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与微之书 课件 (4)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与微之书 课件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21: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文章或诗歌体裁无论新旧,表现的内容应该是对现时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的正确客观反映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
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诗
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和
十年,因与宦官不和被贬于通州司
马,到任不久即得瘴病,几乎命,
且于病危中得知好友白居易也贬,
即产生强烈的政治共鸣。有关人物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
居士、醉吟先生,是杜甫之后的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
动的倡导者,强调诗歌讽喻社会
现实的作用,创作了大量通俗易
懂的作品。唐宪宗元和十年,白
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
为江州司马,被贬的第二年写下
著名的《琵琶行》,第三年,给
好友元稹写下了这封信,叙述了
他在九江的生活,抒发了离别思
念之情。两人同时登科,同授秘书省校书郎,于是结为兄弟,一生在仕途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创作上相互影响和促进,自始至终都保持了深厚、真诚、纯挚的关系。
讽喻诗运动是以两人的名字为标志的。两人不仅在诗歌理论上思想观点一致,而且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素养相等,因而唱和很多。他们许多诗篇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技巧、艺术风格上往往难以区别,这是文学史上罕见的现象。人物关系白居易 元 稹《长恨歌》
《琵琶行》
《舟中读元九诗》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连昌宫词》
《琵琶歌》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目的要求理解白居易的诗论观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理解作者写此信时的情怀及蕴含于文中的感人肺腑之友情。学习“所、耳、也”等虚词“其……乎”的句式“此……也”的句式字 词牵挛 luán 仆 pú 危惙 chuò
数帙 zhì 幢幢 chuáng 恻恻 cè
形骸 hái 提挈 qiè 蛇虺 huǐ
蚊呐 ruì 自给 jǐ 墙援 yuán
啾啾 jiū 瞥然 piē 笼鸟槛猿 jiàn欲二年矣:天实为之:况以胶漆之心:老了离阔如此:长期离别白首:将要实,语气词, 加强语气
之,这样进不得相合:指热情
有所求以,凭借胶漆,像胶和漆那
样粘,不能分开仆:
疾状:
病心:
唯:
封题:
以:
于我:
其如是乎:
所:
左降
幢幢
不可闻
恻恻:
耳我(谦称)病的情况病时的心情只封起来,题上字竟是这样(信赖)对待我用代词贬官影子摇晃的样子 放在动词前组
成名词性短语,表
示……的人,
……的事物,
……的地方。听到心里难受悲痛、伤心语气词 表疑问或反问
的句式。例: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近怀

形骸
提挈

此……也
蚊蚋乔

青萝


池砌

弥近来的心情经历,过身体提携,扶助代词这是……(判断句式)蚊虫。蚋,吸食人畜
血液的一种昆虫。高大长青色的女萝
(一种爬蔓的植物)环绕分布池边的石阶尽,全满 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 ……的事物,
……的地方。身健心安 家人团聚气候适宜 衣食尚足庐山建庵 怡然自得目的要求理解白居易的诗论观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应“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要“感于事,动于情,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成诗”。
理解作者写此信时的情怀及蕴含于文中的感人肺腑之友情。
学习“所、耳、也”等虚词
“其……乎”的句式
“此……也”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