力相等,故A错误;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底面积均相等,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B错误;
D、由图可知,丙中液体体积最大,甲中液体体积最小,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丙中液体的密度最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故D错误;
C.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3、圆柱形容器,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上宽下窄,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上窄下宽,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大于于液体的重力。
5.(2025·梓潼模拟)在平静的湖面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梭,鸟在水草中翱翔”的美丽奇观。在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描述人看见水中的“鱼”或“鸟”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导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会逆着光线看上去感觉鱼变浅了,故AB不符合题意;
CD.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鸟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6.(2025·梓潼模拟)电和磁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关于下图所示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通电螺线管的B端是螺线管的S极
B.图乙:磁场中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C.图丙: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检测b、c两点,氖管都发光,则cd段可能断路
D.图丁:水平放置的指南针受地磁场影响,指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南方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地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解答】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故A错误;
B.竖直向上运动时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表指针就不会发生偏转,故B错误;
C.闭合开关S后,灯泡L不亮,检测b、c两点时,氖管都发光,说明ab之间、bc之间的电路都是完好的,故障原因可能是cd段断路或小灯泡短路,故C正确;
D.指南针的N极指向的是地理的北方,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实例:发电机、 POS机读出信息;
3、地磁场和地理的磁极相反,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4、电路发生断路时,测电笔不发光,电路发生短路时,被短路电器电笔检测不发光,其余电路发光。
7.(2025·梓潼模拟)图甲是体育课上坐位体前屈测量仪,图乙是同学们设计的模拟电路,闭合开关S,当推动绝缘柄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块向左移动时,可以利用示数增大的电表反映测量成绩。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此电路设计中,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测量成绩
B.在测试过程中,绝缘柄向左推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越大
C.在测试过程中,绝缘柄向左推动的距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D.在测试过程中,绝缘柄向左推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答案】A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B.由图知,绝缘柄向左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结合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因此此电路设计中,是用电流表示数来反映测量成绩的,故A正确,B错误;CD.绝缘柄向左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结合串联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8.(2025·梓潼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能与太阳内部能量的产生方式相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C.卫星通信利用高频率微波来传输信号是因为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了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
【答案】B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裂变;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核电站利用的核能是核燃料发生核裂变产生的,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属于二次能源;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故B正确;
C.电磁波的传输速度一定,故C错误;
D.电磁波具有能够传递信息的性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可在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能;
2、一次能源: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不需要加工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二次能源,不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需要加工的能源,如电能;
3、信息的传递:无线网络通信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4、核聚变:主要为太阳能的放能方式,核裂变主要是链式反应的放能方式。
9.(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是力学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关于每个实验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从而保证驾驶人的安全
B.飞机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起飞
C.A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拿到比海平面高得多的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答案】C
【知识点】弹力;惯性及其现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A错误;
B.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为飞机提供向上的升力而起飞,故B错误;
C.A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
D.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拿到比海平面高得多的山顶,外界大气压减小,导致管内外压强差减小,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D错误。
故选 C。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3、压力:物体由于(通常为接触),产生的形变,回复原来物理状态的力为弹力,即为支持力,支持力作用于物体接触面之间,垂直接触面向下。
4、压强和海拔的关系为:随着海拔的增加,压强减小,海拔的减小,压强增加。
10.(2025·梓潼模拟)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历时53天的史诗级无人登月采集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令世界瞩目。返回器使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图如图所示。关于此过程(只考虑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大
B.BC段由于没有空气阻力,所以返回器的运动状态不变
C.CD段返回器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D.A到D的过程中,返回器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C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小,原因为AB段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故A错误;
B.BC段返回器的运动状态改变,原因为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
C.在CD段,返回器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转换为返回器的动能和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C正确;
D.A到D的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所以返回器的部分机械能机械能不断减小,转换为内能耗散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1.(2025·梓潼模拟)下面是同学们在学校进行体育运动时的场景,有关其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投篮到最高点时,篮球处于平衡状态
