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暑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一竹一世界,一花一菩提。历代文人常以草木喻德,借自然言志。为深入感悟君子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校特开展“追寻君子之风”主题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知·君子之源
1.下面是一位同学以“追寻君子之风”为主题所做的读书笔记,请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斑斓多彩的语文课本中,处处可见君子之风。“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具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他真诚坦白,从不锋芒毕露;民主战士闻一多,潜心学术①______而不舍,宣传真理气冲斗牛;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苍穹,俯瞰祖国大地,君子壮举家②______户晓。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迹,无时无刻鞭策着我们要汲取君子精神,传承君子力量。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锋芒毕露( ) 俯瞰(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活动二】行·君子之范
2.下面是某小组同学的演讲稿节选,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君子之风闪耀古今。古代诗文中,无数经典名句诠释着君子的高尚品格与伟大情怀。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用“万里赴戎机,①________”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武(《木兰诗》);刘禹锡身处陋室,却以“②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彰显出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陋室铭》);杜甫仰望泰山,发出“③________,④________”的豪言,尽显壮志凌云(《望岳》);龚自珍虽已离京,仍以“⑤________,⑥________”表明自己心系国家的奉献精神(《己亥杂诗(其五)》);杜牧借“⑦________,⑧________”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泊秦淮》)。
【活动三】创·君子之美
3.学校打算以“追寻君子之风”为主题出一期校刊,你认为用下面哪幅图作为插图比较合适?为什么?(4分)
图① 图② 图③
【活动四】传·君子之光
4.在筹备“追寻君子之风”主题活动时,某同学撰写了以下文段,但部分语句顺序需要调整。请你根据上下文逻辑,选出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使文段语意连贯、表意清晰。(3分)
。 。 。 。那些敢于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往往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只有始终践行君子之道,才能展现出真正的名士风范。
①古人曾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②真正的君子,应当保持独立人格,不迎合世俗、不谄媚权势。
③为人处世,应当追求君子的品格与风范。
④纵观历史,许多碌碌无为者因盲目从众,最终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之中。
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②①④
【活动五】践·君子之行
5.在“追寻君子之风”主题活动中,田田准备制作书签展示君子之风。现有一副对联“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同兰静在春风”,请你仿照这副对联的形式和意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内容,补写一副新对联,展现君子品格。(4分)
备选词语:
松 梅 傲骨 香清 寿老 有 无 叶 坚 存 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共27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题(15分)
一树一树桃花开
①春天的美,美在一树一树桃花开。
②在我每天步行上班的途中,有一大片桃树林,春回大地之时,一树一树的桃花竞相绽放,成了一片片灿烂的花海,明媚、鲜活、缤纷。我徜徉在其中,赏心悦目,惬意满怀。微风轻轻拂过,空气清朗而透明,流淌着美好的气息,全身上下感觉特别的温暖、舒服、熨帖,仿佛我居住的这座油城都被桃花的清香笼罩着,像极了纯净美妙的世外桃源。
③在桃花盛开的春天,最美的景致是在早晨,天空澄澈,四野明净,早晨踏着灿烂的阳光到单位上班,我都要穿过这片吐着馨香的桃树林,每次经过之时,那铺天盖地而来的桃花,立刻就将你拥围起来。桃花洁美而不艳丽,花形优雅而又别致。盛开的,芳香弥漫,半绽的,低眉含羞,含苞的,翘首枝头。一朵朵桃花争着向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群芳簇拥,密密麻麻,满枝灿烂,溢彩流光,争相展示着自己美丽的容颜。我仔细端详每一朵桃花,仿佛每一朵花都在微笑着,仿佛每一朵花都是一首五彩缤纷的抒情诗,仿佛每一朵花都是我最心仪的那一朵,感觉春色娇媚,岁月静好。
④我与桃花静静地对望着,桃花那白中透红,丰满红润的风韵入眼入心,望着那白如雪,粉如霞的花海,令我顿生“东风吹开花千树,占断春光唯此花”之感。那一刻,清风柔柔,花香缕缕,我的心里像撑开了一张空阔斑斓的帆,鼓满了芳香。还有在枝叶间跳来跳去娇小可爱的鸟儿,圆圆的眼睛,黑黑的小嘴,对着天空“叽叽喳喳”地唱着清亮悦耳的歌,快乐得不行。此情此景,有一种纯洁的欢欣和原始的激动在心底里奔涌。一切的杂念,荡然无存,一切的美好,纷至沓来,我心里尽是桃花的纯净,桃花的悠然,桃花的神韵。这通身散发着一种静美的桃花香,莫不就是抚慰人类灵魂的花?
⑤一路走,一路看,一树一树桃花开。漫步桃花丛中,如云如锦,如堆如积,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的身躯、生命和心灵,都成了这花香的“俘虏”,就像洗了一次“桃花浴”似的通体皆畅的“爽”,顿有无限的出尘感。
⑥一朵花,一朵情;一树花,一树情;一片花,一片情。那一朵朵、一树树、一片片五彩缤纷的桃花,就是生活向我们露出的笑脸。那么,我们的人生不也应该像桃花那样,给世间留下含蓄、深情、美丽的芳香吗?
