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与微之书 课件 (7)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与微之书 课件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21: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精 研 课 文
锻 炼 思 维整体
感知◆?背景链接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与白居易相识,是在贞元十九年,后成为挚友。元和十年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被贬为通州司马,到任不久即得瘴病,几乎丧命。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诬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于病危中得知好友白居易也被贬,产生强烈的政治共鸣,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后来白居易给好友元稹写下了这封信,叙述了他在九江的生活,抒发了离别思念之情。整体
感知◆?文脉梳理文段
研读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
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脚下
(2)人生几何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今义:几何学
答案:(1)对人的尊称 (2)多少
2.【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置于胡越之身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青,取之于蓝 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 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而君幸于赵王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于:①介词,在 ②介词,到 ③介词,从 ④介词,由于 ⑤介词,对于 ⑥介词,比 ⑦介词,被文段
研读 3.【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离阔如此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为“(我和您)如此离阔”,(我和您)竟像这样长久离别文段
研读 ◎筛选概括
4.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的一项是(B)
①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 ②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③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④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⑤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文段
研读 5.信的第一段,两次连呼“微之微之”,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第一次呼“微之微之”,倾诉分别之日久,音断之日长。长久以来的对朋友无法抑制的深切怀念,对人生短暂而思念深长的感喟,犹如汹涌的浪涛,滚滚而来。接着又呼告“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可见友人“天各一方”“各欲白首”令作者感到椎心之痛,不能自已。文段
研读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
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上报疾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向上级汇报
答案:首先告知文段
研读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上报疾状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名词作状语,首先
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闻山猿谷鸟 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愿以闻于官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博闻强识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闻:①动词,听说 ②动词,听到 ③动词,理解 ④形容词,闻名 ⑤动词,使……知道 ⑥名词,见闻文段
研读文段
研读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封题其上曰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请以代书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3)此夕闻君谪九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句他人尚不可闻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答案: (1)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为“封题(于)其上”,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
(2)省略句;补充完整为“便请以(之)代书”,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
(3)被动句;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
(4)宾语前置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这样的诗句文段
研读◎筛选概括
5.文中“且云”所说的内容是(C)
A.元稹信札中的话
B.元稹托熊孺登转告白居易的话
C.熊孺登补充告诉白居易的话
D.熊孺登补充情况并转达元稹的话 6.对元稹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首句先 写室内景物。夜深的时候,灯油已将燃尽,昏黄的火苗在闪着光。这一句,侧重渲染室内温馨的氛围,为下面听到意外消息作反衬。文段
研读 B.元稹在元和十年(815)的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刚刚到任,又不幸染病,自身遭际坎坷,本已心黯神伤了,何况这时候又听到那从远方传来的挚友白居易贬谪九江的消息呢!他震惊、心悸,陡然从床上坐起。
C.好友被贬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深太重了,他无论如何再不能入睡。在阴惨的灯影里,只觉得夜风吹雨,凉气透过疏窗一阵阵地往身上袭来。末句,写景兼顾室内与室外,笔法不仅变化,而且用“暗”“寒”两字勾勒,这样,残灯、阴影、暗风、秋雨、寒窗等景物,便都与作者的悲凉心情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凄惨孤独,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文段
研读 D.首句和末句都是景物描写,看似客观,实际上景中寓情。拿元稹的诗与白居易的书信对读,可看出二人的深挚交情。
解析:A项,“侧重渲染室内温馨的氛围”理解有误。
7.这段追忆抒情的文字分为两层,其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案:第一层:对朋友的无比信任深表感动。第二层:对朋友的真挚关怀充满感激。文段
研读三、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
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寸见方,平方寸
(2)提挈同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照顾,提拔文段
研读(3)今悉置在目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指说话的时候
答案:(1)内心、心绪 (2)互相扶助 (3)眼前
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下至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一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3)条写如后云云