C.拔河比赛时,赢的一方对绳子施加的拉力更大
D.雪地中站立的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给人一个反作用力,使得人向前运动,故A正确;
B.投篮到最高点时,篮球受到重力,速度逐渐增加,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拔河时,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双方对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雪地中站立的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平衡力的特点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2025·梓潼模拟)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电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B.开始时灯泡两端电压为
C.灯泡的额定额定功率是
D.曲线a是表示的示数与电流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闭合开关S,灯与变阻器首尾依次相连,属于串联,电压表V1变量在L两端,测灯L两端的 电压, V2并联在变阻器两端,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U=1V+8V=9V,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可知,此时电路电流最小为0.2A ,此时灯的电压为 1V ,所以开始时灯泡两端电压为1V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由图乙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U= IR可知,灯的电压变大, 所以a图像为小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图,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6A ,电压表示数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此时则灯泡两端电压为7V,灯泡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7×0.6=4.2W,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电功率公式:P=UI。
13.(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发现,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min物体吸收的热量为   J。[冰的质量是500g,比热容是2.1×103J/(kg·℃),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小于;3.15×104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
【解析】【解答】冰达到熔点后晶体会持续吸热,内能逐渐增加,所以在B点时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
[2]根据热量公式Q=cmΔt计算可知0-2min冰吸收的热量为Q1=cmΔt1=2.1×103J/(kg·℃)×0.5kg×10℃=1.05×104J,2-8min加热时间是0-2min的三倍,所以吸收的热量也是0-2min的三倍,所以2-8min冰吸收的热量为Q2=3Q1=3×1.05×104J=3.15×104J。
【分析】1、熔化温度时间曲线识别: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但是需要不断吸热,此阶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2、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Δt。
14.(2025·梓潼模拟)如图甲所示,与汽车沿水平公路行驶时相比,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同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斜面可以    (选填“省力”或“省功”)的原理,人们在生活中发明了螺旋状的机械工具,如螺钉、螺栓、螺旋千斤顶等(如图乙所示),螺旋千斤顶构造简单,通过人力旋转手柄,使螺杆上升,最大能抬升重达10吨的物体。
【答案】变小;省力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斜面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盘山公路属于斜面,斜面会省力,所以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同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重力,平面上行驶的车辆压力等于重力,所以斜面上行驶的汽车压力变小。
【分析】斜面会省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斜面,指向斜面。
15.(2025·梓潼模拟)扫地机器人(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水平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50 N的水平动力作用下,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10s的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为   J;该机器人水平动力的功率为180 W时,它受到的水平动力为   N。
【答案】150;300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在50N的水平动力作用下机器人的速度v=0.3m/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机器人10s通过的路程为;根据做功公式计算动力做的功为。根据功率公式P=Fv计算可知当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6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动力F1=300N,此时水平动力的功率为,符合题意。
【分析】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
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做功:公式为W=Fs。
16.(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绵阳富乐大桥的桥面距湖面3m,如果水面上涨0.5m,那么桥面“倒影”与原来相比上升   m;细心的小明发现大桥“倒影”部分与景物本身相比   (选填“要亮一些”“要暗一些”或“亮度相同”)。
【答案】1;要暗一些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桥面与水面间的距离减小0.5m,“倒影”与水面间的距离也会靠近0.5m,所以桥面“倒影”与原来相比上升1m。在发生反射的同时也会有部分光线因发生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导致反射光线少于入射光线,所以“倒影”要比景物本身暗。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偏折,如: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会发生光的色散)、海市蜃楼。
17.(2025·梓潼模拟)现有一热敏电阻,其阻值R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利用它可以制作温度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两个虚线框内一个接热敏电阻,一个接2.2k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12V,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8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不考虑报警器对电路的影响。要求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40℃时开始报警,则热敏电阻应接在虚线框   (填数字)内;若将虚线框内两元件对调,则报警器报警的最高温度为   ℃。
环境温度t/℃ 5 10 20 30 40 50 60
热敏电阻R/kΩ 6.0 4.4 2.8 1.8 1.1 0.8 0.7
【答案】2;10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当环境温度超过40℃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其两端电压减小,不满足输出电压超过8V的条件,所以热敏电阻位于2,定值电阻位于1,电压表并联在1两端;热敏电阻和定值电阻的位置互换,定值电阻2.2kΩ,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是8V,根据串联电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结合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电流相同可知,解得热敏电阻的阻值,此时环境温度是10℃。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8.(2025·梓潼模拟)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升温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和煤油的温度。
(1)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比热容较大;
(2)为了通过实验比较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的不同,设计了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丁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即可得出结论;
②实验中,待两种燃料燃烧相同的时间后,小明发现图丁烧杯中煤油升高的温度较高,据此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煤油的热值较大。
【答案】(1)水
