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D A A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D C B A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A A D B B D A
二、材料题
31.(1)背景:新中国成立;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政策。(一点2分,两点4分)
(2)趋势:进口电影总数不断增加;资本主义国家电影在中国传播比重不断加大;从传播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为主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电影为主流;(任意一点2分)
影响:开拓国人视野;加强与欧美联系;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一点2分,两点4分)
(3)建议: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电影工业化水平;
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时代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一点2分,两点4分)
32.(1)A:王进喜(2分)
认识:示例一:抗美援朝精神。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锻造了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为内涵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积极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示例二:铁人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后,大庆油田王进喜带领队伍展开石油会战,面对险情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彰显了“艰苦创业、忘我奉献”的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赴后继,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示例三:小岗精神。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在全国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小岗精神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事件、精神内涵2分,影响或评价2分)
(2)标题:思想引领,指引前进的方向;
思想铸魂,凝聚奋进的动力。(言之有理即可,2 分)。
经验: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③坚持开拓创新,走中国道路;
④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
⑤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
(任答两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4分)
33.(1)
封面一:乒乓外交
意义: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
封面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
封面三:尼克松访华
意义: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后续中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开辟了道路。
(选择+事件2分,意义2分)
(2)示例:选择③⑨
观点:邮票见证改革开放的发展
论述:这两枚邮票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两个关键的历史坐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邮票③纪念了中国思想解放、拨乱反正新篇章。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邮票⑨见证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重要里程碑,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总结:由此可见,上述邮票承载着重要历史信息,见证了中国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共同勾勒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复兴的壮阔图景。(10分)