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入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下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安适的事情 (3)名词作状语,分条、逐条 (4)动词活用为名词,收入文段
研读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虽
①司马之俸虽不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
①得同寒暖饥饱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得兄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⑤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①连词,虽然 ②副词,即使
(2)得:①副词,能够、可以,表示条件允许 ②动词,得到 ③副词,应该 ④通“德”,动词,感激 ⑤动词,得意、满足 ⑥形容词,正确 ⑦动词,成功、实现文段
研读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一泰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3)流水周于舍下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答案:(1)判断句;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情
(2)定语后置句;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3)状语后置句;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
(4)省略句;补充完整为“红榴白莲,罗生(于)池砌”,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排列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文段
研读 ◎筛选概括
5.文中列举的“三泰”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
答案:一是家中人平安团聚;二是生活虽然简朴但可以自给;三是在风景佳丽之地建了草堂,可以有所寄托。这透露出作者随遇而安的豁达胸襟,不愿意让朋友难过担忧,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文段
研读四、阅读课文第四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
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金銮殿后欲明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不远的将来
答案:天亮文段
研读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信手把笔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 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
研读 ④成述其异,宰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信者效其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信:①副词,随意 ②名词,诚实 ③副词,确实、实在 ④动词,相信、信任 ⑤动词,讲信用 ⑥名词,使者、送信的人 ⑦名词,消息、音讯文段
研读文段
研读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哀鸣啾啾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状语后置句,啾啾地悲哀地鸣叫。文段
研读 ◎筛选概括
5.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白居易与元稹相互关怀和信任的一组是(B)
①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②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③终论平生交分 ④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⑤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⑥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解析:①叹息时光易逝,人将衰老;②对上天造成这种境遇的感叹。此二句不符题意。文段
研读 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白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B.元微之于危惙之际,闻乐天贬谪江州,尚挣扎修书问候,且以文集代书,嘱人送达以致意,传达出二人深挚的情谊。
C.白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唯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文段
研读 D.最后一段,点明写信的时间、地点以及所见到的或坐或睡的山僧,听到的山猿谷鸟,哀鸣啾啾,诚挚地表达了诗人对山僧优游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遭际的感伤。
解析:“对自身遭际的感伤”理解有误,从后文可知,应是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挚友的怀念。
7.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本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如“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说明了作者虽然以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面对人生,但仍然怀念天各一方的朋友,字里行间抱有深深的哀伤之情。归纳
探究【上下求索】
在这封信中,我们看到:微之报之以病,而乐天报之以“三泰”。体会我们常言的“平安信”“报平安”的社会心理,想一想,如果你写一封家书,是报喜呢,还是报忧呢?为什么?
【探究思路】
回归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探究结论】
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课文
翻译
【白:道白,说。】课文
翻译
【欲:将要、即将。离阔:阔别。阔,久远。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胶漆:如胶似漆。置:放置。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相距遥远。牵挛(luán):牵制。乖隔:隔离。如何:怎么办。奈何:怎么办。】课文
翻译
课文
翻译
【仆:对自己的谦称。病甚:病重。札(zhá):短信。上:首先。报:告知。疾状:病情。病心:生病的心情。交分:交谊情分。危惙(chuò):病危。暇:空闲。及:顾及。收:收集。帙(zhì):包书的套子。封题其上:即“封题于其上”,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其:表反诘语气,怎么。若是:像这样。睹:看。左降:左迁,贬官。幢幢(chuáng):昏暗、摇曳的样子。暗风:夜风。恻恻:伤心。】课文
翻译
课文
翻译
课文
翻译
课文
翻译
【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怀:心情。涉三载:过了三年。形骸:指身体。方寸:心绪、心态。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孤小:丧父的小孩。弟妹:弟弟妹妹。提挈:相扶持着。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安适的事情。风候:气候。稍:渐渐。瘴疠(zhànglì):疾病瘟疫。乃至:至于。虺(huǐ):毒蛇。蚋(ruì):小蚊子。北地:北方。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量入:衡量收入。俭用:节俭用度。身衣口食: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胜绝:风景极美、绝妙。援:用树木围的园林围护。桥道:桥上的道路。周:环绕。罗:排列。生:生长。砌:台阶。殚:尽。动:动不动。弥:满。旬日:十天。不唯:不只是。加:更加。忧望:挂念盼望。故:特意。录:记录。奉报:呈报。事况:事情。条写:逐条地写。云云:如此如此。】课文
翻译
课文
翻译
【山窗:对着山的窗子。信手:随手。把:拿着。封题:写好信封。瞥然:时间极其迅速、短暂。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此际:此时。暂生:突然产生。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写诗的习惯。庵:草屋。晓灯:拂晓的灯。笼鸟槛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