(2)乙;不能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始温度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较快的是煤油,即温度变化量大,根据Q=cmΔt计算可知水的比热容大。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装置中的液体种类相同、质量相等,燃料不同,选用图丁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较。根据Q=mq计算可知,燃料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有关,在实验中燃烧相同时间无法控制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所以不能判断热值的大小。
【分析】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试验:原理为Q=mq;要保证除了燃料的材料不同外,质量相同,
2、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原理为Q=cmΔt,要保证除了液体的材料不同,质量、初温、加热时间相同。
(1)对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煤油,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2)[1]利用上述装置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种类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装置中的液体种类相同、质量相等,燃料不同,所以选用图丁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较。
[2] 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又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而在实验中燃烧相同时间无法控制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据此不能说明图丁的热值较大。
19.(2025·梓潼模拟)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不计空气阻力,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物重/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距离/m 机械效率
1 3 0.1 2.0 0.3 50%
2 6 0.1 3.2 0.3 ——
(1)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为   ;
(2)小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为了方便读数,小明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其真实值相比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3)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只是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绕绳方法组装滑轮组,并利用图丙方案提升相同重量的物体,对比图甲和图丙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η丙。
【答案】(1)62.5%
(2)偏大
(3)等于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总功为拉力做功即W总=Fs=3.2N×0.3m=0.96J,有用功W有=Gh=6N×0.1m=0.6J。根据效率公式计算滑轮组的效率为。
(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则机械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测力计示数偏小,额外功偏小,有用功不变,所以总功偏小,根据可知,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偏大。
(3)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图甲和图丙,动滑轮重力相同,甲丙的有用功相同,则机械效率η甲等于η丙。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3、功的相关计算:W=Fs,距离为拉力的方向。总结:考虑滑轮重力的情况,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要大于动滑轮,重物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大小为62.5%。
(2)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机械之间不存在摩擦,测力计示数偏小,得出的总功偏小,根据可知,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偏大。
(3)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则
机械效率为
由于图甲和图丙中,重物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所以η甲等于η丙。
20.(2025·梓潼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小泉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其中电源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
(1)检查电路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中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正确;
(2)小泉选择了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并且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可以判断出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序号);
A.“10 ,0.5A” B.“30 ,0.5A” C.“40 ,0.1A”
(3)同组的小星同学想用图甲改正后的实验电路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找来了阻值为5 、10 、15 、20 的定值电阻代替小灯泡进行实验:
①小星将10 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②选用20 电阻实验时,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小星和同组同学讨论后,想通过减小电源电压的方式来完成实验,他应该减少    (选填“1”“2”或“1、2都可以”)节干电池;
(4)小泉和小星又想测量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重新找来器材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阻值未知,R2阻值为10 ,电源电压未知。他们用同一个电流表分别在图中的1、2、3三个位置测量出电流(不接电流表时该位置用导线代替),测量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将电流表先接在图中3的位置上,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②将电流表接在图中2的位置上,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58A;
③将电流表接在图中1的位置上,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W。
【答案】(1)
(2)B
(3)1 、2都可以
(4)0.76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的测量
【解析】【解答】(1)电压表需要并联在电灯泡两侧,图中电路图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所以连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右接线柱的导线是错误导线,用导线将电流表负接线柱与灯泡右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2)电源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每个电池的电压为1.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电源电压为;图中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以及欧姆定律计算可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故B正确,AC错误。
故选B。
(3)定值电阻为20Ω,两端电压为2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电路中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同理计算两端最大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电源电压最大为5V,去掉一节电池,电源电压为4.5V,小于5V;去掉2节电池,电源电压为3V,小于5V,且大于2V,故去掉1或2节电池均可。
(4)由电路图可知,灯泡、R1、R2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属于并联,所以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小灯泡正常发光,则R2两端的电压为3.8V, R2阻值为10 ,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经过R2的电流为
;将电流表接在图中2的位置上,则此时位于干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可知经过R1的电流为,将电流表接在图中1位置上,电流表测量灯泡和R1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经过灯泡的电流为
,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分析】1、并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
(1)图中电路图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错误导线是连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右接线柱的导线,将错误导线去除后,再用导线将电流表负接线柱与灯泡右接线柱相连,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如图所示
