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永州八记原文译文鞭贾宗元寓言有幸被贬永州情结警 示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有幸被贬 如果柳宗元不是被贬到永州,就不会有“永州八记”的问世。柳宗元的被贬,实在是他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永州情结《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姆潭记》
《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气韵(读准字音,划出不懂翻译的字词)。
根据注解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概括每一段内容。小组解决翻译中碰到的疑难字词。
自 主 探 究试翻译下面划线的词语
1、鞭贾
2、市之鬻鞭者
3、其贾宜五十
4、则伏而笑
5、适市买鞭
6、持以夸余
7、则拳蹙而不遂
8、庶人安得共之!
9、将何往而非病?
10、将何适而非快?
11、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1、商人 2、卖 3、价格 4、连词表修饰 5、到 6、拿 ;连词表目的,来 7、弯曲;顺 8、老百姓 怎么 9、忧愁 10、到……去,前往 11、美景1、鞭贾
2、市之鬻鞭者
3、其贾宜五十
4、则伏而笑
5、草木行列
6、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7、使其中不自得
8、庶人安得共之!
9、将何往而非病?
10、将何适而非快?
11、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1、商人 2、卖 3、价格 4、连词表修饰 5、排成行;排成列 6、把蓬草当作 ;把破瓮当作 7、内心 8、老百姓 怎么 9、忧愁 10、到……去,前往 11、美景基本解读1、鞭的特点与某些官员的特性有何相同之处?鞭 贾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四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原文译文 鞭子商人
集市上(有个)卖鞭子的人,别人问价格,他的鞭子只值五十,(他)必定说四五万。还价五十,他就(假装)笑弯了腰;还五百,就(假装)一点恼火;还五千,就(假装)大怒;必须要以五万的价钱才行。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墨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有个富家子,到集市上买鞭子,出五万(买了他的鞭子),拿着来向我夸耀。看那鞭子的顶端,卷曲不舒展;看那手握的地方,歪斜不直;鞭子的缨,前后衔接不和谐流畅;它的节朽败还没有纹理;有指甲掐感觉指甲陷进去,却没有尽头(缺乏韧性的反作用力);举起它,飘飘然如同无物。
我说:“你怎么买这样的鞭子却可惜那五万啊?”(回答)说:“我喜欢它的黄色和光泽,并且卖的人说……”我便叫童仆烧热水来洗那鞭子,马上就收缩并枯萎,苍然发白。原来的黄色是染的,光泽是上了蜡。富人不高兴,但是还用它用了三年,后来(有一天)从东郊出城,在长乐坡下与人争道。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云者……”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坡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
马互相踢,于是拼命甩鞭子,鞭子折断成五六节。马互相踢打不断,摔倒在地上,受了伤。看那鞭子里面是空空如也,它的质地如粪土,无所依赖。 所说的染成黄色的外貌、上蜡的光泽的说法拿到现今来说,用商贾的伎俩求证与朝廷,适合官员的能耐就还好,一旦错给了职位超过其能耐就开心,(只)适合他们的能耐的官职就恼怒,
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夫以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说:“我为什么不能是公卿?”这样而官到公卿的还真多啊。处在没事的时候,虽然经过三年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一旦有事,派他们成为出力的一员去治理事物时,就如同以空空如也的能耐,粪土一样的质地,而责成他们实现大力甩鞭的效果,还有不在用的时候被折断而会导致坠地、损毁的忧患吗?
在其政,谋其位。
能者上,庸者下。
绝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警 示柳宗元与寓言文学 1,柳宗元是寓言文学的完成者
寓言:主要是通过讲一个故事,寄寓或说明一种道理.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都保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但这些寓言多为片段,并未获得独立的文体地位,是寓言文学的雏形.
汉魏六朝出现了一些包含着寓言的故事集,但仍未得以独立发展.唐人元结的几篇寓言可看作柳宗元寓言的先声.
柳宗元继承了先秦以来写寓言故事的优良传统,又借鉴佛教寓言、六朝以来的杂文和小说的某种技巧,创造性地将其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更富文学意味的新文体. 2,柳宗元寓言的特色
第一,强烈的政治性和高度的哲理性的有机结合.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柳宗元把寓言当作一种特殊的政治斗争手段,故其寓言均有明确的目的性.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说》《鞭贾》等作品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极富现实性和斗争性,且发人深省,多能给人一种普遍的,带规律性的认识,颇富哲理意味.
第二,构思精巧,故事完整.故事讲得好坏,是一篇寓言成败的关键.柳宗元的寓言篇篇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如《罴说》构思新颖,合情合理,完全摆脱了先秦寓言故事的低级形态. 第三,精彩的描绘,生动的形象.柳宗元的寓言通过精彩的描绘,刻画了各种形象,如虎,驴,麋,鼠,蝜蝂,《罴说》中的猎人.《鞭贾》中的商人和阔少,很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给读者留下广阔空间.
第四,语言简洁明快,笔锋犀利.柳宗元的寓言大多短小精悍,语言精粹.柳宗元的寓言多为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文字简洁明快,精炼警策,同时又丰富细腻,表现了极高的语言方造诣.
柳宗元的寓言以其丰富深刻的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形成了严峻沉郁的独特风格,标志着我国寓言文学的完全成熟,登上了我国寓言文学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