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与微之书 课件 (6)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与微之书 课件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21: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与微之书
      白居易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李忱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和十年,因与宦官不和被贬为通州司马,到任不久即得瘴病,几乎丧命,且于病危中得知好友白居易也被贬,即产生强烈的政治共鸣,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有关人物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强调诗歌讽喻社会现实的作用,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作品。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的第二年写下著名的《琵琶行》,第三年,给好友元稹写下了这封信,叙述了他在九江的生活,抒发了离别思念之情。白居易,唐代诗人,著有《 》,
在文学上倡导( ),
主张(

与元稹共称( )白氏长庆集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牵挛浔阳信札危惙交分提挈蛇虺湓江池砌笼鸟槛 猿luánxúnzháchuòfènqièhuǐpénqìjiàn读准字音: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luán)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第一段(当时)书信开头的形式。抒写久别的思情。  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来抒写两人之间现在的关系?足下:
几何:
以:
之:对对方的尊称,您古:多少;今:几何学把代词,它,指这件事情,阔:久别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将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 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将要老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段旨:述离情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这一段写作者收到了微之的信,简述信的内容,抒写因得微之深情之书的感念。 交分:
且:
不暇:
封题其上:
请以代书:
于:
其若是乎:
况:
恻恻:
情分,情谊而且没有时间封,动词,封起来,题,后面省略“于”,题于其上,在上面题字。“以”后面省略“之”,请用这些文章代替我的书信。对,对于何况怎么如此信任呢?伤心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并且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段旨:追往事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妺六七人,提挈(qiè)同来。昔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第三段(1)记叙在江州的第一泰事。(身心健康,家人团聚)且置:
是:
且:
方寸:
提挈:
悉:
置:
泰:暂时放下放下还,尚且心情互相扶持都出现形容词做名词,安适的事,舒适的事,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 三泰言安一、体健家安
(诸院孤小同饥寒)记叙在江州的第二泰事。(气候适宜,衣食尚足)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zhàng lì),乃至蛇虺(huǐ)蚊蚋(ruì),虽有,甚稀。湓(pén)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第三段(2)乃至:
颇肥:
类:
虽:
入:至于很鲜美类似,相似虽然动词做名词,收入江州气候渐渐凉爽,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 三泰言安二、生活自足
(衣食免求人)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第三段(2)记叙在江州的第三泰事。
(庐山建庵,怡然自得)胜绝:
因置:
前有乔松十数株:
修竹千余竿:
为:
周:
落:
罗生池砌:
殚:
动:
弥:
风景绝妙于是;建设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动词,做为,名词做动词,环绕动词,洒落省略句,罗生(于)池砌详细,动不动,常常满,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材,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在茅舍之下环绕,飞泉在屋檐之间洒落,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三泰言安三、景幽心静
(筑草堂于庐山)说明先奉报三泰的缘由(再免足下忧望)。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在特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第三段(3)记叙作书时的情景与心境。第四段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shǔ)。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jiū)。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piē)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署名。(书信结尾的形式)书:
或:
故人:
去:
瞥然:动词,书写代词,有的距离突然老朋友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侯,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距离我万里,突然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寒暄叙情
(述离情,追往事) 三泰言安体健家安
(诸院孤小同饥寒)生活自足
(衣食免求人)景幽心静
(筑草堂于庐山)题书咏怀与微之书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思考:白居易这封信抒发了一种对朋友深切的的关爱
  思念之情,文中怎样表现出来?除此之外,还流
  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像书信的开头、结尾处,基本上是直抒胸臆,
直接抒写那种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2.两人交往之事,情谊深挚。
3.报以“三泰”,贬谪生活中的点滴更显彼此
真意。
4.此外流露出白居易不为贬逐而忧郁失落和
文人乐山乐水的雅趣和闲适。课堂练习1.解释加黑色的字词
封题其上            置于胡越之身
其若是乎            微之于我也
2.解释加黑色的字词
此一泰也            量入俭用
身衣口食            条写如后云云
流水周于舍下
3.下列加黑色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足下:您
B离阔如此       阔:阔绰
C次叙病心       心:心情
D不暇及他       及:顾及代词,它的
副词,怎么介词,在
介词,对于,对待安泰的事,形作名收入,动作名身上穿的,名作动分条、逐条,名作状环绕,名作动B→久别课堂练习4.下列加黑色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
B牵挛乘隔 牵挛:牵制,拘牵
C终论平生交分 交分:分别
D危惙之际 危惙:病危
5.下列称谓中,是敬词的一项是( )
A又见家兄言 B安道与予在楚州
C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D仆初到浔阳时C→ 交谊,情分C6、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白:道白,说。
B.仆初到浔阳时 初:刚
C.危惙之际,不暇及他 暇:空闲
D.平生故人,去我万里 去:到去:距离D7、对下列加线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
②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③置于胡越之身
④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B将要代词:这助词:的 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
形骸且健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且并且
尚且,还
暂且
副 词置且置是事
今悉置在眼前
因置草堂放下
出现
设置,修建动 词8、一词多义
去长兄去夏自徐州至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去年(名词)
离,距离(动词)书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
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书信(名)
写(动)于微之于我也
流水周于舍下
飞泉落于檐间 对,对于

从介 词状语后置句9、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地少瘴疠
②此一泰也
③量入俭用
④身衣口食
⑤流水周于舍下
⑥条写如后云云形容词用作名词,安适的事
动词用作名词,收入名词用作动词,身上穿的名词用作动词,环绕名词用作状语,
分条,逐条形容词用作动词,少有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山中与元九书
   元稹(注) 白居易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
(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 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
(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子。鉴赏练习 (1)(我)听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2)为好友感同身受的真挚友情;为好友因自己被贬而生的悲愤;为自己与好友同是“笼鸟槛猿” (或同处被贬的境遇);为自己给病中的好友带来的悲愤(或伤痛)。 (3)元诗末句融情于景,将对好友被贬的悲愤和病中凄苦的心情融于凄清景象的描写中,言有尽而情无限;白诗末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出与好友被贬相隔不能相见的凄楚与无奈,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