(2)电源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则电源电压为
图中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两端电压为2.5V,则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A.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大于A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故A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小于B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电路中电流小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故B符合题意;
C.电路中电流大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定值电阻为20欧姆,其两端电压为2V,则电路中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欧姆,其两端最大电压为
即电源电压最大为5V,去掉一节电池,电源电压为4.5V,小于5V;去掉2节电池,电源电压为3V,小于5V,且大于2V,故去掉1或2节电池均可。
(4)由电路图可知,灯泡、R1、R2并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小灯泡正常发光,则R2两端的电压为3.8V,经过R2的电流为
将电流表接在图中2的位置上,电流表测量的是经过R1和R2的总电流,所以经过R1的电流为
将电流表接在图中1位置上,电流表测量灯泡和R1的总电流,则经过灯泡的电流为
则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21.(2025·梓潼模拟)我国某科技公司生产的某款“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如图所示,它具有四个相同的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其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一个旋翼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为30 W ,额定电压为15 V,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20Ω.求:
(1)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3)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线圈产生的热量。
【答案】(1)解:电动机正常工作时,P=P额=30W,U=U额=15V。由得: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解:t=1min=60s,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Pt=30W×60s=1800J,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总=4W=4×1800J=7.2×103J。
(3)解: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线圈产生的热量。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电动机额定功率为30 W ,额定电压为15 V, 由得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t=1min=60s,根据W=Pt计算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总。
(3)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线圈产生的热量。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P=P额=30W,U=U额=15V。
由得: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t=1min=60s
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总=4W=4×1800J=7.2×103J
(3)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线圈产生的热量
22.(2025·梓潼模拟)暑假,初三同学小刚带着弟弟妹妹练习测量密度,请帮他解决以下问题。(已知,g取10 N/kg)
(1)常规方法:
用如图①的方法测量一块合金块的密度。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正确测量,则合金块的密度是多少?
(2)拓展研究:
用图②的方法测量一块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
①先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②中甲;把滑轮固定在容器底部,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弹簧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②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则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②该小组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们把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弹簧测力计的1.0N刻度处应标注为多少kg/m3
(3)应用分析
用拓展研究方法②改制的“密度计”的刻度分布是否均匀?请分析说明。
【答案】解:(1)如图①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
合金块的体积为
根据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2)①如图②所示木块的重力为2.4N,其质量为
木块静止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故所木块受浮力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木块的体积
木块的密度为
②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所受浮力
由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3)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V排一定,G、g也是定值,所以F示和ρ液是一次函数关系,则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
【解析】【分析】(1)如图①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即;合金块的体积液体和物体的总体积与液体的体积的差值,即,结合密度公式知计算金属快的密度。
(2)木块的重力为2.4N,根据G=mg计算可知木块的质量,木块静止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故所木块受浮力为等于木块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和,即,结合浮力公式计算可知木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②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所受浮力,结合浮力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
(3)F示=G-ρ液gV排,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V排一定,G、g也是定值,所以F和ρ液是一次函数,即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1 / 1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梓潼模拟)下列关于各图中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敲击编钟所用的力越大,音调越高
B.图乙: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C.图丙: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可以控制噪声
D.图丁:B型超声波诊断仪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2.(2025·梓潼模拟)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2~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第2s时甲、乙相距6m
3.(2025·梓潼模拟)激光矫正手术是临床常用的矫正近视的手术,使用的是准分子激光,它是一种能够精确聚焦和控制的紫外线光束,是冷光源,不会产生热量,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个光脉冲切削深度为0.2μm。依据近视度数,电脑控制激光器发出一系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个光滑的平面(如图所示),使角膜曲率变平,矫正原有屈光误差,让患者看到清晰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μm=0.2×10-3 m
B.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
C.手术后使得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准分子激光不属于电磁波
4.(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5.(2025·梓潼模拟)在平静的湖面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梭,鸟在水草中翱翔”的美丽奇观。在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描述人看见水中的“鱼”或“鸟”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6.(2025·梓潼模拟)电和磁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关于下图所示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通电螺线管的B端是螺线管的S极
