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暑假期末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个立体图形,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图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 )。
A.长方体 B.圆柱 C.球
2.林林用8元钱买了两个玩具。他可能买了哪两个玩具?( )
①6元 ②7元 ③2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3.草莓80个,苹果可能有( )个。
A.20个 B.65个 C.90个
4.平平和强强进行口算比赛,平平算对了35道,强强算对的题数比平平算对的多得多,强强可能算对了( )。
A.32道 B.37道 C.56道
5.小明在做实践时,他抓满满一把蚕豆有15粒,然后又抓了满满一把黄豆,你觉得他抓满满一把黄豆大约有( )粒。
A.10 B.35 C.95
6.一年级有42名师生乘车去春游,租( )比较合适。
A.2辆大客车 B.2辆中巴车 C.1辆大客车和1辆中巴车
7.十个十个地数,60后面的数是( )。
A.50 B.61 C.70
8.要使□,□里最小填几?( )
A.13 B.14 C.15
9.明明将一张圆形彩纸对折了3次,然后展开,折痕形成的角的度数最小是( )。
A.45° B.60° C.90°
二、填空题
10.找规律,填一填。
1,6,11,16, 。
11.我会思考。
☆=( ),△=( )。
☆=( ),△=(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4×4( )8 75-36( )75-26 6×1( )6+1
34+48( )48+34 67-50( )76-50 3×3( )3+3
1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 ),比这个数多1的数是( )。
14.元旦节,乐乐用1米长的丝带做蝴蝶结,每个蝴蝶结用去8厘米,做了5个。一共用去了( )厘米,还剩( )厘米。
15.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三、判断题
16.妈妈有16个纽扣,已经用了4个纽扣,还剩11个纽扣。( )
17.算式15+24与82-39得数是相等的。( )
18.(判断题)看同一本,小红还剩18页,小华还剩12页,小红比小华多看6页。( )
19.20和12两个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一样。( )
20.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多9。( )
21.93比10多得多。( )
四、计算题
22.看图列式计算。
( )
五、改错题
23.下面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改正: 改正:
六、作图题
24.画一画,填一填。
(1) 7+8=
(2) 15-6=
七、解答题
25.《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3月12日是植树节,城区小学组织一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1)参加活动的同学每人可以领一双手套。
(2)浇水、施肥的人数比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少23人,浇水、施肥的有多少人?
26.原来有多少个?
(个)
答:原来有 个。
27.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想一想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份数,填在下表里,再填一填每份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对折的次数 1 2 3 4 5
平均分的份数
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8.小朋友,你能算出每个订书机多少钱吗?
29.在今年校际篮球比赛中,小冬得了26分,小伟得了12分,他们两人一共得了多少分?
3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让居民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星光社区开展走访宣传活动。
(1)孙奇比李雨少走访多少户?
(户)
(2)李军再走访多少户就和王志走访的一样多了?
