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醋酸菌、大肠杆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细胞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未涉及病毒和原核生物
C.HIV、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细胞中存在纤维素构成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
3.下列关于蓝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3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但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
B.酵母菌相比其他2种生物,细胞结构最大特点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蓝细菌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色素,所以属于自养生物
D.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有细胞壁
4.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他们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他们运用完全归纳法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
B.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学说推动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5.蓝细菌作为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不具备下列哪项特征( )
A.蓝细菌一般比其他细菌大,属于自养生物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在拟核区分布着染色体
D.既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列对诗句勾画出的生命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荷花和蜻蜓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B.池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可以含有泥土、水等非生物成分
D.荷花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系统的最低层次
7.对下列教材中常见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水绵
⑤流感病毒
⑥大肠杆菌
A.具有核膜的生物是②③④
B.具有核糖体的生物①②③⑥
C.没有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⑤⑥
D.自养生物是①④
8.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⑥
9.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关于细胞学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
①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②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③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④耐格里通过观察根尖成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⑤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A.2 B.3 C.4 D.5
10.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眼衣原体体内有多种细胞器
B.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壁
C.沙眼衣原体具有细胞膜、拟核、核糖体等结构
D.沙眼衣原体和病毒具有相同的增殖方式
11.蓝藻(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染色质
C.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D.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12.构成大熊猫和冷箭竹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13.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与B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 ,AB细胞与CD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 ,新冠肺炎病毒与以上四种生物的最主要区别是 。
(2)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具有 。C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生活的生物。
(3)由A组成的生物和由B组成的生物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 。
(4)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鱼、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扬州瘦西湖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
A.种群;个体;系统
B.种群;个体;群落
C.什么都不是;组织;系统
D.什么都不是;个体;生态系统
(5)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小白鹭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6)扬州瘦西湖的柳树生长发育需要多种无机盐,可由土壤或人工施肥提供,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幼苗若干,请设计实验证明Mg是柳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只要求写出基本思路)。 。
15.位于成都的东安湖公园以“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实现了生态本底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如图1是树德中学研究小组成员用显微镜观察东安湖湖区水样时中发现的几种单细胞生物,图2是观察时使用的显微镜镜头(a、b为目镜,c、d为物镜),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东安湖畔一株垂柳的一片树叶属于 层次。
(2)图1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数字),与其他细胞相比,此类细胞最典型的特点是 。
(3)由于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蓝细菌是一类营 (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4)图2所示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若要最大限度仔细观察变形虫细胞的形态,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 (填字母)。
(5)若显微镜目镜为5×,物镜为10×时,视野被96个细胞填满。当物镜转换为 (填放大倍数)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为6个。
(6)做花生子叶切片的染色观察时发现视野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可能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模式图;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A、甲组中的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即无细胞壁,变形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A正确;
B、甲中生物和乙中的蓝细菌均没有叶绿体,所以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叶绿体,B错误;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没有染色体,丁组有染色体,C正确;
D、丁组中变形虫和衣藻均有细胞核,均具有核膜,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醋酸菌、大肠杆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细胞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未涉及病毒和原核生物
C.HIV、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细胞中存在纤维素构成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病毒.
【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后人根据他们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修正,综合为以下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解答】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属于真核细胞,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未涉及病毒和原核生物,B正确;
C、HIV、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C错误;
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蓝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3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但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
B.酵母菌相比其他2种生物,细胞结构最大特点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蓝细菌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色素,所以属于自养生物
D.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有细胞壁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对比分析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C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A、蓝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均为细胞生物,这些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且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
B、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他两种生物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
C、蓝细菌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自养生物,C错误;
D、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他们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他们运用完全归纳法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
B.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学说推动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解答】解: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他们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这是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
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B错误;
C、细胞学说推动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蓝细菌作为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不具备下列哪项特征( )
A.蓝细菌一般比其他细菌大,属于自养生物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在拟核区分布着染色体
D.既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对比分析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C
【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A、蓝细菌一般比其他细菌大,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
B、蓝细菌的细胞质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染色体,C错误;
D、蓝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列对诗句勾画出的生命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荷花和蜻蜓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B.池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可以含有泥土、水等非生物成分
D.荷花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系统的最低层次
【考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
【答案】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A、荷花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而蜻蜓是动物,有系统层次,两者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A错误;
B、种群是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鱼有很多物种,池塘中的所有鱼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
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有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因此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可以含有泥土、水等非生物成分,C正确;
D、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对下列教材中常见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水绵
⑤流感病毒
⑥大肠杆菌
A.具有核膜的生物是②③④
B.具有核糖体的生物①②③⑥
C.没有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⑤⑥
D.自养生物是①④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解:A、具有核膜的生物是真核生物,包括②酵母菌、③变形虫和④水绵,A正确;
B、具有核糖体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因此包括①②③④⑥,B错误;
C、没有染色体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和病毒,包括①颤蓝细菌、⑤流感病毒和⑥大肠杆菌,C正确;
D、①颤蓝细菌和④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8.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⑥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显微镜及其使用.