B.图乙:磁场中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C.图丙: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检测b、c两点,氖管都发光,则cd段可能断路
D.图丁:水平放置的指南针受地磁场影响,指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南方
7.(2025·梓潼模拟)图甲是体育课上坐位体前屈测量仪,图乙是同学们设计的模拟电路,闭合开关S,当推动绝缘柄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块向左移动时,可以利用示数增大的电表反映测量成绩。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此电路设计中,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测量成绩
B.在测试过程中,绝缘柄向左推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越大
C.在测试过程中,绝缘柄向左推动的距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D.在测试过程中,绝缘柄向左推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8.(2025·梓潼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能与太阳内部能量的产生方式相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C.卫星通信利用高频率微波来传输信号是因为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了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
9.(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是力学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关于每个实验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从而保证驾驶人的安全
B.飞机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起飞
C.A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拿到比海平面高得多的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10.(2025·梓潼模拟)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历时53天的史诗级无人登月采集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令世界瞩目。返回器使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图如图所示。关于此过程(只考虑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大
B.BC段由于没有空气阻力,所以返回器的运动状态不变
C.CD段返回器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D.A到D的过程中,返回器的机械能守恒
11.(2025·梓潼模拟)下面是同学们在学校进行体育运动时的场景,有关其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投篮到最高点时,篮球处于平衡状态
C.拔河比赛时,赢的一方对绳子施加的拉力更大
D.雪地中站立的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025·梓潼模拟)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电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B.开始时灯泡两端电压为
C.灯泡的额定额定功率是
D.曲线a是表示的示数与电流的关系
13.(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发现,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min物体吸收的热量为   J。[冰的质量是500g,比热容是2.1×103J/(kg·℃),不计热量损失]
14.(2025·梓潼模拟)如图甲所示,与汽车沿水平公路行驶时相比,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同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斜面可以    (选填“省力”或“省功”)的原理,人们在生活中发明了螺旋状的机械工具,如螺钉、螺栓、螺旋千斤顶等(如图乙所示),螺旋千斤顶构造简单,通过人力旋转手柄,使螺杆上升,最大能抬升重达10吨的物体。
15.(2025·梓潼模拟)扫地机器人(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水平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50 N的水平动力作用下,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10s的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为   J;该机器人水平动力的功率为180 W时,它受到的水平动力为   N。
16.(2025·梓潼模拟)如图所示,绵阳富乐大桥的桥面距湖面3m,如果水面上涨0.5m,那么桥面“倒影”与原来相比上升   m;细心的小明发现大桥“倒影”部分与景物本身相比   (选填“要亮一些”“要暗一些”或“亮度相同”)。
17.(2025·梓潼模拟)现有一热敏电阻,其阻值R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利用它可以制作温度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两个虚线框内一个接热敏电阻,一个接2.2k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12V,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8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不考虑报警器对电路的影响。要求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40℃时开始报警,则热敏电阻应接在虚线框   (填数字)内;若将虚线框内两元件对调,则报警器报警的最高温度为   ℃。
环境温度t/℃ 5 10 20 30 40 50 60
热敏电阻R/kΩ 6.0 4.4 2.8 1.8 1.1 0.8 0.7
18.(2025·梓潼模拟)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升温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和煤油的温度。
(1)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比热容较大;
(2)为了通过实验比较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的不同,设计了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丁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即可得出结论;
②实验中,待两种燃料燃烧相同的时间后,小明发现图丁烧杯中煤油升高的温度较高,据此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煤油的热值较大。
19.(2025·梓潼模拟)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不计空气阻力,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物重/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距离/m 机械效率
1 3 0.1 2.0 0.3 50%
2 6 0.1 3.2 0.3 ——
(1)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为   ;
(2)小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为了方便读数,小明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其真实值相比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3)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只是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绕绳方法组装滑轮组,并利用图丙方案提升相同重量的物体,对比图甲和图丙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η丙。
20.(2025·梓潼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小泉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其中电源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
(1)检查电路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中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正确;
(2)小泉选择了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并且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可以判断出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序号);
A.“10 ,0.5A” B.“30 ,0.5A” C.“40 ,0.1A”
(3)同组的小星同学想用图甲改正后的实验电路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找来了阻值为5 、10 、15 、20 的定值电阻代替小灯泡进行实验:
①小星将10 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②选用20 电阻实验时,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小星和同组同学讨论后,想通过减小电源电压的方式来完成实验,他应该减少    (选填“1”“2”或“1、2都可以”)节干电池;
