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实验
1、(2025山东威海)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一侧,将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另一侧,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这两个像___________(选填“都是A实像”“都是虚像”“1个实像、1个虚像”)。
(3)将玻璃板绕支架向蜡烛A一侧倾斜15°,像的位置会___________(选填“降低”“不变”“升高”)。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暴雨过后池塘水量上涨,岸边树的倒影长度___________(选填“变长”“不变”“变短”)。
(5)将光屏放在像A'的位置,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蜡烛A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为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写出此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1个应用:___________。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都是虚像 (3)升高
(4)不变 (5) ①. 放大 ②. 投影仪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器材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另一侧的蜡烛B。
【小问2详解】
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未点燃的蜡烛”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看到“点燃的蜡烛”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两个像都是虚像。
【小问3详解】
将玻璃板绕支架向蜡烛A一侧倾斜15°,根据平面镜成像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可知像的位置会升高。
【小问4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等大,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则暴雨过后池塘水量上涨,岸边树的倒影长度不变。
【小问5详解】
[1][2]将光屏放在像A'的位置,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蜡烛A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至某一位置时,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2、(2025黑龙江绥化)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薄玻璃板、白板、刻度尺、光屏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点燃蜡烛A,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点燃的蜡烛A,多次重复实验后,发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______,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3)移去蜡烛B,在该位置放置的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①. 相等 ②. 相等
(3)不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玻璃板既能反射光成像,又能透光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小问2详解】
[1]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且蜡烛A、B完全相同,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2]多次测量蜡烛到玻璃板距离,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小问3详解】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该位置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3、 (2025陕西A卷)如图,是实验小组利用多枚相同的硬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现在有透明和茶色两种薄玻璃板可供选择,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透明”或“茶色”)薄玻璃板。
(2)将五枚硬币叠成圆柱A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移动玻璃板另一侧用五枚硬币叠成的圆柱B,恰好能与玻璃板后圆柱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
(3)多次改变圆柱A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每次圆柱A和圆柱B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小组的同学将圆柱B改成4枚硬币,发现在玻璃板后不管如何移动圆柱B,圆柱B都不能和圆柱A的像完全重合,根据这一现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一步验证(2)中得出的结论。
【答案】(1)茶色 (2)大小相等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无色透明玻璃杯透光性太强,容易受到玻璃另一侧物体的干扰,茶色玻璃板透光性较差,成像主观感觉比无色玻璃好得多,故应选择茶色薄玻璃板。
【小问2详解】
圆柱A、B都是由五枚硬币叠成,而且分布在玻璃板两侧,移动玻璃板,都恰好能与玻璃板后圆柱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A1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B1到玻璃板的距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小问4详解】
圆柱B改成4枚硬币,此时圆柱A为五枚硬币,两者大小不一样,所以在玻璃板后不管如何移动圆柱B,圆柱B都不能和圆柱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验证了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
4、 (2025河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在较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立在铺有纸的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_______相等。
(3)在纸上分别标记蜡烛A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_______的距离,通过分析初步得出结论。
【答案】(1)暗 (2) ①. 前面 ②. 大小 (3)玻璃板
【解析】
【小问1详解】
环境较暗时,点燃蜡烛的光线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更高,蜡烛A的像会更清晰。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小问2详解】
[1][2]实验中,蜡烛 A 在玻璃板前点燃,其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形成像。人眼需在玻璃板前(即蜡烛A一侧)观察,才能看到反射形成的像。 当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明蜡烛B的大小与A的像大小一致,而蜡烛B与A 外形相同,因此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小问3详解】
在纸上分别标记蜡烛 A 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通过测量可知,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由此初步得出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的结论。
5、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蜡烛A和B完全相同。点燃的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若要观察此像,观察者的眼睛与蜡烛A应位于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同”或“异”)侧。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点燃的蜡烛A所成的像的高度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小”)。
【答案】 ①. 虚 ②. 同 ③. 逐渐变小
【解析】
【详解】[1]点燃的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
[2]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蜡烛A和反射光线在玻璃板前;若要观察此像,观察者的眼睛与蜡烛A应位于玻璃板的同侧。
[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实验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蜡烛A燃烧变短,点燃的蜡烛A所成的像的高度逐渐变小。
6、 (2025福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
(1)实验前,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架在纸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______相等。在纸上描出蜡烛、玻璃板和像的位置,处理数据如图乙。
(3)得出结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为使该结论具有普遍性,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
(4)利用茶色薄玻璃板制作如图丙的“临摹神器”,可在白纸上临摹手机画面。如图丁,当手机屏幕与白纸的夹角为80°,若要使手机画面通过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纸上,玻璃板与桌面的夹角θ应为______°,临摹时要在______(填“①”或“②”)位置观察。
【答案】(1)垂直 (2)大小
(3)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次实验
(4) ①. 50 ②. 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时玻璃板与纸面应垂直放置,这样所成的像在桌面上,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小问2详解】
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小问3详解】
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本实验中应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小问4详解】
[1]平面镜成像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如图丁,当手机屏幕与白纸的夹角为80°,则手机右侧与白纸的夹角为,若要使手机画面通过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纸上,玻璃板与桌面的夹角θ应为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要透过玻璃板观察像,则临摹时要在①位置观察像。
