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内蒙古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0 11:46:5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英语学科
2025年内蒙古中考化学真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下顺利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精准对接。下列相关过程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 火箭与飞船合体完成组装 B. 引燃推进剂实现火箭发射
C. 飞船入轨后展开太阳能帆板 D. 导航系统引导飞船精准对接
2. 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称量土样 B. 量取蒸馏水
C. 溶解土样 D. 测酸碱度
3. 镝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引擎。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镝属于金属元素 B. 镝的元素符号为Dy
C. 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 D. 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162.5g
4. 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超临界水减压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的间隔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质量 D. 分子的种类
5. 碳是给人类社会提供能源和材料的主要元素。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可作净水材料
B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可制铅笔芯
C 干冰容易升华 可作制冷剂
D 甲烷具有可燃性且热值高 可作气体燃料
A. A B. B C. C D. D
6.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C. 该反应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D. 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7. 小羽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验证实验。将等质量的白磷置于①②③处,观察到①处白磷燃烧,②③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①③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对比①②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C. ②③处白磷均不燃烧的原因相同
D. 装置中气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空气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26分)
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的特色饮品奶茶是先用砖茶制成茶汤,后加牛奶再撒少许食盐熬制而成。砖茶中含有30多种酚类物质,总称为茶多酚。茶多酚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有降血压、抗衰老等保健功能,易溶于温水,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
为适应快节奏生活,将制作奶茶的原料加工成奶茶粉,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某种奶茶粉冲调时,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随水温的变化如图1所示。冲调后,恒温下测得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随搁置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奶茶有补充营养、改善情绪等功效,但是过度饮用会导致糖分、脂肪等摄入过多,引起肥胖,不利于人体健康。
(1)熬制奶茶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
(2)茶多酚所属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结合短文,据图1分析,奶茶粉的最佳冲调温度为______℃;据图2分析,茶多酚含量随着搁置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__。
9.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上有霜”,在“冬月”因温度降低,溶解度______(域“增大”“减小”或“不变”)而结晶析出。
(2)“扫取”时常会混入泥沙,“以水淋汁”是进行溶解,再用______的方法除去难溶性杂质。
(3)“煎炼”至有晶体析出时,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你认为通过以上制取过程能否得到纯净的,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10. 实验小组对Al和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______Cu,小组同学一致认为Al和溶液能够发生反应。
(2)小林将铝丝浸入溶液一段时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结合铝的化学性质分析,原因是______。
(3)小艺对小林的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观察到明显现象。小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1. 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兴趣小组以“氧气的制备”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I、实验室制氧气
(1)用A装置制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若要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Ⅱ、工业制氧气
(3)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当液态空气升温时,由于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______,液氮先汽化,剩下的主要是液氧。
(4)利用膜分离法制氧气。如下图所示,利用氧分子的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氮分子的体积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
Ⅲ、空间站内的氧气再生
空间站内电解产生的供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与航天员呼出的通过“萨巴蒂尔反应”系统转化为和,生成的再进行电解,实现的再生。示意图如下。
(5)“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电解水的质量为,“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水的质量为的原因是______。(忽略非反应损耗)
12. 实验小组取一定量稀盐酸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1的曲线,当反应进行至点时,溶液呈______性;若用酚酞溶液作该反应的指示剂,溶液在点时呈______色。
(2)分析图1和图2曲线,可知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点对应的时间:第______s。
(3)若烧杯中盛放1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英语学科
2025年内蒙古中考化学真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下顺利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精准对接。下列相关过程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 火箭与飞船合体完成组装 B. 引燃推进剂实现火箭发射
C. 飞船入轨后展开太阳能帆板 D. 导航系统引导飞船精准对接
【1题答案】B
【详解】A.火箭与飞船合体组装,此过程通过机械操作连接部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引燃推进剂发射火箭,推进剂燃烧时生成新物质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飞船展开太阳能帆板,展开帆板是机械动作,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导航系统引导对接,依赖电子信号和计算机控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称量土样 B. 量取蒸馏水
C. 溶解土样 D. 测酸碱度
【2题答案】D
【详解】A、图中操作有两个错误:一、用手抓取土样,应该用药匙取用;二、土样和砝码放错位置,应该“左物右码”。不符合题意;
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不
符合题意;
C、图中在量筒中溶解土样,操作不规范,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土样,不符合题意;
D、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在玻璃片上放一张干燥的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操作
规范,符合题意。
故选D。
3. 镝是一种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引擎。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镝属于金属元素 B. 镝的元素符号为Dy