(户)
(3)某幢楼上有17户居民,两人正好走访完,这幢楼是( )和( )走访的。
(户)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一年级暑假期末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A C B C C B A
1.C
【分析】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来解决此题即可。
【详解】A.一般的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但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体,故,从某个角度看到的长方体可以是正方形。
B.一般情况下,看圆柱的侧面都是一个长方形,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看到的就是正方形。
C.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球,看到的都是圆形,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即,一个立体图形,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图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球。
故答案为:C
2.B
【分析】分别用加法算出买玩具汽车和玩具娃娃共需要多少钱;算出买玩具汽车和风车共需要多少钱;以及算出买玩具娃娃和风车共需要多少钱;然后找出价钱和是8元的,即可解决。
【详解】A.6+7=13(元)
B.6+2=8(元)
C.7+2=9(元)
即,林林用8元钱买了两个玩具。他买了玩具汽车和风车。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比较两个数的多少时,如果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接近,就说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或小数比大数少一些;如果两个数的大小相差很多,就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小数比大数少得多。草莓80个,每个苹果比草莓大得多,所以一筐苹果的数量比草莓的数量少得多,找出比80少得多的数即可。
【详解】A.20比80少得多,符合题意;
B.65比80少一些,不符合题意;
C.90比80多一些,不符合题意。
所以苹果可能有20个。
故答案为:A
4.C
【分析】比较两个数的多少时,如果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接近,就说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或小数比大数少一些;如果两个数的大小相差很多,就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小数比大数少得多。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32比35少一些,不符合题意;
B.37比35多一些,不符合题意;
C.56比35多得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B
【分析】1粒蚕豆比2粒黄豆大一些,抓满满一把蚕豆有15粒,15+15=30(粒);则抓满满一把黄豆的粒数比30粒要多一些;据此解决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5+15=30(粒)
A.10粒比30粒少得多;
B.35粒比30粒多一些;
C.95粒比30粒多得多;
即,小明在做实践时,他抓满满一把蚕豆有15粒,然后又抓了满满一把黄豆,他抓满满一把黄豆大约有35粒。
故答案为:B
6.C
【分析】2辆大客车可以坐30+30=60(人),2辆中巴车可以坐14+14=28(人),1辆大客车和1辆中巴车可以坐30+14=44(人),根据可乘坐人数和实际人数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A.2辆大客车剩余座位较多,不合适;
B.2辆中巴车座位不够,不合适;
C.1辆大客车和1辆中巴车座位数量较合适;
故答案为:C
7.C
【分析】十个十个地数,60后面的数比60大10,是70,据此解答。
【详解】十个十个地数,60后面的数是70。
故答案为:C
8.B
【分析】先计算出4加9等于几,得到的和再加1,算出结果,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4+9=13,13+1=14,
则,14-9=5,5>4,即,14-9>4。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比较大小,要熟练掌握方法。
9.A
【分析】将一张圆形的纸对折1次,得到一个以圆心为顶点顶点,两条半径为边的一个是平角,即180°;对折2次,得到的角是平角的一半,是直角,即90°;对折3次,得到的角是直角的一半是锐角,即45°;实际上相当于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45°角,可采用折一折,看一看的方法解决此题。
【详解】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可以得到:360÷8=45°
折痕形成的角的度数最小是45°。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0.21
【分析】观察已知数据可得,这组数依次变大,每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5,也就是从1开始,五个五个地正着数,后面填写21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6,11,16,21。
11. 6 2 1 8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即可推出各数。
根据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即可推出各数。
【详解】从竖式可得:△=7-5,☆=4+2。
7-5=2,4+2=6,所以△=2,☆=6。
从竖式可得:☆=7-6,△=9-1。
7-6=1,9-1=8,所以☆=1,△=8。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加数=和的掌握和运用,学生要牢记各数之间的关系。
12. > < < = < >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表内乘法口诀,依次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比较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
【详解】4×4=16;16>8,则4×4>8;
75-36=39;75-26=49;39<49,则75-36<75-26;
6×1=6;6+1=7;6<7,则6×1<6+1;
34+48=82;48+34=82;82=82,则34+48=48+34;
67-50=17;76-50=26;17<26,则67-50<76-50;
3×3=9;3+3=6;9>6,则3×3>3+3。
13. 89 90
【分析】最大的一位数是9,所以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是9,据此即可得出这个两位数是89,比89多1的数是90。
【详解】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89),比这个数多1的数是(90)。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100内数的组成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确定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是多少。
