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6 21:5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主义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通过学习明治维新各措施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通过改革措施的内容分析改革的影响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的学习,知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日本面临被动挨打,积极主动的向西方学习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国家近代化的道路也颇有特色。
2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共4个文科班,每个班将近65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在学习完成必修课程之后,多数学生已经树立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因此针对学生的学情及本节课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
教学难点: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十九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知识结构:
1、明治维新的背景——1、2、3标题
2、明治维新的内容——3、4、5、6标题
3、明治维新的评价——7标题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德川幕府统治的危机
(1)政治上:
①幕藩体制
②封建等级制度
③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
(2)经济上
①领主经济
②重农抑商
③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3)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思想文化上:洋学的传播
2、黑船事件,民族危机加深
3、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
4、武装倒幕,建立文明新政府
(1)尊王攘夷
(2)武装倒幕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3)君主立宪制
2、经济
(1)土地改革
(2)殖产兴业
3、文化: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三、明治维新的评价
(一)明治维新的性质,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明治维新的意义
1、对日本
2、对亚洲
(二)明治维新的局限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思考: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活动4【练习】当堂练习
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C)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D.幕府的腐朽统治
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D)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D)
A.新兴地主
B.资本家
C.大名
D.中下级武士
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藩”指(B)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
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D)
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
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突出背景是(C)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7.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D)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习题及练习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