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克=1千克。
2、 使学生认识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游戏,背一背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下面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请2位同学(体重不一)上台,互相背一背,然后把他们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背一背后,汇报感受。
2让学生一手拿铅笔,一手拿书,掂一掂汇报感受。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感觉到物体有轻有重,(你所说的重量其实准确的应该叫做质量)。怎样来表示物体的质量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师: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你在哪还见过克和千克?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9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0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画,你能从里面找出克和千克吗
生:饼干......
师: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国际上通常克用符号“g”表示,千克用符号“kg”表示。(板书)
二、实践活动,探求新知
1、认识秤
①师: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小组讨论课前,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了生活中常用的秤,汇报一下你们组见过什么样的秤?
②学生汇报:磅秤、盘秤、台秤、人体秤、天平、电子秤等(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演示)
2,认识克
师:老师手里有一枚2分的硬币,这枚硬币 约重1克, 那1克有多重呢,学生拿出准备好的2分硬币,先放 在手上掂一掂1克有多重,再互相 交流 一下感觉如何?生: 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师:对,很轻,请同学们记住这种感觉。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老师手里有一把黄豆,同学们猜一猜几粒黄 豆重一克呢,学生猜完 ,要 想知道几粒我们来称一称,老师告诉大家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出示天平,大家看这就是天平称黄豆(5粒黄豆大约1克)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重1克呢,学生答,出示(一粒纽扣 ,一 支圆珠笔芯,两枚回形针,两粒胶囊)认识1千克:
师:你们真棒!出示1袋盐师:谁估计得最准?一起看标注!(净含量:500克)
师:一袋盐500克,两袋呢?(1000克)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让学生掂一掂,可以投影两袋盐
师:出示1千克的洗衣粉,让一名学生掂一掂,说说感受,并看看标注(净含量:1千克)介绍净含量是实际的重量让一名学生一手拿盐,一手拿洗衣粉掂一掂,有什么感受(一样重)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 ,指针指到数字 几?(数1)那就是几千克?用称分别称盐和洗衣粉,你们发现1000克和1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000克=1千克)为了方便人们 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1000 克像洗衣粉这样比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重1千克?6个苹果,20个鸡蛋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