14. 40 60
【分析】长度单位根据1米=100厘米换算。用去的长度=每个用的长度×数量;还剩的长度=总长度-用去的长度,由此解答。
【详解】8×5=4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40厘米=60厘米
元旦节,乐乐用1米长的丝带做蝴蝶结,每个蝴蝶结用去8厘米,做了5个。一共用去了40厘米,还剩60厘米。
15. 15 十五 16 十六
【分析】个位上有几颗珠子就代表是几,十位上有几颗珠子就代表是几十,据此解答。
【详解】十位上1颗,个位上5颗,是15,读作十五。
十位上1颗,个位上6颗,是16,读作十六。
【点睛】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是解题关键。
16.×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纽扣的总数量-用了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详解】16-4=12(个)
妈妈有16个纽扣,已经用了4个纽扣,还剩12个纽扣。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详解】15+24=39
82-39=43
39和43不相等。
算式15+24与82-39得数是不相等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看同一本,用剩下多的页数减去剩下少的页数,求出差,表示剩下多的同学比剩下少的同学少看多少页;或表示剩下少的同学比剩下多的同学多看多少页。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8-12=6(页)
看同一本,小红还剩18页,小华还剩12页,小红比小华少看6页;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口算的应用,这是一道易错题。
19.×
【分析】一个两位数:从右边到左边,分别是个位、十位;
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详解】20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
12中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所以20和12两个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大的一位数求出差,再与9比较即可。
【详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
99-9=90
所以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多9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数的相对大小可知:
比较两个数的多少时,如果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接近,就说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或小数比大数少一些;如果两个数的大小相差很多,就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根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据此求出93比10多的数。
【详解】93-10=83
93比10多83,则93比10多得多,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15-6=9(本)
【分析】一共有15本,左边有6本,求右边书包里有多少本,根据减法的意义,总数量-左边的数量=右边的数量。
【详解】15-6=9(本)
右边书包里有9本。
23.×;见详解
×;见详解
【分析】第一个竖式错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第二个竖式错误,十位上的数应该相减而不是相加。
【详解】
改正: 改正:
24.(1)图见详解;15;
(2)图见详解;9
【分析】(1)要计算7+8,就从7开始,一格一格地正着数8个格,数到几结果就是几;
(2)要计算15-6,就从15开始,一格一格地倒着数6个格,数到几结果就是几。
【详解】(1) 7+8=15
(2) 15-6=9
25.(1)够;
(2)25人
【分析】(1)先用加法计算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再和手套的数量比较大小,人数大于手套的数量不够,小于或等于手套的数量够;
(2)根据减法的意义,总人数-浇水、施肥比总人数少的人数=浇水、施肥的人数。
【详解】(1)30+18=48(人)
48<50
答:领50双手套,够。
(2)48-23=25(人)
答:浇水、施肥的有25人。
26.7+6=13;13
13个
【分析】从图上可得:吃了7个,还剩6个,要求原来有多少个,根据加法的意义,用7+6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7+6=13(个)
答:原来有13个。
27.2;4;8;16;32
;;;;
【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1次,就是将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2次,就是将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就是将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4次,就是将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5次,就是将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2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详解】
对折的次数 1 2 3 4 5
平均分的份数 2 4 8 16 32
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8.13元
【分析】用小刚买订书机的个数减去笑笑买订书机的个数,求出小刚比笑笑多买订书机的个数,再用小刚比笑笑多花了的钱数除以小刚比笑笑多买订书机的个数,即可求出每个订书机多少钱。
【详解】26-12=14(个)
182÷14=13(元)
答:每个订书机13元钱。
29.38分
【分析】已知小冬得了26分,小伟得了12分,要求他们两人一共得了多少分。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线段图:
从上图中可看出,把26分与12分合并在一起就是他们两人的得分总数,用加法来计算即可。
【详解】26+12=38(分)
答:他们两人一共得了38分。
30.(1)12-8=4;4户
(2)18-9=9;9户
(3)孙奇;李军
8+9=17;17户
(4)王志比孙奇多走访多少户?10户(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李雨走访的数量减去孙奇走访的数量,求出差,即可解决。
(2)用王志走访的数量减去李军走访的数量,求出差,即可解决。
(3)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用加法求出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17的,即可找出是哪两人走访的。
(4)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如:王志比孙奇多走访多少户?用减法列式解决。
【详解】(1)12-8=4(户)
答:孙奇比李雨少走访4户。
(2)18-9=9(户)
答:李军再走访9户就和王志走访的一样多了。
(3)8+9=17(户)
答:这幢楼是孙奇和李军走访的。
(4)王志比孙奇多走访多少户?
18-8=10(户)
答:王志比孙奇多走访10户。(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