【专题】模式图;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解答】解:A、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因此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所以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错误;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即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观察时,视野变暗,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B正确;
C、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正确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物镜放大倍数越大,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使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所以一般选择甲图中②③⑤组合,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关于细胞学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
①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②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③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④耐格里通过观察根尖成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⑤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A.2 B.3 C.4 D.5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
【答案】C
【分析】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法国的科学家比夏通过对器官的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的是列文虎克;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2、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首先提出的,细胞学说理论的形成是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的产物,细胞学说提出后,耐格里发现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解:①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①错误;
②罗伯特 胡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②错误;
③施莱登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③错误;
④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④正确;
⑤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解释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⑤错误。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眼衣原体体内有多种细胞器
B.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壁
C.沙眼衣原体具有细胞膜、拟核、核糖体等结构
D.沙眼衣原体和病毒具有相同的增殖方式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材料分析题;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C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其体内没有多种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但没有细胞壁,B错误;
C、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拟核、核糖体等结构,C正确;
D、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细胞,其增殖方式为二分裂增殖,与病毒的增殖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以及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蓝藻(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染色质
C.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D.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一般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A正确;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体,B错误;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C正确;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构成大熊猫和冷箭竹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考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
【答案】A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故构成大熊猫和冷箭竹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白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属于识记与辨识能力的考查。
13.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
【答案】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解:A、细胞学说并没有指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
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并没有指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C错误;
D、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与B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 细胞壁 ,AB细胞与CD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 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CD细胞无 ,新冠肺炎病毒与以上四种生物的最主要区别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
(2)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具有 叶绿素和藻蓝素 。C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寄生或腐生 生活的生物。
(3)由A组成的生物和由B组成的生物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 系统 。
(4)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鱼、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扬州瘦西湖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D 。
A.种群;个体;系统
B.种群;个体;群落
C.什么都不是;组织;系统
D.什么都不是;个体;生态系统
(5)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小白鹭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细胞增殖、分化 。
(6)扬州瘦西湖的柳树生长发育需要多种无机盐,可由土壤或人工施肥提供,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幼苗若干,请设计实验证明Mg是柳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只要求写出基本思路)。 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放于完全培养液,对照组放于缺Mg的完全培养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再向对照组中补充Mg后观察 。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实验性简答题;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1)细胞壁 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CD细胞无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叶绿素和藻蓝素 寄生或腐生
(3)系统
(4)D
(5)细胞增殖、分化
(6)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放于完全培养液,对照组放于缺Mg的完全培养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再向对照组中补充Mg后观察
【分析】据图分析,A细胞为植物细胞,B细胞为动物细胞,两者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细胞壁,C、D细胞为原核细胞,A、B细胞为真核细胞,A、B细胞与C、D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C、D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答】解:(1)据图分析,A细胞为植物细胞,B细胞为动物细胞,两者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细胞壁,C、D细胞为原核细胞,A、B细胞为真核细胞,A、B细胞与C、D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C、D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新冠肺炎病毒与细胞生物最主要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由于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C为细菌,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生物。
(3)由A组成的生物属于植物,由B组成的生物属于动物,植物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系统。
(4)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鱼不属于同一物种,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个体;扬州瘦西湖有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属于生态系统。故D符合题意。
(5)细胞增殖、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6)实验目的是证明Mg是柳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自变量是是否缺Mg,因此实验思路可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放于完全培养液,对照组放于缺Mg的完全培养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再向对照组中补充Mg后观察。
故答案为:
(1)细胞壁 AB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CD细胞无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叶绿素和藻蓝素 寄生或腐生
(3)系统
(4)D
(5)细胞增殖、分化
(6)生长状况相同的柳树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放于完全培养液,对照组放于缺Mg的完全培养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再向对照组中补充Mg后观察
【点评】本题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探究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实验的探究能力。
15.位于成都的东安湖公园以“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实现了生态本底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如图1是树德中学研究小组成员用显微镜观察东安湖湖区水样时中发现的几种单细胞生物,图2是观察时使用的显微镜镜头(a、b为目镜,c、d为物镜),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东安湖畔一株垂柳的一片树叶属于 器官 层次。
(2)图1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④⑦ (填数字),与其他细胞相比,此类细胞最典型的特点是 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不具有成形细胞核 。
(3)由于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蓝细菌是一类营 自养 (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4)图2所示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若要最大限度仔细观察变形虫细胞的形态,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 bc (填字母)。
(5)若显微镜目镜为5×,物镜为10×时,视野被96个细胞填满。当物镜转换为 40× (填放大倍数)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为6个。
(6)做花生子叶切片的染色观察时发现视野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可能的原因是 切片厚薄不均匀 。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显微镜及其使用.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1)器官
(2)④⑦;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不具有成形细胞核
(3)自养
(4)bc
(5)40×
(6)切片厚薄不均匀
【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解答】解:(1)植物的器官有花,果,种子,根,茎,叶,因此东安湖畔一株垂柳的一片树叶属于器官层次。
(2)据图可知,①变形虫、②衣藻、③眼虫、⑤草履虫、⑥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④大肠杆菌,属于细菌,⑦蓝细菌它们属于原核细胞,因此图1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④⑦,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典型的特点是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是一类营自养生活的生物。
(4)据图2可知,a、b没有螺纹,表示目镜,c、d有螺纹,表示物镜,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比,因此b比a的放大倍数大,c比d的放大倍数大,若要最大限度仔细观察变形虫细胞的形态,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bc。
(5)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视野中96个细胞变成6个,细胞数目缩小16倍,说明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因此原来的物镜是10×,现在的物镜应该是40×。
(6)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故答案为:
(1)器官
(2)④⑦;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不具有成形细胞核
(3)自养
(4)bc
(5)40×
(6)切片厚薄不均匀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