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
收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I卷(共50分)
第1卷为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美国作家迈克尔·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
列其中。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A.完成国家统一
B.开通大运河C.实现经济飞跃D.开创科举制
2.贞观时期,群臣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甚至敢于批评皇帝,形成了清新健康的
安
政治风气,对整个唐代的社会气氛产生了良好影响。材料反映出“贞观之治”出现的
原因是(
A.朝中人才济济
B.统治者患心纳谏
痴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鼓励发展生产
3.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歌成为衡量才华的重
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开始受人骗目。由此可见()
A.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紫荣
B.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C。文教发展促成崇文抑武
D.戏曲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茶
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唐朝的文物图片进行展示交流。据此推断,他们
交流的主题应该是()
知
越密袖晚带托茶撒
邢名白釉瓷“
三彩袖脚戏乐将陀
A,绘画水平高超B.医学领先世界C.手工技艺精湛D,都市生活繁荣
5.据统计,唐代的少数民族宰相有二十四人,分别来自十五个民族。少数民族出身的将
军、节度使多不胜数,甚至《新唐书》还专辟《诸奥蕃将传》·集中介绍少数民族出
身的著名将领。由此可见,唐朝()
A,开明的民族政策B,开放的对外政策C.文学艺术多彩D,中外交流频繁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6.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做一个抛物线形状(如下图所示),那么①处对应的历史事
件是(
818年
755年
907年
A.唐蕃会盟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7.唐代某著名的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者认为希望得到上天的愿赐,或者希冀依赖上天
进行赏罚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这位
思想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僧一行
D,白居易
8.北宋的《西台集》记载:王安石变法中推行“散青苗、置易市、敛役钱、变盐法,凡
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可见,这些变法措施,主要是针对北宋时期()
A.财政开支不断膨胀
B.藩镇将领军权难控
C.相权分割阻力重重
D.地方豪强鱼肉乡里
9。“大宋皇命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
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称为“岁币”。这段材料记
载的是()
A.宋夏和约
B.澶渊之盟
C.邸城大战
D。宋金和议
10.某校历史社团编排了一部舞台剧,根据刷本篇目推断该剧刷名为(
第一扬备战
第二场献粮
第三场郎城大捷
第四场阴谋
第五场班师
第六场刑讯
第七场莫须有
第八场风波亭
第九场刺素桧
第十场祭庙
A。
《刚正不阿一一寇准》
B.
《金戈铁马一一辛弃疾》
C。《精忠报国一一岳飞》
D.《碧血丹心一文天祥》
11.某班准备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图说历史活动,他们分组搜集素材制作
板报,王丽同学负贵元朝部分,下面可作为她的板报素材的是()
A。黄帝陵
B,宜政院印
C.文成公主塑像
D、伊型将军府
12.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街什功,
宋代针铺商标及钢版
北宋"交子
《测明上河图》局部
南宋海船
A,政权并立
B.艺术精湛
C.民族融合
D,商业葉荣
七年级历史试显算2页共6页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则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A
D
B
A
B
B
D
C
题号
14
1516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D
A
C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1)特点:唐朝对外交流是多方位,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或是双向
交流、兼容并蓄;既学习其他文化,也传播自己文化;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得2分)
史实:遣隋使和遗唐使;唐朝与新罗的交往;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佛法等(任
两点即可得2分)。
(2)原因:宋元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造船技术
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安全性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目的: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宜扬国威,示中国富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
联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分)
(4)问题:东南沿海道過严重的倭患。(1分).人物:威继光(1分)
启示: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27.(16分)(1)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2分)
方式:册封、和亲、以夷治夷、设置机构、战争。(答出住意两点即可得2分)
(2)东南地区,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西北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
西域军政事务;西藏地区,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答出任意一项机构及管辖
地区得2分)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得2分)
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离不开历
代王朝治理智激的提升:新疆、西嫩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维护祖国统一与民
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等。(言之有理,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评分标准:(满分6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科运用与论述
(5-6)分
明确,有斯意或有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史
思想深度
实,能妙做到史论站合,泛样清晰。
(3一4)分
明确
能够国统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
分戏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1一2)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迷或说明,但材补或史论站合不充分。
(0)分
没有凝妹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补无关,或仅仅重复树朴中的史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