C. 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 D. 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162.5g
【3题答案】D
【详解】A、“镝”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右上角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由图可知,镝的元素符号为Dy,选项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左上角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因此镝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6,选项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及一个碳原子(碳12)质量的为1.66□0"kg,一个镝原子的质量为:162.5□一个碳原子(碳12)质量/12=162.5×1.6×10 ”kg≈2.7×10 kg一个锅原子的质量不是162.5g,选项D不正确。故选D。
4. 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超临界水减压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的间隔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质量 D. 分子的种类
【4题答案】A
【详解】超临界水减压转化为水蒸气,这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质量和大小都不会改变。而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分子间的间隔会发生变化,从超临界水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故选A。
5. 碳是给人类社会提供能源和材料的主要元素。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可作净水材料
B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可制铅笔芯
C 干冰容易升华 可作制冷剂
D 甲烷具有可燃性且热值高 可作气体燃料
A. A B. B C. C D. D
【5题答案】B
【详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可溶性杂质,可用作净水材料,选项A正确;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石墨因其质地软,易留下痕迹,可用作铅笔芯,选项B不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可降低环境温度,可用作制冷剂,选项C正确;
D、甲烷可燃且热值高,燃烧时释放大量热量,可用作气体燃料,选项D正确。
故选B。
6.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C. 该反应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D. 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6题答案】A
7. 小羽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验证实验。将等质量的白磷置于①②③处,观察到①处白磷燃烧,②③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①③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对比①②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C. ②③处白磷均不燃烧的原因相同
D. 装置中气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空气的作用
【7题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26分)
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的特色饮品奶茶是先用砖茶制成茶汤,后加牛奶再撒少许食盐熬制而成。砖茶中含有30多种酚类物质,总称为茶多酚。茶多酚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有降血压、抗衰老等保健功能,易溶于温水,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
为适应快节奏生活,将制作奶茶的原料加工成奶茶粉,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某种奶茶粉冲调时,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随水温的变化如图1所示。冲调后,恒温下测得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随搁置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奶茶有补充营养、改善情绪等功效,但是过度饮用会导致糖分、脂肪等摄入过多,引起肥胖,不利于人体健康。
(1)熬制奶茶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
(2)茶多酚所属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结合短文,据图1分析,奶茶粉的最佳冲调温度为______℃;据图2分析,茶多酚含量随着搁置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__。
【8题答案】(1)牛奶 (2)混合物
(3) ①. 70 ②. 茶多酚被氧化(或其他合理答案,如茶多酚发生分解等)
9.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上有霜”,在“冬月”因温度降低,溶解度______(域“增大”“减小”或“不变”)而结晶析出。
(2)“扫取”时常会混入泥沙,“以水淋汁”是进行溶解,再用______的方法除去难溶性杂质。
(3)“煎炼”至有晶体析出时,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你认为通过以上制取过程能否得到纯净的,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9题答案】(1)减小 (2)过滤
(3)饱和 (4)不能,未除去可溶性杂质
10. 实验小组对Al和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______Cu,小组同学一致认为Al和溶液能够发生反应。
(2)小林将铝丝浸入溶液一段时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结合铝的化学性质分析,原因是______。
(3)小艺对小林的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观察到明显现象。小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0题答案】(1)> (2)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阻碍了铝与硫酸铜溶液的接触
(3) ①. 用砂纸打磨铝丝后,再将其浸入CuSO4溶液中 ②.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11. 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兴趣小组以“氧气的制备”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I、实验室制氧气
(1)用A装置制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若要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Ⅱ、工业制氧气
(3)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当液态空气升温时,由于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______,液氮先汽化,剩下的主要是液氧。
(4)利用膜分离法制氧气。如下图所示,利用氧分子的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氮分子的体积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
Ⅲ、空间站内的氧气再生
空间站内电解产生的供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与航天员呼出的通过“萨巴蒂尔反应”系统转化为和,生成的再进行电解,实现的再生。示意图如下。
(5)“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电解水的质量为,“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水的质量为的原因是______。(忽略非反应损耗)
【11题答案】(1) ①. ②. 分解反应
(2)B (3)低
(4)小于 (5)
(6)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用于 “萨巴蒂尔反应”,参与反应的氢元素质量一部分转化到甲烷中,另一部分转化到生成的水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质量m2 小于电解水的质量m1
12. 实验小组取一定量稀盐酸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1的曲线,当反应进行至点时,溶液呈______性;若用酚酞溶液作该反应的指示剂,溶液在点时呈______色。
(2)分析图1和图2曲线,可知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点对应的时间:第______s。
(3)若烧杯中盛放1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2题答案】(1) ①. 中 ②. 红
(2) ①. 放热 ②. 30
(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0.4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4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