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心术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心术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7 11: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心术 教案
1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洵的军事思想,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中去;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翻译全文。 3教学难点: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4教学方法:自读、讲析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5课时安排:2课时。 6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三字经》里面有这样几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是苏老泉这个人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那么,苏老泉是谁呢? 二、走近作者:2·1·c·n·j·y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21cnjy.com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三、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四、解题:心术:
(1)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正音
糜(mí)鹿 谨烽燧(suì) 严斥堠(hòu) 丰犒(kào) 蓄(xù)其怒 蜥(xī)蜴(yì) 使之狎(xiá)而堕其中 缒(zhuì)兵于穴中
知势则不沮(jǔ) 尺箠(chuí) 据兵而寝(qǐn) 冠胄(zhàu)衣甲 有所恃(shì)21教育网
六、 1、先听朗读,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
2、自读课文,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疏通文意。
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练习册中字词句掌握情况。
八 学生质疑文中的字词句 ,老师解答。
九、研读课文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将之道的核心在于治心,何为治心?包括哪些方面? 明确:第一段论为将之道。治心即心理修养,包含两方面:超人的镇定(临大事不乱)和极度的沉静(能有效排除一切干扰)。21·cn·jy·com
2 第二段论述治兵之道,治兵的关键何在?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治兵的关键在于上义,正义性是军事行动的准则。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3、待战之道在于四养,请指出四养的方法,并思考四养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养心”之道有何作用? ??明确:四养即“养财”、“养力”、“养气”、“养心”,“养财”的方法为“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养力”的方法为“丰犒而优游之”,“养气”的方法为“小胜益急,小挫益厉”,“养心”的方法为“用人不尽其所欲为”。四养中“养心”最重要。“养心”能够培养和保持士兵积极的心态、高昂的战斗意志。 ?十、小结:以上三段论“将”、“兵”、“战”,着眼大处,讲为将、治兵、待战之大道。以下再论将、兵、战,讲战时为将之道、战时用兵之道、战时运思之术。 www.21-cn-jy.com
十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