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鞭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把握文章寓意,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技巧。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敢于批判社会时弊的精神品格,以及胸怀社稷的大胸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寓意。
2.难点:学习本文借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技巧。
三、课时安排:2节课
过程:
一、导入: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却有一老翁雪中独钓。他少年成才,永贞革新,后被贬永州、柳州。47岁病逝于柳州。今柳侯祠内有一绝世宝物“荔子碑”,为韩愈撰文,颂柳宗元事,苏东坡书法,堪称“三绝碑”。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柳宗元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他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一生有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永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并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辅时及物”的主张和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的原则。
二、学生读文,思考:
1、《鞭贾》题解
2、本文批评了谁?
3、为什么要批评他(他们)?从课文中找出其表现,并分析原因。
明:卖鞭子的商人,批评了卖鞭子商人、鞭子、买鞭人、官员。
????????商人:其价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后可????????????????
点评:弄虚作假
????????鞭子:外:首,拳蹙不遂,握:蹇仄不植;行水者,不相承;节,朽黑无文;举之若虚;爚汤以濯之,速然枯,苍然白。
???????内: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
????????点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买鞭人:持以夸,犹持之?三年,坠于地,伤焉
???????点评:虚伪、自欺欺人、执迷不悟??????????
???????官员:栀其貌,蜡其言,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
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 点评:无真才实学,却身居高位
总:打假。
4、到底在批评谁?他和买卖鞭子这件事有什么联系呢?
明:商人:必五万而后可??????????????????????????????吹
????????鞭子:空空然,其理若粪壤??????????????????空
????????买鞭人:犹持之?三年??????????????????????????????装
????????官员:空空然,其理若粪壤??????????????????兼具吹、空、装
5、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借用类似之处,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画龙点睛,通过议论深化主旨。
三、小结:
????????课文记叙了卖鞭子的商人以劣充优,招摇撞骗,牟取暴利,和富家公子不辨真伪而上当受骗,甚而至于争道击马,马鞭断折的故事,揭露并无真才实学,凭“空空之腹,粪壤之理”窃居高位的腐败官吏,警示朝廷若是不辨贤愚,不识真伪,重用“空空之内,粪壤之理”的人,势必导致“祸国殃民”的悲惨结局。
?四、小试牛刀。
阅读下列材料,请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议论段。
假文凭泛滥,“土”多还是“洋”多
针对市民和用人单位关于假文凭猖獗的投诉,媒体走访深圳市多家人才大市场及国内外文凭验证中心,发现办假文凭的现象有升温,同时假文凭也存在“内外有别”,其中,国内假文凭十分普遍,验证中心一年就查出4000份,而“假洋文凭”则很少,深圳的验证中心今年只查出一份。报道结论是,使用假文凭的人更加青睐“土文凭”。(《深圳晚报》7月14日)
深圳假文凭的土洋之比,4000:1?这个结论下得草率。政府机关和企业中部分特殊职位,上岗者需同时配备执业、职业技能鉴定等证书,要经过多重验证手续,单有假文凭自然难以蒙混过关。但除此之外,大部分职位没有这么复杂的要求,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中,并不会将应聘者学历拿去验证,更没有必要的动机去一一监测已入职者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具体人等能力、学识、谈吐与其学历水平差别太大,招致单位怀疑,才被验证中心的“火眼金睛”所识破。这就意味着,验证中心的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深圳假文凭市场的情况。
媒体的暗访调查发现,在深圳,无分“土”与“洋”,购买具体定制的假文凭,既方便又廉价,而买假者通常选择本土货。这是否能说明土文凭,更需要深圳的用人单位严
加验证?其实不然,学历造假行业的初级模式是购买机器、直接印刷假文凭,然后现场交易,买假者多是那些学历相对低、却自认有能力和从业经验胜任某一职位的人,只会购买比真实学历略高一级的假文凭——现实也证明,有了一个不算耀眼的光环,有了一个入门的起点,敬业好学的低学历者可以胜任许多要求苛刻的职位,那些职位根本没有必要设置过于离谱的要求、过高的学历门槛!
学历造假行业的高级模式,是公开兜售硕士、博士文凭。购买它的人,不需要辛辛苦苦拿着它去人才市场招工(媒体当然无从在那里发现这类人的身影),他(她)们多是已经有了一定身份地位,或政界或商界或学界,忙得连去国内高校走过场、混真实文凭的时间都没有。对于许多人来说,购买假洋文凭又是那么的“安全”,甚至不需要自己掏钱(单位报销),你说这类人会怎么选择呢?
我们没有任何说得过去的理由,只埋汰和为难那些交200元钱买一份假文凭找份工过日子的穷学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而不敢、不愿去过问社会精英的真实背景。特别是那些代表党和国家行使职权、承载着人民群众寄托的各级各类官员,大概是没有任何合理理由来为学历造假行为开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