⑦正沉思着,忽然间,身后传来了说笑声,两个青春女孩闪现出来,她们脚步轻盈,说笑声在花间荡漾,面若桃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暖色,额头的长发不时地被春风吹起,周身充满着春的气息。望着她们的身影,不知道是她们映衬了桃花,还是桃花点缀了她们,内心涌起一种难以形容的特别的美好。我相信,她们一定是爱美的人。
⑧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相伴的日子,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每一个生命也都是赏花者。
(选自《散文选刊》原文有删改)
6.文章围绕 “一树一树桃花开”,描写了哪些与桃花相关的场景?请简要概括。(4 分)
7.请按照要求赏析相关句子的妙处。(4分)
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 “那一刻,清风柔柔,花香缕缕,我的心里像撑开了一张空阔斑斓的帆,鼓满了芳香”。(2 分)
②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 “那一刻,清风柔柔,花香缕缕,我的心里像撑开了一张空阔斑斓的帆,鼓满了芳香”。(2分)
8.文章以“一树一树桃花开”为题有何好处?(3分)
9.文章结尾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相伴的日子,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每一个生命也都是赏花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文本一】春日樱花,生命礼赞
三月,当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武汉大学的校园便被如梦似幻的樱花所笼罩。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樱花,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粉嫩似霞,它们相互簇拥在枝头,如繁星点点,将整个校园装点得如诗如画。微风吹拂,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又似一只只灵动的蝴蝶,轻盈地飞向大地,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沉醉在这浪漫的春日花雨中。
樱花的花期极为短暂,通常仅有一周左右,从盛放到凋零,仿佛只是一瞬间。然而,就在这转瞬即逝的时光里,樱花却毫无保留地绽放出全部的美丽与绚烂,将生命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日本文化中,樱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它提醒着人们,生命如同樱花一般,虽然短暂,但应珍惜每一个当下,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让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这种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跨越了文化的界限,触动着每一个欣赏樱花之人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勇敢地追求梦想,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精彩篇章。
(《人民日报》2025年3月10日 有删改)
【文本二】秋日菊花,隐逸与坚韧
金秋时节,当其他花卉逐渐凋零,菊花却在瑟瑟秋风中独自绽放,为秋日增添了一抹亮丽而独特的色彩。菊花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有的花瓣细长如丝,自然下垂,如飞泻的瀑布般飘逸;有的花瓣层层叠叠,紧密相拥,宛如精致的绣球,尽显雍容华贵;还有的花朵小巧玲珑,星星点点地散布在枝头,仿佛是大自然洒下的精灵,活泼而俏皮。它们的颜色丰富多彩,金黄的灿烂夺目,如同秋日的阳光;雪白的纯洁无瑕,宛如冬日的初雪;淡紫的神秘优雅,恰似梦幻的晚霞,每一种色彩都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东晋诗人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他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名句。在陶渊明的世界里,菊花是远离尘世喧嚣、归隐田园的象征。菊花不与百花在温暖的季节争奇斗艳,而是选择在清冷的秋日独自开放,这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品质,正是陶渊明所向往和追求的生活态度。同时,菊花在寒霜中依然能够顽强地绽放,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它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傲霜挺立,告诉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要像菊花一样,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光明网》2024年10月25日 有删改)
10.请分别概括材料一中樱花和材料二中菊花所象征的精神品质,每条不超过15字。(4分)
11.两则材料在托物言志手法运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描写樱花“洁白如雪,粉嫩似霞”,运用比喻展现樱花色彩之美,为后文阐述其生命象征意义做铺垫。
B. 材料二提及陶渊明与菊花的关联,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还将菊花的象征意义与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相勾连 。
C. 两则材料在描写花时,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刻画花静态的外形姿态,又描绘花在风中的动态美。
D. 两则材料都从花的自然属性延伸到精神内涵,通过托物言志,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花所承载的深层意义,二者情感基调完全相同。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然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欲得此花,必先蓄奇石古木以待①,不则无所依附而不生,生亦不大。予年有几,能为奇石古木之先辈②而蓄之乎?欲有此花,非入深山不可。行当即止,以舒此恨。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 ①待:同“持”,扶持。 ②先辈:依次排列于前者,这里指凌霄花。
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可爱者甚蕃(蕃:多)
B. 亭亭净植(植:种植)
C. 陶后鲜有闻(鲜:少)
D. 卒急不能招致(卒:同“猝”,突然)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6.甲乙两文都写了喜爱的花,作者对“莲”和“凌霄”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4分)
(二)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7.诗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家待客画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2分)
18.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的“古风存”指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2分)
四、整本书阅读(5分)