(4)小泉和小星又想测量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重新找来器材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阻值未知,R2阻值为10 ,电源电压未知。他们用同一个电流表分别在图中的1、2、3三个位置测量出电流(不接电流表时该位置用导线代替),测量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将电流表先接在图中3的位置上,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②将电流表接在图中2的位置上,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58A;
③将电流表接在图中1的位置上,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W。
21.(2025·梓潼模拟)我国某科技公司生产的某款“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如图所示,它具有四个相同的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其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一个旋翼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为30 W ,额定电压为15 V,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20Ω.求:
(1)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3)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线圈产生的热量。
22.(2025·梓潼模拟)暑假,初三同学小刚带着弟弟妹妹练习测量密度,请帮他解决以下问题。(已知,g取10 N/kg)
(1)常规方法:
用如图①的方法测量一块合金块的密度。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正确测量,则合金块的密度是多少?
(2)拓展研究:
用图②的方法测量一块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
①先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②中甲;把滑轮固定在容器底部,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弹簧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②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则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②该小组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们把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弹簧测力计的1.0N刻度处应标注为多少kg/m3
(3)应用分析
用拓展研究方法②改制的“密度计”的刻度分布是否均匀?请分析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敲击编钟所用的力越大,编钟振幅越大,编钟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
B.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可以控制噪声,只能监测噪声,故C正确;
D.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人体某些身体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2.【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如图所示,2~4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2~4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结合速度公式计算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
D.同理计算甲的速度为,同理计算第2s时甲行驶的路程为
,此时相距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3.【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长度及其测量;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1μm=10-6m,所以0.2μm=0.2×10-6m,故A错误;
B.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会聚能力过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B错误;
C.手术后,通过切削角膜中心,使角膜曲率变平,减小了凸透镜的厚度,减弱了折射能力。所以手术后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故C正确;
D.激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近视眼对光线汇聚作用较强,需要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2、激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波长、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为c=λf,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4.【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总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压力相等,故A错误;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底面积均相等,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B错误;
D、由图可知,丙中液体体积最大,甲中液体体积最小,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丙中液体的密度最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故D错误;
C.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3、圆柱形容器,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上宽下窄,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上窄下宽,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大于于液体的重力。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导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会逆着光线看上去感觉鱼变浅了,故AB不符合题意;
CD.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鸟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6.【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地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解答】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故A错误;
B.竖直向上运动时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表指针就不会发生偏转,故B错误;
C.闭合开关S后,灯泡L不亮,检测b、c两点时,氖管都发光,说明ab之间、bc之间的电路都是完好的,故障原因可能是cd段断路或小灯泡短路,故C正确;
D.指南针的N极指向的是地理的北方,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实例:发电机、 POS机读出信息;
3、地磁场和地理的磁极相反,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4、电路发生断路时,测电笔不发光,电路发生短路时,被短路电器电笔检测不发光,其余电路发光。
7.【答案】A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B.由图知,绝缘柄向左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结合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因此此电路设计中,是用电流表示数来反映测量成绩的,故A正确,B错误;CD.绝缘柄向左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结合串联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8.【答案】B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裂变;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核电站利用的核能是核燃料发生核裂变产生的,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属于二次能源;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属于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故B正确;
C.电磁波的传输速度一定,故C错误;
D.电磁波具有能够传递信息的性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可在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能;
2、一次能源: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不需要加工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二次能源,不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需要加工的能源,如电能;
3、信息的传递:无线网络通信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4、核聚变:主要为太阳能的放能方式,核裂变主要是链式反应的放能方式。