7、 (2025江苏扬州)小华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实验应选用______(选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准备两个相同的棋子A、B;
(2)小华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与棋子A所成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在方格纸上标记棋子A、B的位置;
(3)小明将棋子B放在位置,调整棋子A的位置,使它与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在方格纸上标记棋子A的位置,如图,与不重合的具体原因是______。
【答案】(1)薄 (2)相等
(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使用薄玻璃板可以避免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形成双重像,影响实验观察。茶色玻璃板可以减弱背景光的干扰,使成像更清晰。
【小问2详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通过用相同的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可以验证这一特点。
【小问3详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即与桌面不垂直,会导致棋子A的像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使标记的A2与A1位置不重合,这是实验中常见的误差来源。
8、(2025江苏苏州)小明和小华利用茶色玻璃板、刻度尺、白纸、两个相同的电子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甲,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纸上;
(2)在玻璃板前放上电子蜡烛A,闭合开关使其发光,再将电子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B的位置使其与A的像______,在纸上分别记录A、B的位置;
(3)多次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在探究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时,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4)完成探究后,小明和小华利用左右两侧面开孔的正方体纸盒、茶色玻璃板和发光小灯制作了一个“魔盒”,如图乙所示,两人都可以通过孔看到对方,但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发光小灯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则纸盒中玻璃板可沿______方向放置,且发光小灯应贴在纸盒内______处。(注意两空对应关系,同时答对得分,写出一种做法即可)
【答案】(1)竖直 (2)重合
(3)方法2 (4) ①. ②. N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使得像成在桌面上,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后,应再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纸上。
【小问2详解】
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在玻璃板前放上电子蜡烛A,闭合开关使其发光,再将电子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B的位置使其与A的像重合,在纸上分别记录A、B的位置。
【小问3详解】
为使得成像更清晰,应选择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一面作为反射面,同时选择蜡烛A和蜡烛B上关于镜面对称的点作为A、B的位置,所以在探究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时,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方法2。
【小问4详解】
[1][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像,且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使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发光小灯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则当纸盒中玻璃板沿方向放置时,发光小灯应贴在纸盒内N处;当纸盒中玻璃板沿方向放置时,发光小灯应贴在纸盒内M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实验
1、(2025山东威海)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一侧,将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另一侧,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这两个像___________(选填“都是A实像”“都是虚像”“1个实像、1个虚像”)。
(3)将玻璃板绕支架向蜡烛A一侧倾斜15°,像的位置会___________(选填“降低”“不变”“升高”)。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暴雨过后池塘水量上涨,岸边树的倒影长度___________(选填“变长”“不变”“变短”)。
(5)将光屏放在像A'的位置,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蜡烛A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为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写出此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1个应用:___________。
2、(2025黑龙江绥化)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薄玻璃板、白板、刻度尺、光屏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点燃蜡烛A,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点燃的蜡烛A,多次重复实验后,发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______,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3)移去蜡烛B,在该位置放置的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3、 (2025陕西A卷)如图,是实验小组利用多枚相同的硬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现在有透明和茶色两种薄玻璃板可供选择,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透明”或“茶色”)薄玻璃板。
(2)将五枚硬币叠成圆柱A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移动玻璃板另一侧用五枚硬币叠成的圆柱B,恰好能与玻璃板后圆柱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
(3)多次改变圆柱A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每次圆柱A和圆柱B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小组的同学将圆柱B改成4枚硬币,发现在玻璃板后不管如何移动圆柱B,圆柱B都不能和圆柱A的像完全重合,根据这一现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一步验证(2)中得出的结论。
4、 (2025河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在较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立在铺有纸的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_______相等。
(3)在纸上分别标记蜡烛A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_______的距离,通过分析初步得出结论。
5、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蜡烛A和B完全相同。点燃的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若要观察此像,观察者的眼睛与蜡烛A应位于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同”或“异”)侧。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点燃的蜡烛A所成的像的高度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小”)。
6、 (2025福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
(1)实验前,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架在纸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______相等。在纸上描出蜡烛、玻璃板和像的位置,处理数据如图乙。
(3)得出结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为使该结论具有普遍性,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
(4)利用茶色薄玻璃板制作如图丙的“临摹神器”,可在白纸上临摹手机画面。如图丁,当手机屏幕与白纸的夹角为80°,若要使手机画面通过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纸上,玻璃板与桌面的夹角θ应为______°,临摹时要在______(填“①”或“②”)位置观察。
7、 (2025江苏扬州)小华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实验应选用______(选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准备两个相同的棋子A、B;
(2)小华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与棋子A所成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在方格纸上标记棋子A、B的位置;
(3)小明将棋子B放在位置,调整棋子A的位置,使它与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在方格纸上标记棋子A的位置,如图,与不重合的具体原因是______。
8、(2025江苏苏州)小明和小华利用茶色玻璃板、刻度尺、白纸、两个相同的电子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甲,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纸上;
(2)在玻璃板前放上电子蜡烛A,闭合开关使其发光,再将电子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B的位置使其与A的像______,在纸上分别记录A、B的位置;
(3)多次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在探究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时,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4)完成探究后,小明和小华利用左右两侧面开孔的正方体纸盒、茶色玻璃板和发光小灯制作了一个“魔盒”,如图乙所示,两人都可以通过孔看到对方,但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发光小灯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则纸盒中玻璃板可沿______方向放置,且发光小灯应贴在纸盒内______处。(注意两空对应关系,同时答对得分,写出一种做法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