19.请任选一题作答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骆驼祥子》中,主人公都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最终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结局。请结合具体情节,从人物性格或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造成两人不同命运的原因。(80字以上)
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一花一世界。只要用心去体会,世间万物都能给予我们人生的感悟:史铁生遇见秋菊,感受到生活的色彩;宗璞遇见瀑布般的紫藤萝,领悟到生命的无穷……
请选择一景或一物以“遇见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叙述故事,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 (1)锋芒毕露 lù 俯瞰kàn (2)锲 喻
2.①关山度若飞 ②无丝竹之乱耳 ③会当凌绝顶 ④一览众山小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商女不知亡国恨 ⑧隔江犹唱后庭花
3.示例一:图①比较适合。因为兰花高洁典雅,就像君子之德,感化着众人;就像君子之善,温暖着世间。(4分)
示例二:图②比较适合。因为竹刚柔并济,弯而不折,折而不断,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能够体现君子的高尚品格。(4分)
示例三:图③比较适合。因为梅花迎寒绽放,不与百花争艳, 体现君子的高洁品格 ,如君子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 (4分) (写出寓意,言之有理即可)
4.A
5. 下联:气同兰静在春风
6.①选中参研远离家人 ②研究过程挑战技术难关 ③取得巨大科研成果(每点 1 分,共 3 分)
7.示例:①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尖端工程;②当时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模样;③黄旭华选择的是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④没有计算机,全靠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数据。(每点1分)
8(1)“直到......才......也......”这一个关联词在时间上和程度上都进行了限制,在语境中,这一关联词语表示黄旭华的核潜艇研究事业保密时间之长,保密性之高(1分);表达效果上,表现出为了核潜艇研究事业,黄旭华在时间上和亲情上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分)
(2)“已经”本义是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表明黄旭华年岁很大了。“亲自”本义是指由自己出面;语境上表示已经高龄的黄旭华仍坚持亲身带队作实验,可见其事必躬亲的严谨态度(1分);表达效果上,表现出黄旭华科学严谨、不怕牺牲的高尚人格(1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根据第③段“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的内容可知,黄旭华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示例二:根据第②段“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的内容可知,黄旭华从小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三:根据第⑤段“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和第⑥段“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的内容可知,黄旭华刻苦勤奋的研究精神;
实例四:根据第⑨段“再一次检査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的内容可知,黄旭华恪尽职守的严谨精神;
示例五:根据第⑨段“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的内容可知,黄旭华临危不乱的镇定。(答出任意两个示例即可)
10.樱花:象征生命短暂珍贵,珍惜当下。(2分)
菊花:象征淡泊名利,坚韧不拔。(2分)
11.相同点:①都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借花的特点表达作者情感与志向。(1分)②都先细致描写花的外形、花期等特点,再挖掘其象征意义。(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不同点:①所托之物不同,一个是樱花,一个是菊花,因花自身特性不同,象征的精神品质有差异。(2分)②表达侧重点不同,樱花侧重对生命短暂与珍惜当下的感悟;菊花侧重远离尘世和坚韧的品格。(2分)(意思对即可)
D 13.B
14.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15.①感慨知音少(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②即使同道不多,也要坚守志趣,洁身自好(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每点1分,共2分)
16.甲文:作者对莲是纯粹的赞美与喜爱,从“予独爱莲之……不可亵玩焉”可看出,借莲的高洁、正直等特点,表达对其品格的推崇。(2分)
乙文:作者对凌霄花是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表明喜爱,“是可敬亦可恨也”“以舒此恨”则体现因难以获得、需特殊条件培育而生的遗憾与无奈。(2分)
描绘了热情好客的农家在丰收之年盛情款待客人的画面。
虽然自家酿造的酒(腊酒)可能看起来浑浊普通,但主人家毫不吝啬,准备了充足的鸡肉、猪肉(豚)等丰盛的菜肴来招待客人。表现了农家的淳朴、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评分标准:答出“农家热情好客”1分,答出“酒肉丰盛/准备充足”1分。意思对即可。)
18.①“古风存”指的是:这里(山西村)还保留着淳朴、简单、厚道的古代社会风俗(或民风)。
②表达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淳朴古风(或简朴民风)的欣赏、赞美和向往之情。
(评分标准:答出“淳朴/简朴/厚道的风俗/民风”1分,答出“欣赏/赞美/向往”1分。意思对即可。)
19.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从人物性格看,保尔坚韧不拔且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即使瘫痪失明仍坚持写作,以笔为武器继续战斗;而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后逐渐失去抗争意志,最终自暴自弃。性格的差异使保尔在困境中重生,祥子却被彻底摧毁。
从社会环境看,保尔所处的革命年代给予他奋斗的方向,红军队伍和同志的支持成为精神支柱;祥子生活在军阀混战、黑暗腐朽的旧时代,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压迫的命运,恶劣的社会环境吞噬了他的希望。
示例:《骆驼祥子》
从人物性格看,祥子起初虽勤劳坚忍,但缺乏反抗精神与长远规划。面对孙侦探敲诈,他只是默默承受;虎妞设局骗婚,他也无力反抗。一次次打击后,他性格中的软弱与保守被放大,最终从要强的车夫堕落成行尸走肉。
从社会环境看,祥子生活在军阀混战、人吃人的旧中国,拉车所得难以维持生计,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障。社会底层毫无公平可言,祥子买车的愿望一次次被兵匪、官僚、地痞无情击碎,黑暗的社会彻底扼杀了他的希望,将其逼入绝境。
评分标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2分),从人物性格或社会环境角度明确阐述原因(2分),语言通顺、逻辑清晰(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