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5)

文档属性

名称 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20: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落实本文的翻译。
赏析文中的写景句。教 学 目 标赠裴迪不相见,不相见来久。
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
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
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找出文中描绘自然风景的两处文字,冬 景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春 景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披 文 入 境 找出文中描绘自然风景的两处文字,自主翻译。冬 景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翻译:等到渡过灞水,清朗的月光照在城郭。在夜里登上华子岗,辋谷水微波涟涟,和月亮一起上下浮动。冬天,远处山中的灯火在树林外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从幽深的巷子里传来几声像豹子一样的狗叫声,村中夜晚舂米的声音,又和稀疏的钟声相互夹杂。春 景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翻译:等到春天的时候,小草和树木应当都蔓延生长了,春天的山可以观赏了。小鱼跃出水面。白鸥展开双翼,露水打湿了青草地,早上的麦田有野鸡的叫声。 找出文中描绘自然风景的两处文字,自主翻译。技 巧 探 幽 小组活动:从色彩和声音两个角度赏析冬景。 齐读冬景和春景两段文字,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处景色的意境。 王维用黑与白的色彩对比,水与月的映照浮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水的黑色反衬出月的清白和孤寂,整个画面唯有水与月,和吾一人,显得清幽而静谧。因为是冬天的夜晚,却有清月可赏,所以,这画面充满诗意的。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在夜晚,连绵的远山中,有几点忽明忽暗的灯火,这幅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这幅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是人迹罕至,空荡荡的山中却有一丝温暖和生气。火光(灯火)微弱让我们感到了山中人烟稀少,可这“寒山”“寒夜”又反衬出火光(灯火)的温暖和生气。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这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用了什么手法?
山中的犬吠、舂米声、钟声都是人事活动的体现,恰恰又是在冬天的夜晚,更显得这山富有生气。 用了以动衬静,以声衬寂的手法,营造了幽寂、空旷又富有生气的意境。 请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赏析春景。
“草木”是绿色的,“轻鯈”是银色的,“白鸥”是白色,“麦陇”、“青皋”是绿色的,景物的色彩明丽,足显春天的生机。
王维描写春景,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草木生长,游鱼嬉戏,白鸥展翅,野鸡的鸣叫这些景色,都是似动实静的,足显环境的静谧。 王维说:“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这景中到底有什么“深趣”呢? 1.释放自己,解乏忘忧。辋川山水是王维精神的归依,可以让他宠辱皆忘,从违心的官场奉迎中暂时超脱出来,获得精神自由。
2.禅理的领悟。辋川别业是王维和母亲奉佛修行的隐居之所,这里的山水让王维能接近佛学的“入静”、“看空”、“净心”的境界。 情 感 溯 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总 结 回 顾王维诗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熟练运用色彩的对比、以动衬静、以声衬寂的手法,营造空旷和幽静的意境。 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
以绿色和白色为主色调,足见画面的清丽和富有生机。
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
以黑色为主色调,以月亮的白色为配色,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使整个画面朦胧而充满诗意美。
王维是有名的绘画大师,用色高手,王维在诗文创作中做到了“以我观物,故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拓 展 提 升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2、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辋川庄作》
“空山不见人,但见人语响”“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声音的动,用了以声衬寂手法反衬环境静谧。漠漠水田飞白鹭”是姿态的动。拓 展 提 升 从下面几首王维的诗歌中找出使用了“以动衬静”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是“姿态的动”还是“声音的动”。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花开”、“花落”是姿态的动,反衬山中寂静而渺无人烟。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
“桂花落”“月出”是姿态的动,“惊山鸟”反衬出环境已经静谧到极致了。
王维在对辋川山水的观照中,常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总能刻画出“动中极静”的意境。拓 展 提 升从色彩和动静两个角度赏析下面的文段。《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色彩动态静态拓 展 提 升答案:
1.色彩:“青林翠竹”是青绿色、“五色交辉”是色彩斑斓,所以整幅山水画卷色彩丰富,富有美感。
2.声音的动静:“猿鸟乱鸣”为动,“沉鳞竞跃”为动,用了以动衬静、以声衬寂的手法,反衬环境的静谧。
3.姿态的动静:“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静,动静结合,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