9.【答案】C
【知识点】弹力;惯性及其现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A错误;
B.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为飞机提供向上的升力而起飞,故B错误;
C.A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
D.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拿到比海平面高得多的山顶,外界大气压减小,导致管内外压强差减小,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D错误。
故选 C。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3、压力:物体由于(通常为接触),产生的形变,回复原来物理状态的力为弹力,即为支持力,支持力作用于物体接触面之间,垂直接触面向下。
4、压强和海拔的关系为:随着海拔的增加,压强减小,海拔的减小,压强增加。
10.【答案】C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小,原因为AB段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故A错误;
B.BC段返回器的运动状态改变,原因为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
C.在CD段,返回器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转换为返回器的动能和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C正确;
D.A到D的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所以返回器的部分机械能机械能不断减小,转换为内能耗散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1.【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给人一个反作用力,使得人向前运动,故A正确;
B.投篮到最高点时,篮球受到重力,速度逐渐增加,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拔河时,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双方对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雪地中站立的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平衡力的特点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闭合开关S,灯与变阻器首尾依次相连,属于串联,电压表V1变量在L两端,测灯L两端的 电压, V2并联在变阻器两端,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U=1V+8V=9V,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可知,此时电路电流最小为0.2A ,此时灯的电压为 1V ,所以开始时灯泡两端电压为1V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由图乙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U= IR可知,灯的电压变大, 所以a图像为小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图,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6A ,电压表示数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此时则灯泡两端电压为7V,灯泡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7×0.6=4.2W,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电功率公式:P=UI。
13.【答案】小于;3.15×104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
【解析】【解答】冰达到熔点后晶体会持续吸热,内能逐渐增加,所以在B点时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
[2]根据热量公式Q=cmΔt计算可知0-2min冰吸收的热量为Q1=cmΔt1=2.1×103J/(kg·℃)×0.5kg×10℃=1.05×104J,2-8min加热时间是0-2min的三倍,所以吸收的热量也是0-2min的三倍,所以2-8min冰吸收的热量为Q2=3Q1=3×1.05×104J=3.15×104J。
【分析】1、熔化温度时间曲线识别: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但是需要不断吸热,此阶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2、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Δt。
14.【答案】变小;省力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斜面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盘山公路属于斜面,斜面会省力,所以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同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重力,平面上行驶的车辆压力等于重力,所以斜面上行驶的汽车压力变小。
【分析】斜面会省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斜面,指向斜面。
15.【答案】150;300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在50N的水平动力作用下机器人的速度v=0.3m/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机器人10s通过的路程为;根据做功公式计算动力做的功为。根据功率公式P=Fv计算可知当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6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动力F1=300N,此时水平动力的功率为,符合题意。
【分析】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
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做功:公式为W=Fs。
16.【答案】1;要暗一些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桥面与水面间的距离减小0.5m,“倒影”与水面间的距离也会靠近0.5m,所以桥面“倒影”与原来相比上升1m。在发生反射的同时也会有部分光线因发生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导致反射光线少于入射光线,所以“倒影”要比景物本身暗。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偏折,如: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会发生光的色散)、海市蜃楼。
17.【答案】2;10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当环境温度超过40℃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其两端电压减小,不满足输出电压超过8V的条件,所以热敏电阻位于2,定值电阻位于1,电压表并联在1两端;热敏电阻和定值电阻的位置互换,定值电阻2.2kΩ,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是8V,根据串联电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结合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电流相同可知,解得热敏电阻的阻值,此时环境温度是10℃。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8.【答案】(1)水
(2)乙;不能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始温度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较快的是煤油,即温度变化量大,根据Q=cmΔt计算可知水的比热容大。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装置中的液体种类相同、质量相等,燃料不同,选用图丁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较。根据Q=mq计算可知,燃料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热值有关,在实验中燃烧相同时间无法控制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所以不能判断热值的大小。
【分析】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试验:原理为Q=mq;要保证除了燃料的材料不同外,质量相同,
2、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原理为Q=cmΔt,要保证除了液体的材料不同,质量、初温、加热时间相同。
(1)对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煤油,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2)[1]利用上述装置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种类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装置中的液体种类相同、质量相等,燃料不同,所以选用图丁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较。
[2] 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又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而在实验中燃烧相同时间无法控制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据此不能说明图丁的热值较大。
19.【答案】(1)62.5%
(2)偏大
(3)等于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总功为拉力做功即W总=Fs=3.2N×0.3m=0.96J,有用功W有=Gh=6N×0.1m=0.6J。根据效率公式计算滑轮组的效率为。
(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则机械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测力计示数偏小,额外功偏小,有用功不变,所以总功偏小,根据可知,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偏大。
(3)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图甲和图丙,动滑轮重力相同,甲丙的有用功相同,则机械效率η甲等于η丙。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3、功的相关计算:W=Fs,距离为拉力的方向。总结:考虑滑轮重力的情况,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要大于动滑轮,重物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大小为62.5%。
(2)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机械之间不存在摩擦,测力计示数偏小,得出的总功偏小,根据可知,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偏大。
(3)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则
机械效率为
由于图甲和图丙中,重物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所以η甲等于η丙。
20.【答案】(1)
(2)B
(3)1 、2都可以
(4)0.76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的测量
【解析】【解答】(1)电压表需要并联在电灯泡两侧,图中电路图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所以连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右接线柱的导线是错误导线,用导线将电流表负接线柱与灯泡右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2)电源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每个电池的电压为1.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电源电压为;图中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以及欧姆定律计算可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故B正确,AC错误。
故选B。
(3)定值电阻为20Ω,两端电压为2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电路中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同理计算两端最大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电源电压最大为5V,去掉一节电池,电源电压为4.5V,小于5V;去掉2节电池,电源电压为3V,小于5V,且大于2V,故去掉1或2节电池均可。
(4)由电路图可知,灯泡、R1、R2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属于并联,所以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小灯泡正常发光,则R2两端的电压为3.8V, R2阻值为10 ,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经过R2的电流为
;将电流表接在图中2的位置上,则此时位于干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可知经过R1的电流为,将电流表接在图中1位置上,电流表测量灯泡和R1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经过灯泡的电流为
,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分析】1、并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
(1)图中电路图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错误导线是连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右接线柱的导线,将错误导线去除后,再用导线将电流表负接线柱与灯泡右接线柱相连,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如图所示
(2)电源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则电源电压为
图中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两端电压为2.5V,则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A.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大于A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故A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小于B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电路中电流小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故B符合题意;
C.电路中电流大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定值电阻为20欧姆,其两端电压为2V,则电路中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欧姆,其两端最大电压为
即电源电压最大为5V,去掉一节电池,电源电压为4.5V,小于5V;去掉2节电池,电源电压为3V,小于5V,且大于2V,故去掉1或2节电池均可。
(4)由电路图可知,灯泡、R1、R2并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小灯泡正常发光,则R2两端的电压为3.8V,经过R2的电流为
将电流表接在图中2的位置上,电流表测量的是经过R1和R2的总电流,所以经过R1的电流为
将电流表接在图中1位置上,电流表测量灯泡和R1的总电流,则经过灯泡的电流为
则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21.【答案】(1)解:电动机正常工作时,P=P额=30W,U=U额=15V。由得: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解:t=1min=60s,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Pt=30W×60s=1800J,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总=4W=4×1800J=7.2×103J。
(3)解: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线圈产生的热量。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电动机额定功率为30 W ,额定电压为15 V, 由得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t=1min=60s,根据W=Pt计算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总。
(3)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线圈产生的热量。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P=P额=30W,U=U额=15V。
由得: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t=1min=60s
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四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总=4W=4×1800J=7.2×103J
(3)一个旋翼的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线圈产生的热量
22.【答案】解:(1)如图①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
合金块的体积为
根据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2)①如图②所示木块的重力为2.4N,其质量为
木块静止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故所木块受浮力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木块的体积
木块的密度为
②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所受浮力
由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3)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V排一定,G、g也是定值,所以F示和ρ液是一次函数关系,则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
【解析】【分析】(1)如图①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即;合金块的体积液体和物体的总体积与液体的体积的差值,即,结合密度公式知计算金属快的密度。
(2)木块的重力为2.4N,根据G=mg计算可知木块的质量,木块静止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故所木块受浮力为等于木块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和,即,结合浮力公式计算可知木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②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所受浮力,结合浮力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
(3)F示=G-ρ液gV排,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V排一定,G、g也是定值,所以F和ρ液是一次函数,即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